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6  撒母耳記上 17:55~19:24 (2.6.18)

Study 16  1 Samuel 17:55~19:24 (2.6.18)

研經題目:

1. 恐懼和妒忌怎樣像惡瘤一樣在掃羅的心靈中呢?它們怎樣顯露出來呢?你怎樣解釋在這件事上的行動呢?神怎樣使掃羅毀滅大衛的企圖失敗呢?

2. 約拿單和米甲怎樣對大衛表現出他們的愛心呢?我們曾為朋友甘冒任何損失嗎?參約壹三16、18。

注:

1. 十八5。「作事精明」:是個含蓄的希伯來字,包含結果很成功的意思,因此英譯作(很成功)。比較賽五十二13上。

2. 十八10。比較王上廿二22。

3. 十九13。「神像」:希伯來原文作teraphim,即家神像;比較創卅一19。這一招使掃羅打發去捉拿大衛的人中計,以為他生病躺在床上。

4. 十九23、24。「露體」:那就是將他的外衣擺在一旁。比較賽廿2;彌一8。掃羅在神志昏迷狀態中躺臥了一晝一夜。關於掃羅的俗語的起源,記載在十12。他在這裏的行為顯然地使人想起那一次的經歷。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7:55~18:5 掃羅、約拿單和大衛。起初每個人都喜歡大衛,掃羅讓大衛來服事他,當時所有臣僕(大衛的潛在對手)都喜愛他,甚至掃羅自己家裏的人也都喜愛他。約拿單曾在密抹依靠上帝得勝,但即使知道大衛終有一天會取代自己作王,他仍然和大衛建立起非常親密的友誼。

17:55-58 那少年人是誰的兒子?在這之前,掃羅就已經認識大衛,但他不記得大衛父親的名字。掃羅之所以如此詢問,是要知道大衛的背景——他的家庭、社會地位或出身等,從而要求大衛的父親允許大衛長期留下來服事他(見18:2)。

18:1-5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很快就與大衛交好。約拿單對大衛忠心耿耿,直到他去世,即使在朋友死後,大衛也履行了對約拿單的承諾。他們的友誼是在激烈的對立中仍然保持忠誠的一個例子。(FSB)

18:2 掃羅留住大衛,是照王行事的方式(8:11)。父家指大衛的家族(見17:25-26)。

18:3-4 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約拿單為了大衛,最終放棄了王位的繼承權(23:17),還不惜為大衛冒死,(20:30-33),見撒下1:26注。約拿單……給了大衛,擁有長子的名分,就可以繼承家族的領袖位置,並得到雙份的家族產業,這是個傳統,但並非不能更改。約拿單是受百姓歡迎的長子,應該已經被百姓認定為掃羅的繼承人(撒上20:31,23:17;撒下1:4)。從各方面來看,這個王朝才剛剛開始,大衛所威脅到的不是掃羅,而是約拿單。約拿單送禮物給大衛,不會有人視之為讓位,但他這樣做(或許是不知情地)預表王位將交給大衛。本書沒有指出,約拿單到什麼時候才開始意識到,大衛是上帝揀選的未來君王。

18:6-30 掃羅與大衛為敵。隨著大衛不斷得勝,掃羅也越來越嫉妒他。

18:6-16 這個段落回到了撒上17章的敍事框架。掃羅成功擊潰非利士軍隊回家後,聽到婦女們在歌頌大衛。他立刻變得嫉妒和懷疑。這段敍事介紹了掃羅頭兩次試圖殺死大衛。(FSB)

18:6 以色列的婦女慶祝勝利,歌唱跳舞,擊奏樂(出15:20;士11:34;見撒上10:5注)。在以色列、腓尼基和約旦河東發現了許多陶制雕像或飾板,上面繪刻著婦女擊鼓的圖案。她們的歌舞活動很可能與禱告或慶祝得勝有關。

18:7-9 舞蹈唱和(《和修》“歡樂唱和”)指輪流吟唱或互相應和。千千萬萬是常見的平行對句,總的意思是 “掃羅和大衛殺死了成千上萬的人”,但這樣的對句很少提到兩個不同的人。掃羅從最壞的角度來解釋這句歌詞,他聽到百姓將他和大衛在同一首歌中相提並論,便開始猜忌大衛。接下來,本書將描繪掃羅怎樣想要除掉大衛,並且越來越肆無忌憚。

