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7 1 Samuel 20:1~21:9 (2.6.19)

研經題目:
1. 大衛想見約拿單的目的是什麼?約拿單反過來對大衛有什麼請求呢?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說明了真正友誼的哪些成分呢?
2. 這段經文顯示了真正的「慈愛」(廿14)的什麼特性呢?試將它與:(a) 林前十三4~7,並與(b) 你自己的生活,作一比較。
3. 正如在廿一6裏面的情形一樣,當人的需要與儀文上的職責相衝突時,我們在這裏得到什麼指導,以採取正確的措施呢?比較太十二3~8。
注:
1. 廿6。道德的標準就是到了這種天地,甚至最優秀的人物為了性命都似乎毫無顧忌地使用欺騙和謊言。參十九17,廿28、29,廿一2。但請注意這種欺騙行為使掃羅遷怒於約拿單到什麼程度(廿30)。正如它使亞西米勒及其同事遭受殺身之禍一樣(廿二18、19)。
2. 廿14。比較撒下九3。
3. 廿23、42。神在立誓願者兩造之間鑒察並判斷的觀念,可以用創卅一49、53加以說明
4. 廿26。掃羅以為大衛沒有來赴席是由於與禮儀有關的不潔。參利七19、20。
5. 廿一7。「留在耶和華面前」:也許是由於誓願的緣故。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0:1-42 在本章中,大衛接近約拿單,問掃羅為什麼要殺他(第1節)。約拿單斷言掃羅對大衛沒有惡意。他們設計了一個試探王的計劃,這證實了大衛的懷疑(第3-34節)。約拿單忠於他立的約(見18:1-4),警告藏匿的大衛,掃羅將試圖殺死他(35-40節)。兩人互相立下友誼的誓言,約拿單送大衛平安離開(41-42節)。(FSB)
20:1 掃羅還未到拿約,大衛似乎就已經來到那裏。後來,大衛從……拿約逃跑,回到基比亞,事情就此平息下來。然後,他又來到約拿單那裏。因此,整句經文可以理解為:“現在大衛已經逃離了拉瑪的拿約,他來到約拿單面前,對他說……”。
大衛躲避掃羅(417頁地圖)

大衛既是勇士也是領袖,他在百姓中威望日隆,引起掃羅嫉妒,並開始被掃羅追殺。大衛在基比亞(1)躲避掃羅,然後來到拉瑪,與撒母耳一起住在拿約(2)。過不多時,掃羅在拿約找到大衛,大衛就逃回到基比亞(3)約拿單那裏。約拿單警告大衛,掃羅決意殺他,大衛就逃到挪伯(4)祭司亞希米勒那裏,在那裏得到食物和歌利亞的刀。大衛在非利士人的城迦特(5)尋求短暫的庇護,然後在亞杜蘭洞(6)設立指揮部,在那裏他的軍隊增加到四百人。為了保護父母免受傷害,大衛把他們領到米斯巴(7)的摩押,請求摩押王照顧他們,然後回到 “山寨”(8)居住。不久之後,大衛進入哈列的樹林(9),接著離開哈列的樹林去拯救基伊拉,從非利士突擊隊手中救回那地的居民。大衛聽說掃羅要到基伊拉(10),就帶領六百人的軍隊轉移到西弗的曠野(11)。因西弗人向掃羅出賣大衛,大衛和部下就退到瑪雲的曠野(12),逃脫了掃羅的追殺。大衛逃到隱基底的曠野要塞(13),再次逃脫掃羅的追殺,並且放棄一次殺掃羅的機會。大衛返回 “山寨”(14),然後到了巴蘭的曠野(15)。大衛在巴蘭的曠野再次被西弗人出賣;他又一次放棄殺掃羅的機會。最後,大衛和部下到迦特(16)王亞吉那裏尋求庇護。
20:3 大衛又起誓,可能指大衛之前曾經起誓,那可能是第1節聽起來像是誓言的三句反問(“……什麼?什麼……?……什麼?”),也可能是大衛早前起過的誓,只是經文沒有記載。
20:5 初一指日落時分、新月在西邊天空重新出現的那一天,標誌著陰曆中新一個月份的開始,這是以色列人的重要節期之一(見民10:10;代上23:31;賽1:14;結46:3等)。王作為宗族的首領,應在家中過節,主持慶典。要準確預計哪一天能看見新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以色列人通常會在新月可能出現的第一天擺設筵席,如果當天月亮沒有出現,那麼第二天繼續擺設筵席(撒上20:27)。所以在這裏,大衛建議在 “第三日” 見面。
20:13 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於我是常用的誓言句式(見3:17注)。如同從前與我父親同在一樣,這句話的過去時態表示,約拿單知道上帝已經離開了掃羅。
20:15 我家即 “我的後裔”,見42節;撒下9章。大衛後來履行承諾,恩待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
20:22 我若對童子說:“箭在前頭”(《和修》“我若對孩子說:看哪,箭在你的前方”),其他人都會以為約拿單是向那跑去拾箭的童子大叫,但躲在暗處的大衛聽見了,就知道另有所指,是在警告他逃離掃羅。
20:26 筵席中要獻祭,所以參加的人須潔淨才能參與。
20:29 我長兄(《和修》“我哥哥”)應該是指大衛最年長的哥哥以利押(17:28)。可見長子會繼承家族領袖的位置,那時父親耶西應該已經退下來了(見17:12;參創24:50中拉班的角色)。
20:30 以致你母親露體蒙羞,這裏強調,掃羅認為約拿單這麼做已經令自己和家族蒙羞。
20:31 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這話沒錯,但約拿單早已接受了這個事實(14-15節)。掃羅認為,王位理所當然要傳給他的後裔,但那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並沒有得到上帝的確認。
20:37-38 箭不是在你前頭嗎?見20:22注。速速地去,約拿單想要暗示大衛情況危急。
20:40-41 童子一去,約拿單已經事先安排好以箭為記(20-22節),免得大衛被發現。現在他覺得情況安全,就冒險去見大衛,親自與他道別。
21:1~26:25 大衛逃離掃羅。從此,大衛開始他的逃亡生涯。他從一個地方輾轉逃到另一個地方,招聚了四百人跟隨他,後來增加到六百人。他們有時保護當地居民,有時又不得不東躲西藏,避開掃羅。而掃羅心意已決,要殺死大衛。挪伯的祭司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助了大衛,結果被掃羅殘殺。無論什麼時候,一旦得知大衛的確切消息,掃羅就會率領全軍追殺。但大衛的心中依然尊掃羅為王,就算遇上可以殺死掃羅的大好機會,也不肯下手害他。
