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AMUEL Study 1~18
撒母耳記下 共18課
關於引言,請參撒母耳記上。
綱要
1~8章 大衛鞏固其地位並攻取耶路撒冷。
9~12章 大衛作王至他犯下大罪時期。
13~20章 罪的刑罰:押沙龍背叛。
21~24章 附錄,其中包括其他史實與概略,以及大衛末了的話。
□Study 1 2 Samuel 1 (2.7.31)

研經題目:
1. 那個亞瑪力人一位他是給大衛帶來好消息(比較撒下四10),但他誤會了他心目中所想像的人。大衛為什麼叫人將他殺了呢?
2. 這一段插曲,和悼念掃羅與約拿單的哀歌,對大衛的性格投下了什麼亮光呢(19~27節)?請記住這個王的諸多過錯,而大衛卻對他如此忠誠。我從這裏可以學到什麼功課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20:26 大衛王的故事。本書主要敍述大衛王朝的興起,大衛先是作了猶大支派的王,後來作了全以色列的王。本書還記載了大衛犯罪的事,這件事給他的統治帶來了重大威脅。
1:1-27 大衛為掃羅之死悲泣。以色列君主制度的早期歷史此時進入第二階段,即大衛王朝時期。作者首先回顧掃羅之死(掃羅與他的眾子陣亡於基利波山;撒上31章)。大衛在洗革拉聽到掃羅的死訊時,他不但沒有因此歡喜,反而為掃羅的死而哀傷難過,並處死了自稱殺死掃羅的人。大衛的哀歌表明他對掃羅和約拿單的戰死深感悲痛。大衛不是一個要報復掃羅的反叛者,因此他可以坦然接受王位。
1:1-16 撒母耳記下繼續了始於撒母耳記上的敍述——這兩卷書在古代原本是一部作品,正如主前200年死海古卷的手稿所示。在成功地完成了打擊亞瑪力強盜的任務之後(撒上30:17-20),大衛返回重建洗革拉。三天后,一個年輕人帶著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之間戰爭的報告來到這裏(撒上31)。大衛得知掃羅的死訊,大約在公元前1011年,並殺死了那個聲稱自己結束了掃羅生命的人。(FSB)
1:1-2 第1節緊接撒上30章。第2節記述一個亞瑪力人(參8節)前來,報告了撒上31章所載的事件。掃羅大概是在大衛返回洗革拉期間死的,因為亞瑪力人在大衛回營後的第三天來向他報告。撕裂衣服和頭蒙灰塵表示哀悼(見撒上4:12注)。
1:6-10 我……就去將他殺死(10節),作者在撒上31章記述掃羅死於自殺,這是可信的。讀者讀過該處經文就知道這個人是在撒謊,為要贏得最有可能繼承掃羅王位之人的好感。掃羅消滅了大部分亞瑪力人(撒上15章),但因為這個人是寄居者的兒子(1:13),所以他在以色列中出現不足為奇。冠冕和鐲子是王室的標記;冠冕是王在登基時得到的(王下11:12);“臂上的鐲子” 另外只出現在民31:50,那裏提到鐲子是米甸人戴的一種飾物。
1:12 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禁食哀悼(如撒上31:13;撒下3:35)。作者在這裏做了總結性的陳述之後,繼續記述大衛與帶來掃羅死訊的那個少年人的對話。
1:14 你……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怎麼不畏懼呢?見撒上24:6注。作為一個受到以色列非法約束的寄居者(利24:22),這個亞瑪力人應該已經承認了掃羅作王的神聖(對比為掃羅拿兵器的人;撒上31:4-5)。大衛一直克制自己沒有殺死掃羅(撒上24、26章),顯然他沒有用暴力或不忠的方式登上王位(參1:1-27注)。
1:15 你去殺他吧,大衛信了這個亞瑪力人的話(但見1:6-10注),並因此處死他。大衛的行為清楚表明他與擔羅的死沒有任何牽連。雖然這個亞瑪力人想贏得大衛的好感,大衛卻清楚表明,他的行為乃是謀殺 “耶和華的受膏者”(14節),應當受到死刑的公正處罰。
1:16 你流人血的罪歸到自己的頭上,意味著這個亞瑪力人(而不是大衛)要為他自己的死負責(見書2:19;王上2:32、37;結33:4)。
