Study 14 民數記 20 (2.2.24)

Study 14 Numbers 20 (2.2.24)

研經題目:

1. 請注意摩西和亞倫對百姓之不滿的反應(6節)。神想藉著這事件成就什麼呢?參6、8、12各節。摩西和亞倫怎樣失敗了呢?這裏用什麼詞句來描寫他們的失敗呢?參10、12、24各節;比較廿七14;申卅二51。

2. 在我們乍看起來,神對摩西和亞倫所發的怒氣,似乎是與他們失敗的程度成比例的。我們應當從這件事學到什麼教訓呢?甚至「謙和」(十二3)的摩西都「說了急躁的話」(詩一〇六33),我們又應該從這個事實學到什麼教訓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0:1~21:35 從加低斯前行到摩押平原。經過長時間(近40年)在曠野中漫無目的的漂流,以色列人已經準備好離開曠野,進入應許之地。這段經文記述的旅程,與先前他們從紅海到西奈和從西奈到加低斯的旅程相似(出13~19章;民11~12章)。老一代的以色列人大都已經去世,年輕的一代逐漸接棒。雖然年輕的一代並不完美,但他們沒有不停地埋怨,也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動不動就與領袖對抗。這時犯下最嚴重錯誤的人,反而是他們的領袖——摩西和亞倫。

進入迦南的旅程——從加低斯到摩押平原(民廿1~廿二1)。(222頁地圖)

以色列人因為犯罪而在曠野漂流三十九年後,終於再次從加低斯出發(民廿1),向應許之地前進。以色列人從加低斯巴尼亞到摩押平原的確切路線很難確定,他們可能沿著以東地和摩押地的曠野路前行。但由於這兩地的人都拒絕讓他們通行,他們可能從以東和摩押平原穿過“王的大道”前行。

20:1-13 磐石出水。這是兩個悖逆的故事,一個是以色列人(第2-5節),一個是摩西和亞倫(第9-12節)。(BTSB)

20:1 在加低斯重新整編正月間,這裏沒有提到是哪一年,但根據33:38,亞倫在出埃及後第四十年逝世,日期與這裏吻合。上一次提到加低斯是在13:26,探子返回的時候。尋的曠野是探子最先穿越的地區(13:21),就在加低斯北面。米利暗的死是一個分水嶺。她是摩西的姐姐,是保護過摩西生命的人(出2:4-8),也是一位女先知(出15:20-21)。她顯然是以色列人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位女性(12章)。我們注意到,《新約》中那些起重要作用的婦女常叫 “馬利亞”,這名字就源自 “米利暗”。

20:2-13 在米利巴爭鬧。在以色列人從紅海到西奈的旅途中,不斷埋怨缺水(出15:22-27,17:1-7);這次他們又在抱怨缺水。在這兩次事件中,摩西都是用他的杖擊打磐石。在出17:6,擊打磐石是上帝要求他做的動作,但這次上帝要求他吩咐磐石發出水來(20:8)。摩西違背了上帝的指示,因而受責罰,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2節)。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錯誤,所以有人認為令上帝不悅的是摩西的憤怒(見10節)。但12節似乎清楚表明,真正的原因是摩西未能謹遵上帝的命令: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作為向以色列人傳達上帝律法的人,摩西和亞倫必須在順服上帝方面樹立好榜樣。然而,他們沒有嚴格聽從上帝的命令,因此失去了進入迦南地的權利。有人認為當中還涉及另一個因素:在先前的事件中,上帝曾告訴摩西說:“我必在……磐石那裏站在你面前”(出17:6),所以摩西應該知道這次上帝也在磐石上;因此,他向磐石說話(民20:8)實際上就是向上帝說話,而當摩西用杖擊打磐石兩下(11節),也就表明他面對面向上帝發怒,這樣,上帝對摩西施以重罰也就不足為奇了(參林前10:3-4注)。另外,有人認為此處所強調的是摩西的做法與上帝的吩咐有出入;摩西通常都嚴格遵守上帝的吩咐,但這次沒有。在利10:1-3,亞倫的眾子同樣因為不謹遵上帝的命令而致死。12節的措辭與探子的故事也遙相呼應。在探子的故事中,上帝責備以色列人:“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14:11)百姓的不信使他們不得進入應許之地;摩西和亞倫的不信也給他們招致相同的後果。米利巴的希伯來文意思是 “爭”。在出17:7中,利非訂也被稱為米利巴(另見詩95:8)。