21:1~23:29 大衛四處躲藏。第21章記述大衛去到挪伯的聖所,後來引發了災難性的後果(22章)。大衛躲避掃羅追殺的幾則故事,穿插在這幾章中。
21:1-9 在逃離掃羅的過程中,大衛在挪伯停留,整備物資。這對那裏的祭司來說卻是一個致命的事件(22章)。(FSB)
21:1 挪伯在耶路撒冷和基比亞之間,顯然在示羅被毀後成為祭司的城。亞希米勒是以利的曾孫(見2:27-28注)。耶穌引述這件事時,稱那是 “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可2:26)。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那時還不是大祭司,但耶穌按照他後來所得的職位來稱呼他(見可2:25-26注)。
21:2 王吩咐我,大衛欺騙祭司亞希米勒,謊稱自己是奉王差遣辦事。亞希米勒和挪伯的祭司終因謊言而喪命(22:9-19;參22:22)。雖然大衛平常表現得很正直,但《聖經》仍毫不掩飾地如實記錄他的各樣過犯。
21:4-5 尋常的餅可以給任何人吃,但聖餅好比祭物,只能給潔淨的人吃(如:利10:10)。性接觸被認為是導致不潔的原因之一(出19:15;利15:18),尤其是在軍隊出征期間(見撒下11:9-11)。“聖餅”,即出25:30和利24:5-9等經文中提到的陳設餅。亞希米勒的行為違犯了律法條例,因為只有祭司才能吃聖餅,並且只能在聖潔的地方吃,但耶穌稱讚他的判斷,視憐憫比禮儀律法更加重要。
21:7 多益,參22:9-19。
21:9 以弗得,見2:27-28注。
1. 大衛想見約拿單的目的是什麼?約拿單反過來對大衛有什麼請求呢?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說明了真正友誼的哪些成分呢?
答:大衛見約拿單是想知道掃羅為什麼想殺他。約拿單不確定有此事,因掃羅做事,無論大小,都會告訴約拿單,而掃羅並沒有告訴約拿單有此事。約拿單請求大衛,讓他去探他父親的意思,並且請求大衛,如果他父親有意害大衛,大衛不要懷恨在心,報復他們家,而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他(20:14)。約拿單從他父親的行事為人,以及大衛的英勇,看出了耶和華如今與大衛同在,因此,約拿單關心的是讓上帝的旨意成就,也就是要讓大衛成為以色列的下一任君王(撒上16:1,11-13)。約拿單並沒有像他父親那樣,把大衛當作威脅他王位的人,反而“愛他如同愛自己的性命”,與他立約(18:1、3),保護他,在掃羅面前為大衛說好話(19:4)。而大衛也坦誠對待約拿單,在遭到掃羅追殺時,逃到約拿單那裏(20:1),請求他幫助。大衛一定非常信任約拿單,才會在這種時候去找約拿單。在生死交關之際,才會顯出真正的友誼,對彼此的信賴與忠貞。
2. 這段經文顯示了真正的「慈愛」(廿14)的什麼特性呢?試將它與:(a) 林前十三4~7,並與(b) 你自己的生活,作一比較。
答:耶和華的慈愛是指守約的信實。約拿單在大衛遭到追殺時,義無反顧,寧可得罪父親,也要信守他對大衛的承諾。他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因此願意再次起誓要保護大衛,幫助大衛逃亡(20:17)。約拿單是活在上帝面前的人(20:12,“願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作證”),反映出上帝的慈愛信實。我要常常檢視自己的生活,是否也是個守約的人。
3. 正如在廿一6裏面的情形一樣,當人的需要與禮儀上的職責相衝突時,我們在這裏得到什麼指導,以採取正確的措施呢?比較太十二3~8。
答:摩西律法規定,只有祭司可以吃聖餅(陳設餅),而且只能在聖處吃(利24:5-9)。亞希米勒明顯違反了這條律法。但耶穌卻稱讚亞希米勒知道變通,視憐憫比禮儀律更重要(太12:7),且指出“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2:25-26),這個提綱挈領的原則。也就是說,當情況需要的時候,破除成規而不是死守儀文,才是真的遵守律法,因為這樣的做法成全了律法背後的精義。
1Co 13:4-7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Mat 12:3-8 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 (4) 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從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獨祭司才可以吃。 (5) 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裡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 (6) 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 (7)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 (8)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2Sa 9:3 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
Gen 31:49 又叫米斯巴,意思說:「我們彼此離別以後,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鑒察。
Gen 31:53 但願亞伯拉罕的神和拿鶴的神,就是他們父親的神,在你我中間判斷。」雅各就指著他父親以撒所敬畏的神起誓,
Lev 7:19-20 「挨了污穢物的肉就不可吃,要用火焚燒。至於平安祭的肉,凡潔淨的人都要吃; (20) 只是獻與耶和華平安祭的肉,人若不潔淨而吃了,這人必從民中剪除。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