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8  約伯記 38:1~40:5 (2.7.20)

耶和華的發言與約伯的答覆(卅八1~四十二6)

研經題目:

□Study 18  Job 38:1~40:5  耶和華第一次發言和約伯的答覆 (2.7.20)

1. 試思考這裏所敘述神的創造物的例子。這一點對於約伯的景況和困惑有什麼關係呢?這一點應當在我們身上產生什麼反應呢?比較詩九十七1~4、12;一〇四1、24。

2. 約伯曾請求會晤神,以便在會晤時確定他無辜。參十三3;廿三3、4;卅一37。神證實他的渺小。你認為神為什麼這樣答覆約伯呢?約伯在回答時承認什麼呢?

注:

1. 卅八2。這意思就是說:「你不加思想而後發言,便把真理弄得模糊不清了。」

2. 卅八4以下各節。讀者應當好好注意這裏所用顯著而又莊嚴的概念。世界如同人所建造的一座建築物一樣(4節)。海的誕生如同一個嬰孩從母腹中生出來一般(8節)。晨光搖醒地球,就如同露宿的人起來搖掉躲藏在他的毯子下取暖的生物一般(12、13節)。「神的說話現在是針對著更深的需要,針對著深藏著的恐懼,那是約伯幾乎體會不到,而自然也未明認的——可能神的法令在某些地方未能生效,神在那裏且不是至高無上的。」(艾利遜[H. L. Ellison] 語)

3. 四十2。這意思是說:「你只要證明我錯了,就能證明你自己是對的嗎?」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8:1~40:2 第一個挑戰:認識宇宙萬物。上帝對約伯說話,叫他準備回答問題(38:1-3),然後問他是否知道世界是如何被造的(38:4-11),以及他是否擁有知識或能力去統管宇宙(38:12-38),或為萬物塑造不同種類的奇妙生命(38:39~40:2)。

38:1 耶和華從旋風中回答約伯,講話的首句非常簡短,但根據整卷書的脈絡背景,當中的象徵意義非常重要。三個朋友和以利戶都以某種方式,認定約伯的境遇和他的回應,都表明他已棄絕自稱一直敬虔地事奉的上帝。他們警告約伯說,如果他不悔改,承認自己所受的苦難是上帝的責罰,那麼他必將受到更大的審判。然而,這段講話的首句表明,上帝在向約伯顯現時,彰顯出祂榮耀的大能,以及祂與約伯的聯繫。上帝在引子中描述約伯與祂的關係時(見1:8,2:3),使用了“耶和華”(希伯來原文YHWH)這個名字,是最常用來說明上帝與人立約的屬性和應許的(見出13:14-15)。上帝“回答約伯”這一事實,也與三個朋友和以利戶對約伯未來的設想大相徑庭(見35:9-13)。雖然以利戶曾經描述上帝在自然界的大能和心意(見36:22~37:13),但當耶和華“從旋風中”與約伯說話時,祂彰顯出自己的大能和臨在,這是立約的場景。祂來不是簡單地稱約伯為義,上帝的臨在表明,祂責備約伯是出於對祂堅定的愛,而不是像朋友所說的,是因為約伯離棄義路而受到審判。

38:2 以利戶曾經指控約伯說話“沒有知識”(34:35,35:16)或沒有智慧(34:35),除了有罪之外,還悖逆上帝(34:37)。當耶和華指出,約伯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的時候,卻沒有如此嚴厲地責備約伯。這裏的黑暗和隱藏之事兩個概念似乎是一語雙關(見約伯在42:3所描繪的意象)。約伯曾經根據他從自己和別人的境遇中得到的啟示,對上帝的治理作出結論。然而,他沒有充分說明那些向他隱藏的事情,因此他的話使上帝治理的智慧和公義顯得晦暗不明。上帝在說話時查問約伯,為要提醒他,即使上帝已對自然界和其中的居民展現出威嚴的統管和大能,但其中仍有很多事情是向人隱藏的。如果對於創造和受造物尚且如此,那麼對於創造主的智慧和心意,又有多少是人能夠知道的呢?