1:17-27 大衛作哀歌,大衛的哀歌深刻表達了他公開的和個人的悲傷。作為大衛作王的歷史記錄的一部分,這首哀歌有力地證明大衛在登上王位的過程中是清白的(參1:1-27注,1:14注)。大衛雖然被掃羅苦苦惡待,但仍然以德報怨;在掃羅死後,大衛不念舊惡,反而替他隱惡揚善,這為後人樹立了榜樣。主題大英雄何竟死亡(19、25、27節)在這首哀歌中反復出現,構建起大衛哀歌的主體。大衛勸勉以色列人先哀悼掃羅(23節),再哀悼我兄約拿單(26節),最後以重複 “英雄何竟仆倒”(27節)的疊句來結束這首哀歌。
1:17-27 大衛沒有慶祝敵人的死亡,而是為掃羅譜寫了一首哀歌。大衛也為失去他最親愛的朋友約拿單而哀悼,約拿單是他在這些動盪年代的盟友和知己。他記念這兩個人在戰鬥中的英勇和力量,認定他們是為以色列國完成偉大事業的英雄。(FSB)
1:18 將這歌教導,希伯來原文直譯為 “把這首 ‘弓歌’ 教導猶大人”(見《和修》),這可能是一首歌的標題,意為 “為了給猶大人進行弓箭和其他武器的軍事訓練”。比較詩60篇的標題,“大衛作這金詩,叫人學習”(“金詩” 的希伯來詞miktam的意思不能確定,可能是禮儀或音樂方面的術語)。另外,“弓歌” 也可能是這首哀歌的調,也就是旋律。雅煞珥書並沒有被收錄在《聖經》中,但該書也記載了書10:12-13;根據希臘文舊約《七十子譯本》,該書還記載了王上8:12-13所羅門的詩歌。
1:19 大英雄何竟死亡!第25節和末尾的27節重複了此句,這是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所作哀歌的主線。第19節和25節像是 “信封”,即文學上的首尾呼應結構(inclusio),構成一種倒置、不相鄰的平行結構;也就是說,19a節 “你尊榮者在山上被殺” 與25b節(“約拿單何竟在山上被殺”)平行,而25a節 “英雄何竟在陣上仆倒” 是重複19b節 “大英雄何竟死亡”。
1:20 迦特和亞實基倫是非利士人的城邑,大衛不禁想起非利士人得勝後的慶祝景象(參撒上18:6-7以色列女子的歡呼)。
1:21 願你那裏沒有雨露……無土產可作供物,大衛希望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地方得不到任何祝福。英雄的盾牌,在那裏被汙丟棄與掃羅的盾牌,彷彿未曾抹油(即 “狀態不佳”,因為皮盾牌需要抹油保養)平行。
1:22 血和油這兩個字經常成對出現,指祭牲的全部。關於約拿單的弓箭,見撒上20:20。
1:23 相悅一詞,在烏加列文中可用於形容傑出的英雄。活時……死時意指 “一直”。有人可能會問,掃羅和約拿單 “活時” 是不是真的不分離。在撒上14章,約拿單在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採取行動並批評父親;他們又因為大衛而產生分歧(尤見撒上22:8)。然而,從亞瑪力人報告 “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 死了(1:4)的事實來看,掃羅仍視約拿單為王位繼承人。顯然,他們兩人的關係良好,攜手作戰,並肩殺敵,甚至一同為以色列戰死。這首哀歌的本意是頌讚並理想化掃羅和約拿單,所以不會在乎這些細節。
1:24 朱紅色衣服是財富的象徵(箴31:21)。這種衣料是用一種特殊的染料染制而成的,這種染料是用某種昆蟲的乾屍製成。
1:26 甚喜悅指大衛和約拿單之間獨特的美好關係,這是一種 “喜悅” 和 “相悅”(23節;參23:1,“以色列的美歌者” 的 “美” 和此處的 “相悅” 譯自同一個詞)的關係。約拿單曾與大衛在上帝面前立約,他按照此約深愛大衛並支持大衛(如撒上18:1~20:42,23:16-18)。過於婦女的愛情,大衛的話當然不是指他和約拿單之間有任何超越友誼的關係,而是提醒讀者,約拿單甚至放棄了登上以色列王位的權利(撒上23:17),堅決擁護大衛,認為他是上帝所揀選、要承接他父親掃羅作王的人,甚至達到甘願為大衛冒性命危險的程度(撒上20:30-33)。
一个有关“Study 1 撒母耳記下 1 (2.7.31)”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