20:9-11 在多年的忠心服事和無比的忍耐下,摩西在他最強的地方——溫柔謙和——上跌倒:(1) 摩西在盛怒下發言;(2) 他僭越了神的位置,他問道:「我們為你們使水從磐石中流出來嗎?」(10節);和 (3) 怒打磐石兩次,但神只吩咐他向磐石說話。(新譯本《聖經研讀版》)

20:10 我們為你們使水……流出來。摩西把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和亞倫身上,而不是耶和華。參詩106:32-33。(BTSB)

20:11 舉手,強調摩西行動的悖逆性,因為這與15:30所翻譯的“擅敢行事”的希伯來文是同一個詞。擊打磐石,摩西沒有按照耶和華的命令“吩咐”它(第8節;參出17:6),從而顯明了他的悖逆。(BTSB)

20:12 不信我。同一個希伯來文描述了14:11中叛逆的以色列人;摩西和亞倫在模仿他們:不順從就是不信和悖逆(第24節;參申9:23)。尊我為聖,藉著順服承認耶和華的偉大。相反,他們尊榮自己(見第10節和注釋)。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摩西和亞倫加入了以色列人的悖逆,所以與他們的懲罰有分。參路12:47-48;來13:17;雅3:1。(BTSB)

20:14-21 與以東衝突。根據創25:24-26,以東(以掃)是雅各(以色列)的孿生兄弟,因此以色列人覺得以東人是他們的近親。然而從這個故事可見,以色列人和以東人的關係即使不是充滿仇恨和敵意,也一直都是緊張的。請注意以色列人自我介紹的形式:你的弟兄以色列人(20:14)。

20:16 在你邊界上的城加低斯,在主前第二個千年,以東人主要居住在死海的東南面,加低斯巴尼亞則在死海以西,位於西奈山北部,與以東距離很遠。那麼,當時以東人可能住在死海以西,又或者這裏的加低斯不是加低斯巴尼亞,而是另一個加低斯。

20:17-21 大道(《和修》“王的大路”)是一條從大馬士革通往阿拉伯的主要貿易線路,這條路穿過以東的心臟地帶,位於死海東南面的高山地區。以色列人想要抄這條南北方向的近道,去到死海的北邊。受到以東人阻撓後,以色列人便轉去離開,他們明顯是向南朝著阿卡巴灣方向(21:4)前進,然後向北穿過王的大路東面的曠野(見申2:1-8)。

20:22-29 亞倫之死。亞倫的死應驗了上帝向他和摩西宣告的審判(12節),即他們不得進入迦南地。在27:12-23中,摩西已準備要離世,但關於他的死直到申34章才有記載。

20:22-23 何珥山的位置不詳,如果阿卡巴灣北部就是以東邊界,那麼何珥山大概就在阿卡巴灣北方的某處。今天佩特拉附近的 “先知亞倫之山”,是何珥山的傳統位置。

20:26 歸他列祖,根據《舊約》中的記述,人們相信死後,會與先逝的親屬重聚(見撒下12:23注;這個說法也出現了在創25:8、17,35:29,49:33;民20:24,32:50)。

20:28 把亞倫的聖衣脫下來,給他的兒子以利亞撒穿上,在亞倫死後,他的兒子必須接替他擔任大祭司。大祭司是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間最大的中保,聖衣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以利亞撒穿聖衣的儀式,標誌著他就任這個最高的宗教職位。《希伯來書》多次強調基督的大祭司職任是在亞倫之上(見來4:14~10:18)。

