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  約伯記 13 & 14 (2.7.9)

Study 7  Job 13 & 14  約伯繼續發言 (2.7.9)

研經題目:

為方便起見,第一回合被認為在第十四章便告結束。同樣可以說它是在第十二章便告結束,十三和十四章則可視為是另一回合的開始。

1. 約伯對三個朋友主要的指摘是什麼?他現在向神提出哪兩種要求呢?

2. 在十四章論人世無常這冗長的哀曲中只有一線,而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希望。那是什麼呢?請將基督徒對這種希望的見解和約伯作一對比和比較。(不過,請注意在第十八章中,約伯回復到更深的悲觀之中。)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3:3-19 在轉向上帝發出哀歎之前,約伯爭辯說,他的朋友不僅錯誤地診斷他(在第4節,他稱他們為“無用的醫生”),而且還曲解了上帝(見7-10節)。

13:4 你們是編造謊言的,“編造”的比喻本身不一定是負面的,其原意是用白色塗料粉飾,指修補出現裂紋或碎裂的東西(如瓦罐),用一種材料粘合碎片並封住裂紋。約伯想要爭辯的是,他的朋友試圖用來“粉飾”現狀的東西,不論是關於約伯還是上帝的,他們都應該知道那些不是事實。

13:6-10 約伯使用法律和當時的法庭用語來陳述他的案件——他開始抗辯。朋友在辯論中詆毀約伯,“袒護”上帝,為他的案件爭論(8節)。最後,朋友果真受到上帝的責備(42:7-8),正像約伯在此對他們的警告一樣。

13:11 祂的尊榮,豈不叫你們懼怕麼?約伯問他的朋友,他們這樣輕率地代表上帝說話,到底有沒有認真地對待上帝的榮耀和大能。在後文的回應中,約伯坦陳,每當他想到面對上帝的威榮時,都感到懼怕(31:23)。

13:15 約伯意識到自己在12:17-25所論述的那一位的力量,但仍然禁不住要冒上帝他的險。我雖無指望(原文直譯:我仍然指望祂),“指望”是指等待某事;在等待期間,可能存著或失去耐心,也可能仍懷著或已放棄積極的盼望。約伯失去了耐心,並且盼望自己的生命儘快結束。約伯不願意再等了,他願意冒死向上帝申辯(但參14:19)。

13:16 不虔誠的人不得到祂面前,約伯所指望的拯救是:他最終能夠在上帝面前辯明他的清白。他期待上帝仍然是他的救贖主(見19:25)。

13:20 惟有兩件,不要向我施行,約伯突然從警告他的朋友,轉而請求上帝為他辯護。

13:26 你按罪狀刑罰我(《和修》“你寫下苦楚對付我”),約伯是指上帝控訴他,並不作正式起訴,而用患難來懲罰他。

13:27 為我的腳掌劃定界限,這個比喻指限制行動(“劃定界限”),或指跟蹤(“打上印記”)。這兩種意思都有:約伯的腳上了木狗,並且不論他走到哪裏,上帝都在監察他。這兩件事雖然不能同時發生,但二者都表明上帝時刻嚴密地審視約伯。

13:28~14:22 約伯在這段經文中向上帝發出哀歎,從主要講述自己的處境(13:20-27),轉到關注所有人的生命本質。

13:28 我已經像滅絕的爛物(《和修》“人像滅絕的爛物”),約伯的講話又是一個急轉彎。他用一句諺語引出人類必死的觀點,用一個代詞來泛指人類。

14:4 誰能使潔淨之物出於污穢之中呢?約伯形容人的生命又苦又短,在7:1-10約伯已經向朋友陳述這個主題;現在他又用這個問題及其答案來指出,沒有人能夠超出上帝設定的界限(另見14:5)。

14:7-14 約伯將樹被砍下後的結果(7-9節)與人的死亡(10-14節)進行對比,哀歎人受死亡的限制。樹木的根和幹即使已經腐爛(8節),仍然有指望(7節)再次生長(9節)。然而,人死之後,他在地上的生命就結束了(見10、12、14節)。因此約伯說,雖然樹在砍下之後可能會再次發芽(7節),但他卻必須在有生之年去尋求再活(14節;譯作“發芽”和“再活”的兩個希伯來詞有關聯)。

14:10 竟在何處呢?7-14節的重點是生命必定死亡,所以約伯的問題不是想要說明他對死後生命的看法(可能在12節隱約提到),而是指他在受苦和死亡之後,沒有機會通過在世上復活來為自己洗雪冤屈。

14:15-22 雖然約伯渴望得著更新,上帝從而保護他的道路和赦免他的罪(15-17節),然而他作出結論說,正像自然力沖蝕岩石和土壤一樣,上帝也使人的生命逐漸消磨殆盡(18-22節)。

14:19 約伯在這裏讓人想起他在前文的描述:雖然樹木有新生的“指望”(7節),上帝卻可能通過苦難和困境的持續侵蝕,拿走人的指望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