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基洗德(Melchizedek)

摘自證主《聖經神學辭典》
他是族長時代「至高神」的祭司,但他的重要性貫徹整本舊約,並最後在希伯來書中得到解釋。
麥基洗德與亞伯拉罕
當亞伯拉罕從東方王基大老瑪手中拯救羅得後,在返回希伯崙的途中,撒冷人麥基洗德來在他身上宣告祝福(創十四18-24)。麥基洗德供應食物和酒作神聖的筵席。在他們吃喝時,麥基洗德奉至高神的名,在亞伯拉罕身上宣告祝福。
亞伯拉罕承認麥基洗德為至高神的祭司,是這故事最有趣的一點。正如「全能的神」(出六3)的稱呼一樣,這名稱看來對亞伯拉罕具有相同的意義。當亞伯拉罕接受和認信撒冷王時,他也形容神為「天地的創造主」(創十四22;比較19節;譯註:和合本作「天地的主」)。 【補充】 研讀版聖經關於麥基洗德的注釋: 1. 創14:18 麥基洗德(希伯來原文意為 “仁義王”;見來7:2)慷慨地設宴款待凱旋而歸的人。撒冷可能是 “耶路撒冷” 的簡稱(見詩76:2),與 “平安” 的希伯來原文shalom有關(見來7:2)。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雖然我們對麥基洗德所知甚少,但他向我們展現出與耶路撒冷有關聯的祭司君王的樣式,並成為日後耶路撒冷君王的典範(見詩110:4)。《希伯來書》指出,耶穌基督是大衛的王裔,並照著 “麥基洗德的等次” 為祭司,因此比利未人祭司更尊貴(來5:5-10,6:20~7:17)。“至高上帝” 的希伯來原文是‘EI ‘EIyon,’EI是 “上帝” 的閃族常用語,加上’EIyon,表達出其 “至高” 的屬性。《創世記》其他地方給’EI加上上帝的一些其他屬性(如:16:13的EI Ro’i,譯作 “看顧人的上帝”;17:1的’EI Shadday,譯作 “全能的上帝”;21:33的 ‘EI ‘OIam,譯作 “永生上帝”)。這些名字強調上帝的不同屬性。(聖經研修本) 14:18 麥基洗德。這種形式的名字在主前二千年的迦南人中很常見。學者們對它的原意進行了爭論;它可能意味著“麥基[Meled]是公正的”, “洗德[Zedek]是我的王”,或“我的王是公正的”(瑪結Malkiel,意為“El是我的王”,在46:17),其中麥勒克和西底克是神名。到了新約時代,這個名字被理解為“公義的王”(來7:2)。雖然對他的瞭解不多,但作為撒冷的祭司君王,與公義、和平都有關聯,麥基洗德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見詩110:4)。希伯來書的作者認為,耶穌基督是屬於“麥基洗德等次”的祭司(來5:6、10,6:20,7:11、17);因為亞伯蘭給了他什一奉獻,所以麥基洗德的祭司等次高於與利未族有關的祭司(見來5:5-10,6:20~7:28及注釋)。撒冷,耶路撒冷的縮寫形式(詩76:2)。“撒冷”也與希伯來語“平安”的意思相近(來7:2)。至高神。這是創世記對神使用的幾種稱呼之一,其中各種屬性限定了“El”,這是閃族人對神的常用術語(如:ʾ ēl rŏ ʾ î,“看我的神”[16:13];ʾ ēl šadday,“全能神”[17:1];ʾ ēl ʿôlām,“永生神”[21:33])。(BTSB) 3. 詩110:4 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一旦生效,就不可撤銷。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麥基洗德是 “撒冷王”(耶路撒冷的王)和 “至高上帝的祭司”(創14:18-20),他在亞伯拉罕爭戰勝利回來時迎接他和祝福他,並收取他擄物的十分之一。大衛家的王將 “按照他的等次”,即像他一樣,可能指同時作王和作祭司(在以色列,這是兩種不同的職分),統治耶路撒冷(參錫安,110:2)。先知撒迦利亞預見,這兩種職分將在彌賽亞或 “苗裔” 身上合而為一(亞6:9-14)。從《舊約》的記載可見,這種情況沒有發生在大衛家的任何君王身上,表明本詩主要是論到最後的王彌賽亞。多次在書中引用詩110:1(見注)的《希伯來書》作者,在來5:6引用這節經文向他的猶太人讀者解釋,為什麼現今作王的大衛後裔耶穌(參來1:3,5:5),也是那位終極的祭司。既然耶穌已經來了,那麼猶太基督徒就不可以為了逃避迫害,而回到 “普通的” 猶太教中去,盼望舊的獻祭仍然有效,因為這些獻祭已經無效了。《死海古卷•麥基洗德》(編號11Q Melchizedek)裏面有一段文字,預言麥基洗德將作天上的審判者和救助者。(聖經研修本) 4. 詩110:4 麥基洗德等次。與利未人祭司等次不同。大衛的後嗣不可能是利未人的祭司,因為大衛和他的後代是猶大後裔,而非利未人後裔(來7:14)。麥基洗德出現在創14:18-20,其背景與詩篇110相似:麥基洗德既是祭司又是君王,其背景是上帝的子民在一場偉大的戰事中取得了勝利(創14:1-16)。麥基洗德甚至與該段經文中的領主在同一個地方作王。撒冷(創14:18),這是耶路撒冷或錫安山的早期名稱(第2節)。基於麥基洗德和亞伯拉罕之間的互動,來7:4-10論證了麥基洗德的祭司職分比利未人的祭司職分更大,原因有二:(1) 麥基洗德祝福亞伯拉罕(進而言之,利未,按著比喻來說,是他在亞伯拉罕的身子裏),而祝福總是大的一方賜給小的一方;(2) 亞伯拉罕在戰事之後納什一稅給麥基洗德,所以亞伯拉罕(進而言之,利未)會承認麥基洗德的祭司職分的優越性。(BTSB) 4. 來七1-28。見該段經文注釋。
永遠的祭司
詩篇一一○篇4節說:「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這是一首君王詩,其中有兩點關乎那位坐在神右邊的人。首先,麥基洗德的等次是永遠的。其次,這宣告是以神起誓為印記。這兩點從未用來形容亞倫家的祭司職任。
耶穌基督按麥基洗德等次為最高的大祭司
希伯來書表明耶穌基督──主和救主──是按麥基洗德等次的一位祭司(來四14至七28;特別是來五5-11,六13至七28)。作者直接從詩篇一一○篇4節帶出幾個關鍵點,說明基督的大祭司職任已替代和超越了亞倫的祭司職任。
首先,麥基洗德的祭司等次是「永遠」的(來五9-10)。相反地,亞倫家的祭司職任歷史充滿了紛亂和停斷。
其次,「無父無母」(來七3)和「等次」「永遠」(來七3、16、17、24)是形容祭司等次,而不是形容亞伯拉罕時代的一位祭司的壽數。耶穌甚至將祂祭司職任的壽數帶回到神那裏去(來七15、26;比較彼前一20)。
第三,麥基洗德的祭司職任是來自神的起誓保證。
希伯來書作者按基督論的層面,查看這些關乎麥基洗德的舊約段落,這種做法與其他新約作者無異。早期的基督徒深信,在他們身上,世界的結局已臨到,因此覺得舊約是奇妙地指向他們的。
Harvey E. Finley
另參:「希伯來書的神學」;「祭司;祭司職任」。
參考書目:
G. W. Buchanan, To the Hebrews; M. Dahood, Psalms III: 101-150; E. A. Speiser, Genesis; R. S. Taylor, Hebrews-Reve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