20:1-29 這一章有點殘酷,以米利暗的死開始,以亞倫的死結束,中間敘述了對摩西和亞倫的審判,因他們沒有在以色列人眼前尊耶和華“為聖”,維護耶和華的聖潔(第12節),所以耶和華不允許他們把百姓帶進應許地。摩西的罪,其本質似乎在於他沒有準確地遵循上帝的命令,“吩咐”磐石出水(第8節),反而擊打它(第11節)。考慮到摩西很可能是用亞倫發芽的杖擊打磐石的(第9節),而且這塊磐石代表基督,祂為我們提供湧到永生的泉水(約4:13-14;參7:37-38;林前10:4),摩西的罪就尤其嚴重了。為了供養上帝的子民,摩西說了並做了沒有得到指示的事,他賦予自己的地位是以色列的中保和主人。然而,我們在這裏看到了上帝的恩典,祂還是為祂爭鬧的百姓提供了水,祂信實地興起了一個新的領袖約書亞,把祂的百姓帶進了應許地(民27:18-23;書1:1-18)。(參與此事件有關的補充說明,見出17:1-7,對比的例子;和申3:23-29,後來的記述)。由於摩西幾乎等同於律法,我們明白律法不能帶我們到天國——為此我們需要耶穌,即希臘語形式的“約書亞”,祂被擊打,使救贖的活水得以流淌(羅8:3-4;約1:17,7:37-39)。(GTB)

Study 14 民數記 20 (2.2.24)》有4个想法

  1. 1. 請注意摩西和亞倫對百姓之不滿的反應(6節)。神想藉著這事件成就什麼呢?參6、8、12各節。摩西和亞倫怎樣失敗了呢?這裏用什麼詞句來描寫他們的失敗呢?參10、12、24各節;比較廿七14;申卅二51。
    答:摩西和亞倫對百姓的不滿的反應是 “俯伏在地”(6節;參14:5,16:4、22、45),可能是尋求耶和華的赦免,或向祂禱告祈求。上帝藉著這件事是要顯明祂的聖潔。以色列百姓竟然藐視上帝的聖潔,他們聚集攻擊摩西、亞倫,實際上是攻擊耶和華為什麼懲罰那些悖逆的人(20:3)。而摩西招聚會眾,說了急躁的話(“我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這是把自己放在上帝的地位上),而且在盛怒之下,“舉手”(與15:30的“擅敢行事”是同一個希伯來字),用杖擊打磐石兩次,而不是按照耶和華的吩咐,對磐石說話,吩咐磐石出水,如此,一方面表明摩西不夠信靠耶和華(也許他是在怪罪耶和華為什麼沒有懲罰這些悖逆的以色列民,讓他們攻擊他和亞倫,向他們爭鬧),沒有讓會眾看見耶和華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磐石代表耶和華自己,當摩西擊打磐石,就相當於擊打耶和華,因此,也就沒有“尊耶和華為聖”(20:12)。
    2. 在我們乍看起來,神對摩西和亞倫所發的怒氣,似乎是與他們失敗的程度成比例的。我們應當從這件事學到什麼教訓呢?甚至「謙和」(十二3)的摩西都「說了急躁的話」(詩一〇六33),我們又應該從這個事實學到什麼教訓呢?
    答:摩西所說的“急躁的話”是他說到“我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這是把自己放在上帝的地位上,摩西又“擅敢行事”,用杖擊打磐石,這嚴重干犯了耶和華的聖潔,摩西和亞倫因此不能進入應許地。這件事讓我們學習到,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存敬畏上帝的心,只關心祂的榮耀,而不關心自己的榮耀,尊祂為聖,不妄稱祂的名,也不濫用祂賜給我們的權柄去轄制耶和華的會眾。此外,我們更深刻體會到人的敗壞,連摩西這個世上最謙和的人都會跌倒。因此,我們無論何時何地,特別是在氣頭上的時候,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肉體,隨時提醒自己,務必跟從聖靈的帶領,而不要憑血氣行事。

  2. Study 14 Numbers 20 (2.2.24)
    1. 請注意摩西和亞倫對百姓之不滿的反應(6節)。神想藉著這事件成就什麼呢?參6、8、12各節。摩西和亞倫怎樣失敗了呢?這裏用什麼詞句來描寫他們的失敗呢?參10、12、24各節;比較廿七14;申卅二51。
    * 百姓对生活不满就向摩西亚伦争闹抱怨,而摩西亚伦面对百姓的毁谤苦毒就来到上帝面前寻求帮助。
    * 所以神是藉着这样的困难来显明我们的信心、对神的依靠的真实状况,也提醒我们要最终回到神面前去寻求。在面对生活中各样问题的时候,我们抱怨人、抱怨环境,其实就是在抱怨神。

    在我們乍看起來,神對摩西和亞倫所發的怒氣,似乎是與他們失敗的程度成比例的。我們應當從這件事學到什麼教訓呢?甚至「謙和」(十二3)的摩西都「說了急躁的話」(詩一〇六33),我們又應該從這個事實學到什麼教訓呢?

