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5 民數記 21 (2.2.25)

Study 15 Numbers 21 征服亞摩利諸王 (2.2.25)

研經題目:

1. 以色列人對逆境的反應,變得有點單調而又使人厭倦了,而且人很容易說,「他們為什麼不能學會倚靠神呢?」但是,我們豈不是時常也懷著不信嗎?請注意耶穌在約三14、15如何引用這個故事(6~9節)作為一個「預表」。在每一種情況下,受苦者的光景與得救的方法,都有哪些相同之處?為什麼將一條蛇掛在杆子上呢?比較林後五21。

2. 在地圖上探索以色列人從廿1以後的行程,是很有益處的。請注意這旅程是多麼迂迴曲折。就廿2、3和廿一4、5的經文來看,有什麼證據證明以色列人是經由懲罰而學會倚靠和順服呢?是什麼懲罰呢?比較申八2。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1:1-3 首次戰勝迦南人。窺探迦南地的任務結束後,探子死了;以色列人企圖強行進入迦南,結果大敗於何珥瑪(14:36-45)。不過,在亞倫因不信而死之後,以色列人卻在何珥瑪獲勝。這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從現在開始,以色列人的戰事將會捷報連連,直至他們到達約旦河,準備進入迦南的時候。

21:1-3 亞拉得遭消滅。這是以色列人對迦南人的第一次勝利。它與38年前他們的第一次失敗形成強烈對比——也涉及一個叫何珥瑪的地方(14:45)。這場勝利向下一代表明,當他們憑著信心仰望耶和華時,祂就要把所有迦南人交在他們手中。(BTSB)

21:1-3 將近40年前,在何珥瑪的同一地點,以色列人被趕逐回去,無法進入那地(14:45)。現在他們在這裏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誠之按:這是新一代人的第一次軍事行動),這是一種應許和保證,上帝將信實守約,使他們進入。對於新的約中的信徒,上帝經常提供機會糾正我們的錯誤,但內住的聖靈本身——上帝同在的標誌和基督在十字架上勝利的印記——是我們產業的保證(弗1:13-14)。(GTB)

21:1 注意,這場戰爭並不是由以色列人挑起的;相反,以色列人只是因亞拉得王的襲擊而應戰。約旦河東的其他交戰也是如此:以色列人是因受威脅而做出回應,並非戰爭的發動者(見21-23、33-35節,25:17-18)。亞拉得和何珥瑪位於南地北部,但這兩個地方是現今哪些考古遺址,則未能確定。事件發生的地點是在南地,這確實令人感到奇怪,因為在此之前,以色列還是沿著以東的東部邊界前行(20:21)。因此,常有人認為何珥瑪大勝的故事之所以不按時間順序而記載在這裏,是為了強調以色列人的命運在亞倫死後已經有了改變。然而,也有人堅持這件事跟整個敍事順序沒有衝突。

21:2-3 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2節),根據申20:16-18(見注釋),抵抗以色列人的迦南城鎮必須被完全摧毀。最先執行這一策略的地方是在何珥瑪。“何珥瑪” 的希伯來文意思是 “毀滅”,就是為紀念此事而起名的(21:3)。

21:4-9 銅蛇。也許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但舊的惡習尚未根除。以色列人再次抱怨食物短缺,並因此受到懲罰,這次是被毒蛇襲擊。摩西做了一條銅蛇作為解藥,凡仰望這銅蛇的人都可得治癒。

21:4-9 銅蛇。在以前的叛亂中,以色列人首先抱怨領袖(14:2;16:2-3,41-42;20:2);這裏他們首先抱怨上帝(第5節)。更糟糕的是,他們把以前的許多抱怨合併為一個抱怨(參11:4-6,14:2-3;20:3-5)。和以前的情節一樣,耶和華的審判降臨(第6節),摩西代禱(第7節),而耶和華卻以憐憫來回應(第8-9節;參11:2-3,14:11-20)。(BTSB)

在聖經中,或者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在勝利的事件之後迅速經歷失敗的情況並不罕見。民數記的敘事者在這一章中把兩個這樣對比鮮明的故事並列在一起,也許是為了向讀者表明,雖然在依賴耶和華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對這些曠野上的人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以色列民大勝南地的迦南人的故事之後,他們又倒在了自己的劍上,又是在食物問題上的悖逆,導致了銅蛇的故事。(EBC)

