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结束在希腊的事奉。 保罗前往米利都。

研经题目
- 想想那些基督徒在旅途上的甜蜜团契。他们往哪里去呢?他们交谈些什么?为什么事祷告?分享与分担什么?
- 试描述特罗亚教会追求认识主的态度。
- 路加的职业在哪方面对 (a) 记录犹推古的事,及 (b) 其真实性,有特别的帮助?
- 试想像保罗在传道工作上身心所受到的压力(参考以前数章)。
- 你怎样利用上帝给你的属灵生命长进的机会(即使有时是令你感到不便的)?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20:1-6 保罗结束在希腊的事奉。保罗最后一次探访在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众教会,并在哥林多过冬。
20:1 保罗离开以弗所,前往马其顿,大概先去了腓立比。在以弗所服事的最后一段日子,保罗写了《哥林多前书》(见19:22注)。之后,他与哥林多教会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以致要 “痛苦” 地去探访他们(可能是走海路),并在回到以弗所时 “流泪” 地写信给他们(林后2:1-4),后来又为发出这封信感到有点后悔(林后7:8-9)。留在以弗所的日子即将结束,保罗希望回到哥林多,但又担心哥林多教会收到那封严厉的信后,他将受到怎样的对待。显然他先派了提多到哥林多去 “测试” 当地教会的态度。保罗离开以弗所后(20:1),没有经海路直接去哥林多,而是先向北行,沿途探访教会,希望能遇见从哥林多返回的提多。他去了特罗亚,可能还去了在马其顿的其他教会(林后2:12-13)。提多最终在马其顿(也许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或庇哩亚)与保罗会合,并带来了喜讯:哥林多教会已经悔改,不再抗拒保罗的领导并与保罗和好了(林后7:5-16)。于是保罗写了《哥林多后书》。
20:2 希腊(希腊原文Hellas)是哥林多所在的亚该亚省的别称。
20:3 保罗在哥林多住了三个月,可能因为在冬季航海很危险,所以就在那里过冬(见林前16:6)。叙利亚,保罗的目标是经海路前往叙利亚,并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耶路撒冷(19:21)。这是保罗最后一次探访哥林多,他在那里写了《罗马书》(约主后5年;见 “罗马书导论:罗马古城”;见罗16:1-23注)。他在那封信中说明,他去耶路撒冷是要将外邦人教会的捐款,带给当地广泛的基督徒(15:22-29:关于募款的其他资料,见徒24:17;林前16:1-4;林后8~9章)。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是保罗最后一次探访马其顿和亚该亚众教会的目的之一。他就定意从马其顿回去,这样保罗就再回到庇哩亚、帖撒罗尼迦和腓立比了。
20:4 同他……去的,保罗在林前16:1-4论到 “为圣徒捐钱” 时,表示教会将派正式的代表和保罗一起前往耶路撒冷,这样不但能够保障大家在路上免受抢劫,也能够向大家保证保罗在处理钱财上的诚信。本节经文提及与保罗同行的人,他们代表保罗在各个地区传道的成果。亚里达古,见19:29注。
20:5 这些人先走,“这些人” 既可能是所有教会的代表,也可能只是两个亚细亚人,他们也许是去特罗亚安排最后的航海行程(关于特罗亚城,见16:8注)。
20:7-16 保罗前往米利都。他们继续前往耶路撒冷,途经特罗亚时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保罗使一个少年人从死里复活(7-12节);路加接着详述坐船前往米利都的经过(13-16节)。
20:7 七日的第一日,这是本书第一次提到在礼拜天的崇拜。
20:9 这个故事文笔幽默,结局完美。从词源上说,犹推古意为 “幸运,侥幸”。“好些灯烛”(8节)和长篇的讲道可能使 “幸运” 想到窗户那边透透气,结果他睡着了,从三楼掉下去。已经死了(不是 “象是死了”),说明他的确是死了。
第15日 使徒行传廿1~12(1.7.15)
1、想想那些基督徒在旅途上的甜蜜团契。他们往哪里去呢?他们交谈些什么?为什么事祷告?分享与分担什么?
他们往:马其顿去。
交谈:彼此劝勉。
为神的事工祷告。
分享与分担:福音事工。
2、试描述特罗亚教会追求认识主的态度。
迫切,渴慕。‘听了保罗一晚上的讲道’。
3、路加的职业在哪方面对 (a) 记录犹推古的事,及 (b) 其真实性,有特别的帮助?
记载的严谨性。
4、试想像保罗在传道工作上身心所受到的压力(参考以前数章)。
来自犹太弟兄的逼迫,毁谤,威胁,打等。
5、你怎样利用上帝给你的属灵生命长进的机会(即使有时是令你感到不便的)?
好好抓住。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