    * 我其实没有特别明白20:10这节经文里摩西的话的意思。感觉用反问句说不是摩西使水从磐石流出来。但解释里说摩西意思是他使水流出,僭越了神。
    * 我其实还是觉得摩西和亚伦犯的罪相对以色列人的悖逆来说要轻得多,但是神一样让他们不能进入迦南地,所以我想,上帝赐给祂拣选的仆人更多的恩典、与他们也更亲密,所以祂对摩西亚伦的要求也更高,他们心里的不信更是让耶和华神难过。
    * 磐石预表基督,摩西击打磐石就是击打基督。所以这也提醒我们,要小心对待每个有神形象的人。

  3. Study 14 Numbers 20 (2.2.24)
    1. 請注意摩西和亞倫對百姓之不滿的反應(6節)。神想藉著這事件成就什麼呢?參6、8、12各節。摩西和亞倫怎樣失敗了呢?這裏用什麼詞句來描寫他們的失敗呢?參10、12、24各節;比較廿七14;申卅二51。

    -摩西、亚伦离开会众,到会幕门口,并俯伏在地,先来到神的面前祷告祈求。
    -旷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似乎与他们的前辈在这一点上相似:遇到困境,还是按着血性,先以怨言和不满找摩西和亚伦发泄,这不是吃着吗哪长大的一辈吗?却发出了出埃及那一代人相似的怨言。摩西和亚伦来到会幕前,“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可见神是要在百姓面前让他们得荣耀,并期待摩西亚伦作为百姓的中保,一如既往谦卑顺服神,做年轻一代的好榜样,教导他们尊神为大。
    -摩西怒气回应百姓的怨言,以“背叛”问责百姓,没有如实地向百姓说明神的心意,反而越过神的大能,反问百姓“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他怒打磐石两次,而神是要他只需吩咐磐石。20:12神对摩西、亚伦说的话,概括了他们的失败的原因,“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不信”这个词竟然用在摩西身上,唉~~。然而,就这次事件中摩西所行,神说的真没错呢。结果是,摩西和亚伦不得进迦南地,的确有些困惑,但是紧接着读到20:13说“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神籍着摩西亚伦犯罪及对他们的惩戒,在祂的百姓面前彰显祂的圣洁和公义。

    在我們乍看起來,神對摩西和亞倫所發的怒氣,似乎是與他們失敗的程度成比例的。我們應當從這件事學到什麼教訓呢?甚至「謙和」(十二3)的摩西都「說了急躁的話」(詩一〇六33),我們又應該從這個事實學到什麼教訓呢?

    -因为摩西面对面见过神,认识神,晓得神的旨意,神的大能;他和亚伦是神恩待拣选的仆人。摩西这次对神缺乏谦卑信靠,比百姓的抱怨更让神发怒,所以反而是摩西亚伦不得进迦南。
    -12:3说“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他信靠神,一心行神喜悦的事,不看人的抱怨,因此就做的到忍耐谦和。然而最后因着没有完全信靠神,顺着属血的怒气,就“说了急躁的话”,失去了他最强的“谦和”。

  4. Study 14 Numbers 20
    1. 請注意摩西和亞倫對百姓之不滿的反應(6節)。神想藉著這事件成就什麼呢?參6、8、12各節。摩西和亞倫怎樣失敗了呢?這裏用什麼詞句來描寫他們的失敗呢?參10、12、24各節;比較廿七14;申卅二51。
    * 摩西和亞倫很沮喪,對群眾的多次抱怨沒轍。上帝想藉著這件事考驗摩西的信心,摩西和亞倫的失敗是不信神,並且沒有尊神的名為聖。

    在我們乍看起來,神對摩西和亞倫所發的怒氣,似乎是與他們失敗的程度成比例的。我們應當從這件事學到什麼教訓呢?甚至「謙和」(十二3)的摩西都「說了急躁的話」(詩一〇六33),我們又應該從這個事實學到什麼教訓呢?

    * 這裡學到的是我們不能試探神,真信心是要等待、相信神的時間和計劃,不需要靠自己來主導,不然好像是神按照我們的旨意做事。
    * 我們要小心自己的言語,以免禍從口出,如同之前分享的雅各書經文,舌頭雖小,可以犯很嚴重的罪的。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