21:4-9 在火蛇當中,我們看到上帝的憐憫,因為這種審判使祂的子民悔改了(第7節)。有時我們生活中的苦難不過是我們慈愛父親仁慈的責罰(箴3:12;來12:3-11)。我們也再次看到了中保的祝福,摩西有效地為他們禱告,然後按照上帝的指示,製作了銅蛇並把它放在柱子上,這樣以色列人就可以望著它而存活。這條蛇可能象徵著從人們抱怨的嘴唇中流出的毒液和/或我們一切罪惡的蛇根,但毫無疑問,它在柱子上出現,要求人們面對他們的罪和上帝的醫治工具,因為他們只有望著它才能活著。耶穌基督不僅為我們禱告,更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為咒詛,使我們可以仰望祂而活。就像蛇被掛在杆子上一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也是上帝親自為我們提供的途徑,使我們能夠望著我們的罪,並從祂自己的公義審判中得拯救(約3:14-15)。這是因為,對信徒來說,他們的末日審判已經發生了——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我們應得的刑罰已經傾倒在了代替我們的另一個人身上。(GTB)

21:9 銅蛇,以色列人途經之地有銅礦,考古學家在亭納一座米甸人的神廟裏發現了一條13釐米長的蛇。銅帶紅色,有贖罪的含義(見19:1-10),因此在這個場合選用銅實在有其象徵意義。耶穌將祂自己在十字架上的受死,比作這條被舉起的蛇(約3:14-15)。然而,在猶大王希西家時期(約主前715年),這銅蛇在以色列人中竟成了一個膜拜的對象,因此不得不將它毀掉(王下18:4)。

21:10-20 穿越約旦河東地區。這裏簡述了以色列人在死海的東面,繞過摩押人的領地,穿越亞摩利人之地的行程。雖然很多地點的位置都不能確定,但大體路線是清楚的。摩押人的領地在死海東面,從撒烈河延伸到亞嫩河。撒烈河流入死海南端,亞嫩河流入死海東岸中部。

21:14 耶和華的戰記可能是古時的詩歌集,就像雅煞珥書(見書10:13;撒下1:18)。在希伯來原文裏,這些詩句很難理解,因此有人認為,文本可能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抄寫錯誤。為解決理解上的問題,有人建議對希伯來文本做一些小改動,可是這些建議的可信性還未能確認。

21:16-20 這幾節經文概述了以色列人穿過亞摩利人領地的旅程,亞摩利人居住在死海東岸的亞嫩河以北地區。這件事在21-30節有更詳細的記述。16-18節記載他們慶祝發現了一口水源充足的井。

以色列人打敗噩和西宏(226頁地圖)

正如經過以東和摩押時一樣,以色列人請求西宏王准許他們經過其領地,但被拒絕。西宏在雅雜攻打以色列人,以色列打敗他並佔領其土地。後來,摩西派遣軍隊攻佔了雅謝。藉著他們轉向北行,又遇到噩王的軍隊。他們打敗噩王並佔領了他的土地。

21:21-30 打敗西宏。亞摩利人住在約旦河東岸,從亞嫩河到雅博河之間的地區(24節),因此以色列人必須穿過他們的領地,沿著大道(《和修》“王的大道”,22節;見20:17)行走到死海北端,再從那裏渡過約旦河。但亞摩利王西宏來與以色列人交戰,後來被擊敗(21:24)。結果,這片土地成了以色列人的第一個定居地(25節)。希實本就是現今的希斯班,考古學家至今未能在希斯班找到征服時期的遺跡,可見該名字大概是借用自另一個地點。

21:27-30 這首古老的詩歌是歌頌西宏奪取了摩押地。本書收錄該詩,是要表明以色列人有充分理由把亞摩利人從他們的土地趕走,因為這地是亞摩利人用武力從摩押人手中奪取的。這或許也解釋了摩押王為什麼如此害怕以色列人,甚至要雇用巴蘭來詛咒他們(見22:4-6,以及22~24章全部內容)。摩押被西宏打敗了,西宏又被以色列打敗了,那麼摩押還有什麼指望呢?