38:4-11 約伯曾經哀歎他的生日和度過的人生歲月(3章),現在上帝使用相同的語言,用萬物的產生來詢問約伯。約伯能否解釋宇宙萬物如何起源,或者為什麼不是另外一幅景象?

38:7上帝的眾子(《和修》“上帝的眾使者”),這種表達方式與引子相同(見1:6及注釋),指在天庭裏圍繞上帝寶座的天上使者。

38:12-38 上帝問約伯是否有知識或能力治理各種受造物,像他日常所行的那樣。由於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上帝又提醒約伯,他不能完全看透上帝所行的公義和審判(見13、15、17、22-23節)。

38:13-15 這裏反復提到惡人(13、15節),表明約伯在哀歎地上的不公義時(如24:1-12),並沒有巨細無遺地陳明上帝對惡人的審議(另見38:22-23)。

38:14 萬物出現如衣服一樣,上帝將清晨來到(見12節)與衣物染色進行比較。

38:22-23 這裏提到有(22節)為降災……的日子(23節)所預備,是再次提醒約伯,上帝對地上居民的統管並不僅限於在地上見到的(見13-15節)。

38:32 十二宮,在希伯來原文中,這個詞沒有出現在其他地方,根據上下文,它必定是指一個星座。北斗也是一個星座,因為在9:9,它與參星和昂星一起被提及(見38:31)。

38:36 這一句的希伯來文措辭非常罕見,因此很難翻譯。如果像《和修》的做法,譯作“朱鷺”和“雄雞”,那麼這一句的意思很符合下一段落(38:39~40:2)的語境。智慧聰明這兩個詞的組合,使《和》的譯法更加可能,即譯作:,因為這兩者被認為是管理人的行動,並運用從上帝而來的智慧。

38:39~39:30 現在,上帝從描述祂對創造的統管,轉到祂對具體受造物的統管。上帝的講話以要求約伯回答作為結束(40:1-2)。

39:9 狩獵野牛是一項王室運動,出現在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著名的黑方尖碑上,野牛被列為當時的貢品之一。

39:15 被腳踢碎,蛇鳥會把蛋下在地上的淺巢中,有時會散落一些在外。如果鴕鳥的巢被發現,它們還會故意把蛋踹破。

39:18 挺身展開翅膀,鴕鳥能夠譏笑無畏的戰馬,因為它在飛馳時,高度超過2.4米,跨步超過4.6米,速度超過每小時64公里。

40:1-2 上帝指出,約伯是個強辯的人(原文直譯:挑剔、吹毛求疵的人),並要他回答。但是,這些問題幫助約伯認識到,有些事情是人的知識或能力所不能明白的。

40:3-5 約伯的回應:沉默。面對上帝提出的問題,約伯用手捂口(4節),就像王子在他面前所做的一樣(見29:9),並承諾沉默不語(40:5)。

40:6~41:34 第二個挑戰:認識公義和大能。約伯從三個朋友那裏得到的體會是,根據他眼前的境遇亂下結論的人,竟質疑並判斷他的隱藏之事(如他的心在上帝面前的光景),約伯終於明白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現在,上帝要約伯回答:他豈能因自己受苦,就妄論耶和華能否公正地治理世界(40:6-9)。確實,約伯在某些方面彰顯了上帝的公平和公義的屬性(見29:11-17),但上帝所要指出的是:在議論全地的公義時,約伯所說的事情,已遠遠超出他能夠理解或成就的範圍(40:10-14)。上帝通過描述兩種受造的野獸,即河馬(40:15-24)和鱷魚(41章),進一步闡明這一點。如果約伯不能降服這些猛獸,即受造物的一部分,那麼他又豈能假定可以在上帝面前維護自己的權利呢(見41:9-11)?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