18:12 掃羅懼怕大衛,因為耶和華……與大衛同在,參14節,16:18。掃羅關注的不是上帝的榮耀或百姓的福祉,而是他自己的地位。

18:17-30 這個段落記錄了掃羅進一步企圖殺害大衛的行徑。掃羅兩次鼓勵大衛娶他的一個女兒;他希望透過這些婚姻,可以除掉這個越來越受歡迎的英雄。大衛起初拒絕了,說他很窮,付不起嫁妝。然而,當掃羅表示聘禮是戰死的非利士人時,大衛接受了挑戰,並娶了掃羅的小女兒米甲。(FSB)

18:17 為耶和華爭戰,見17:47。掃羅想利用大衛對上帝的熱心,藉非利士人之手置大衛於死地。從掃羅的詭計中可見他小看了上帝。他以為就算 “耶和華……與大衛同在”(18:12),非利士人也能殺死他。

18:18-19 我是誰?大衛謙卑地回應,掃羅便藉此將米拉給了別人。有關米拉的兒子,見撒下21:8。

18:20-21 作他的網羅(《和修》“作他的圈套”),掃羅再一次利用人的愛(參17節)——這次是他女兒的愛,試圖消滅大衛。

18:25 聘禮通常是金錢。因為大衛付不起娶王的女兒的聘禮,所以王就恩准他以勇敢殺敵來代替。非利士人是 “未受割禮” 的人(見14:6及注釋),所以有陽皮(《和修》“包皮”)。

19:1~20:42 掃羅試圖殺害大衛。掃羅不再利用非利士人去殺害大衛,而是直接下令殺死他。有一次約拿單嘗試讓他們和解,第19章之後可能還有一次,但最終大衛還是逃離王宮,再也沒有回去。

19:4 君王理當行公義(見25:31),所以約拿單向掃羅求情。

19:5 拼命指冒著生命危險(另見28:21;士12:3)。

19:9 從耶和華那裏來的惡魔,見16:14注。

19:10 掃羅的槍刺入牆內,表明大衛當時幾乎喪命,但耶和華與他同在(見18:12)。大衛逃走,躲避了,在19:12、18中也有記載;見徒9:25注。

19:13 家中的神像(希伯來原文terapim)的形狀大小都接近真人,和創31:19、31:34-35中拉班家中的神像不同,那些神像都比較小。

掃羅可能認為米甲是大衛的網羅,因為她拜偶像(見18:21及注釋)。顯然,這些偶像可能是真人大小的,或者幾近真人大小,因為守衛們誤以為那是大衛。(FSB)

19:14 他病了顯然是謊話,實際上大衛已經逃跑了。聖經作者經常只記錄這類行為,而不做任何道德上的評價。

19:18 拿約可能指牧羊人的帳,以色列的先知群體也曾住在這種帳棚中。

19:20-21 也受感說話(在這兩節經文中出現三次)大概暗指,掃羅打發去的人受上帝的靈感動,竟一起發聲禱告和讚美上帝,但同時又彼此警告和指責。他們本來是去捉拿大衛的,但在上帝所膏立的王面前都謙卑下來。另見王下1:9-15記載,那位王也是三次打發人去以利亞那裏,均徒勞而返。有些解經家認為,王上8:10-11和代下5:14是平行經文。

19:23-24 上帝的靈也感動掃羅,使他不能控制自己,把他的敵意變為像先知一樣發出讚美。即便是王的意志,也必須降服於上帝的意志。他就脫了衣服,面對上帝的能力,這位好鬥、憤怒的王謙卑下來,甚至滑稽地蒙羞,意識到所有的反抗都是徒然的。這件事再一次成為古老諺語 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的背景(見10:11-12注)。前文(10:11-12)記載掃羅作王,在第19章他竟公然宣稱要殺死上帝的受膏者(1節)。他的王位,就像他的衣服一樣,被脫去了。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10:12中有人問:“這些人的父親是誰呢?” 答案就是:撒母耳在他們當中,他是負責監管這班先知的 “首領”(參19:20)。掃羅三次打發人去捉拿大衛,去的人後來都受感說話(20-21節)。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