21:29 基抹是摩押人的神明(士11:24)。

21:31-35 與巴珊王噩作戰。這場戰役在申3:1-11有更詳細的記載。在約旦河東北方這個廣袤的地區,後來以色列有三個支派定居於此(見32章)。以色列人連連得勝,使摩押人極其害怕,這也讓以色列人相信他們確實有能力征服迦南地。

4 thoughts on “Study 15 民數記 21 (2.2.25)

  1. 1. 以色列人對逆境的反應,變得有點單調而又使人厭倦了,而且人很容易說,「他們為什麼不能學會倚靠神呢?」但是,我們豈不是時常也懷著不信嗎?請注意耶穌在約三14、15如何引用這個故事(6~9節)作為一個「預表」。在每一種情況下,受苦者的光景與得救的方法,都有哪些相同之處?為什麼將一條蛇掛在杆子上呢?比較林後五21。
    答:以色列民如今直接怨讟(抱怨毀謗)上帝,也怨讟摩西,說摩西把他們領出來是要讓他們死在曠野,他們抱怨沒有吃的、喝的,嗎哪也平淡無味。我們著實很難想像經歷那麼多神蹟的以色列民竟然會這樣解讀上帝給他們的拯救。但是回頭看自己,上帝也拯救我們脫離了奴役我們的“世上的小學”,把我們遷入到祂愛子的國度,而我們也會抱怨上帝為什麼今天還不給我們各種物質的福氣。這就是上帝百姓真實的光景。然而,上帝的確在基督裏提供了救贖,好叫我們可以望著祂而存活。因為祂已經代替我們成為罪、成了咒詛,承受了上帝的忿怒。上帝在舊的約的百姓和在新的百姓,都同樣要仰望那位代替我們被掛在杆子上的救主,才能存活。
    2. 在地圖上探索以色列人從廿1以後的行程,是很有益處的。請注意這旅程是多麼迂迴曲折。就廿2、3和廿一4、5的經文來看,有什麼證據證明以色列人是經由懲罰而學會倚靠和順服呢?是什麼懲罰呢?比較申八2。
    答:從20:2-3 和 21:4-5來看,以色列民一直在抱怨,埋怨上帝和摩西。摩西受懲罰,亞倫的過失,並沒有讓他們深刻反省。直到許多人被火蛇咬死之後,他們才感到切膚之痛,學會了信靠順服,然後上帝才使他們接連得勝。注意21:4-9的悖逆緊接發生在21:1-3的勝利之後,這是為了向我們表明基督徒生活裏經常出現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才剛開始在屬靈生活中得勝,卻常常很快就陷入到另一次的失敗當中。這提醒我們不要自滿,而要隨時定睛在基督身上,以感恩的心尋求上帝的恩典與憐憫。

    John 3:14-15 14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 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裡面得永生)。
    2 Cor 5:21 21 神使那無罪(無罪:原文是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
    Deut 8:2 2 你也要紀念耶和華─你的 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

    Like

  2. Study 15 Numbers 21 征服亞摩利諸王 (2.2.25)
    1. 以色列人對逆境的反應,變得有點單調而又使人厭倦了,而且人很容易說,「他們為什麼不能學會倚靠神呢?」但是,我們豈不是時常也懷著不信嗎?請注意耶穌在約三14、15如何引用這個故事(6~9節)作為一個「預表」。在每一種情況下,受苦者的光景與得救的方法,都有哪些相同之處?為什麼將一條蛇掛在杆子上呢?比較林後五21。
    * 我们实在是没有资格在以色列人反复的不信反应上有任何可夸耀自义的,因为我们实在是一样。在顺境的时候要么是仿佛信心满满、要么就忘记神,一旦逆境来了,要么抱怨人要么抱怨神,信心真实的光景显露无疑。但只要真心悔改、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所成就的救恩,神必定带领我们走出死荫幽谷🙏
    * 挂在杆子上的蛇预表了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那是我们唯一的救赎。

