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4  約伯記 30 & 31 (2.7.16)

Study 14  Job 30 & 31 約伯末了的言論(續) (2.7.16)

研經題目:

1. 三十章。試將約伯現在的景況,與他在廿九章所述從前之佳景作一對比。約伯現在在哪些方面被不同的痛苦和悲哀重重圍困?他困惑和訴苦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2. 卅一章。約伯在這裏表明自己在私下和公開中都沒有犯哪些罪呢?試將它們列成一表,並用他們在自我省察。在針對他的朋友們的譴責上,約伯在這裏關於他現在的景況想證明什麼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0:1-31 約伯將現在的境遇與過去的尊榮(29:1-25)進行對比,他描述那些奚落他的人(30:1-8),他們的行為打擊他(9-15節),以及他自己心中滿懷傷痛(16-23節)。在結束部分,他提到以前對人的同情,但現在自己毫無指望,也得不到幫助(24-31節)。

30:1-8 約伯描述他現在的狀況發生了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他解救真正窮乏的人脫離惡人的壓迫(29:11-17),但那些放肆地嘲笑他、以為他受到惡人所應得的審判的人,才是真正的窮乏人,因為他們的行為愚蠢(見30:8)。

30:4 這裏提到的植物都是人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吃的食物。咸草是一種低矮的茂密灌木,葉子厚而味酸;羅騰是一種樹,枝於長而直,葉小,並且有毒。羅騰樹的根有毒,燃燒時會發出許多熱量(見詩120:4),在希伯來文的拼寫和發音上,這個詞與另一個詞很相似,意思可以是“為他們的溫暖”。然而,這裏可能是用眾所周知的羅騰樹根的毒性,來強調這些人極度悲慘的處境。

30:8 愚頑,希伯來原文直譯:愚人的兒子們,引申為這等人在一定意義上要為自己的境遇承擔道德責任(見2:10;參箴1:7、29-32等經文對愚人的描述)。

30:9-15 雖然約伯曾經約束不義的人(見29:12、17),但他現在描述那些肆意嘲笑他的人,他們擺脫所有約束,好像發動一場輕而易舉的攻擊,並乘這個機會編歌曲、吐唾沫來嘲弄他的失敗(30:9-11);他們同時修築戰路來攻擊他,突破他的防禦,並任意掠奪他(12-15節)。

30:11 與過去相反,上帝鬆開固定約伯帳棚的繩索(參29:4),下流人乘機放縱舌頭,並在他面前為所欲為(參30:9-10和29:7-11)。

30:14 在毀壞之間,這群烏合之眾猛烈地攻擊約伯,就像士兵蜂擁通過要塞的缺口。他們肆無忌憚地繼續劫掠。

30:16-23 約伯哀歎自己孤立無援,他現在極其悲傷(16節),在茫然無助中日益消瘦(17-22節),絕望地等候死亡來臨(23節)。

30:16 我心極其悲傷(原文直譯:我的靈魂被倒出),這句諺語表示悲痛;參詩42:4詩人渴慕到聖殿敬拜的描述。

30:18 約伯孤獨悲痛和污穢不堪的衣服,與他從前因拯救窮乏人而披戴公義和公平的光輝形像,形成鮮明的對比(見29:14)。

30:20 約伯感覺他現在呼求上帝的幫助(另見28節)並沒有得到回應,這與約伯以前拯救和幫助那些困苦窮乏的人(見29:12),形成鮮明的對比。

30:24-31 約伯在結束這段講話時,將自己描繪成一個以前他會回應的求者(24-25節)。然而當他自己身陷困苦的時候,他盼望得好處災禍卻臨到(26節);他求(28節),卻只得到孤立和悲泣(27、29-31節)。

31:1-40 約伯在對比過去的尊榮(29:1-25),與他因為現今的處境而受到的鄙視(30章)之後,最後一次宣告。他一生追求公義敬虔度日,因為他相信在上帝面前應該這樣生活,離棄上帝的道路是沒有益處的,並且如果他所說的這些事情不是真的,那麼他應該繼續受到詛咒。約伯開口宣告他持守誠實,並問道:他怎麼可能違背誠實(31:1-4)。後面的每個段落都以一個條件陳述句開始,這意味著他的生活其實並不是如下文所描述的那樣:偷盜或貪婪(5-8、9-12節),不顧念家人和外人的需要(13-15、16-18、19-23、31-32節),依靠或崇拜上帝以外的任何事物(24-28節),隱藏仇恨或罪惡(29-30、33-34節),或者沒有恰當地管理好自己的土地(38-40節)。在這段經文的結尾,約伯表達他最後的盼望:願有人向他提出指控,以便他能夠作出陳述(35-37節)。

31:1-4 約伯相信他的生命是活在全能者面前,並受祂的統管(2節),祂數點我的腳步(4節)。他確信這事實就是他的理據,因此在最後盼望中使用了相同的詞彙:盼望“全能者”能夠回答他(35節),並且向他“述說我腳步的數目”(37節)。

31:1 約伯聲稱自己品行端正,回想起自己曾經立志看什麼和不看什麼,他稱之為與眼睛立約。他特別表明在躲避眼目的情欲上,自己是清潔的:怎能戀戀瞻望處女呢?基督信徒應該能夠看出這個承諾是明智的,耶穌也有同樣的教導(太5:28)。

31:5-7 約伯提到他所行的路(5節),提到他的心領他所到之地(7節),提到他是否曾經偏離正路(7節),這些生活的圖畫使人想起一些智慧的概述(見箴4:10-19、23-27等)。

31:11-12 約伯小心翼翼避免動淫念(9節),是因為這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包括被審判官……(另見28節),以及像(另見箴6:27-29)一樣產生長遠、毀滅性的影響。約伯提到毀滅(31:12),暗示他認為他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並不局限於影響他在地上的全部家產(見箴7:21-27)。

31:13-15 約伯沒有拒絕僕婢們的需要(13節),免得他們向上帝申訴情節(《和修》“冤情”;13節)時,約伯沒法回答上帝(14節)。約伯在他的最後請求中將再次使用這個詞,他希望得到“敵我者”(36節;希伯來文與13節譯作“情節”的名詞有關)的回答。

31:16-23 摩西五經規定(見出22:21-27;利19:33,24:1718),要看顧貧寒人寡婦(16節)、孤兒(17節)、窮乏人(19節)和客旅(見31-32節)。這些行為表明以色列人知道自己和其他人都是活在上帝面前,他們蒙召要單單敬畏上帝(31:23)。約伯這樣生活,是因為他相信上帝察看他的行為,並且他知道災禍是不義之人的結局(見2-4節)。

31:24-28 約伯小心提防兩種偶像崇拜,即依靠上帝賞賜的財富,而不是依靠上帝(24-25節),以及敬拜上帝所造之物(26-27節),因為拜偶像是審判官當罰的背棄在上的上帝的行為(見11節),就像犯姦淫一樣。約伯最後申辯的重點是:他一直謹慎地、敬虔地在掌管天地的上帝面前生活,並服事祂。

31:31-32 誰不以主人的食物吃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明顯是否定的,住在約伯家裏的人一直得到充足的供養。為免陌生人夜間流落街頭,為他們提供食物和住處是至關重要的。

31:33 若像亞當(“亞當”或作“別人”),這裏可能暗指《創世記》中的故事,即亞當試圖隱藏自己的罪,不讓上帝看到。

31:35-37 約伯再次盼望有人對他的過犯作出回答(35節,見13-15節),從而他能夠向數點他腳步的那一位(見4節),述說我腳步的數目(37節;希伯來文的“數點”和“述說”是相關詞)。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