    在地圖上探索以色列人從廿1以後的行程,是很有益處的。請注意這旅程是多麼迂迴曲折。就廿2、3和廿一4、5的經文來看,有什麼證據證明以色列人是經由懲罰而學會倚靠和順服呢?是什麼懲罰呢?比較申八2。

    * 21:7节表明以色列人因为神的惩罚而知罪悔改。
    * 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被蛇咬了的人死了很多。

    Like

  3. Study 15 Numbers 21 征服亞摩利諸王 (2.2.25)
    1. 以色列人對逆境的反應,變得有點單調而又使人厭倦了,而且人很容易說,「他們為什麼不能學會倚靠神呢?」但是,我們豈不是時常也懷著不信嗎?請注意耶穌在約三14、15如何引用這個故事(6~9節)作為一個「預表」。在每一種情況下,受苦者的光景與得救的方法,都有哪些相同之處?為什麼將一條蛇掛在杆子上呢?比較林後五21

    -以色列人这种怨言和对艰难旷野生活的不满从刚出埃及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次又抱怨神所赐的吗哪淡薄无味,招致了神的惩罚。读着这些频繁发生不知感恩的抱怨,我们如同在观看他人的信心历程,感叹为什么总是如此软弱,短视,不能信靠神呢?我们也处在同样光景:容易使人热血沸腾,愿意跟随的,是为我们开路,率领我们一路凯歌征战迦南地,为我们打败对手的神;常常看不到的,常常心生疑惑的,是带领子民与自己内心的不信征战,并为我们阻挡罪的攻击的,那位圣洁荣耀,满怀恩典的神。
    -铜蛇并不能医治,是对神医治的信心使人得医治。主耶稣利用这事件教导尼哥底母说,人子必须被挂在十字架上,以致罪人凭信心看着他,就得永生(约三14~15)

    在地圖上探索以色列人從廿1以後的行程,是很有益處的。請注意這旅程是多麼迂迴曲折。就廿2、3和廿一4、5的經文來看,有什麼證據證明以色列人是經由懲罰而學會倚靠和順服呢?是什麼懲罰呢?比較申八2。

    -第十四章,三十八年前,在加底斯巴尼亚,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刺探迦南地后丧失信心,神惩罚二十岁以上的人都不得踏入迦南;第二十章,旷野长大的新一代,回到加底斯巴尼亚,又到了迦南的门口,发出了与他们上一辈同样的怨言;在二十一章,紧接着征服迦南人亚拉得王,获取何珥玛城后,因着要绕路前行,又发出类似的怨言。神籍着这些事件后,施行惩戒(有对百姓的,也有对摩西和亚伦的),锤炼他拣选的仆人及子民,学会信心依靠,顺服谦卑,好认识到与罪征战,唯一的得胜之路是完全信靠神

    Like

  4. Study 15 Numbers 21 征服亞摩利諸王
    1. 以色列人對逆境的反應,變得有點單調而又使人厭倦了,而且人很容易說,「他們為什麼不能學會倚靠神呢?」但是,我們豈不是時常也懷著不信嗎?請注意耶穌在約三14、15如何引用這個故事(6~9節)作為一個「預表」。在每一種情況下,受苦者的光景與得救的方法,都有哪些相同之處?為什麼將一條蛇掛在杆子上呢?比較林後五21。
    * 以色列人的不信其實是反映了人性最真實的樣子,我們常常覺得他們很誇張,可是其實換作我們去,結果也是一樣的。就像亞當,當時如果換一個人類代表也是一樣的。
    * 立起來的銅蛇,如同耶穌被十字架高舉起來,人們信十字架的救恩就能得救,罪人跟當時的以色列人一樣是處在神的忿怒之下的,只有相信神才能得救。

    在地圖上探索以色列人從廿1以後的行程,是很有益處的。請注意這旅程是多麼迂迴曲折。就廿2、3和廿一4、5的經文來看,有什麼證據證明以色列人是經由懲罰而學會倚靠和順服呢?是什麼懲罰呢?比較申八2。

    * 因著以色列人的不信和埋怨,神讓他們在曠野40年接受苦練,讓他們學習信靠上帝,順服上帝的計劃,所以他們越是抱怨,越是不能如願。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