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6 1 King 7:13~8:11 (2.9.6)

研經題目:
今天的經文是敘述:(a) 聖殿院子裏的銅質器具及陳設品的製造,七13~47;(b) 聖殿裏面的精金傢具和用具,七48~50。有許多細節是很難瞭解的。但是能夠辨識的有那兩根大柱子,連同其裝飾精緻的柱頭,由12只銅牛馱著的銅海,10個裝飾富麗附有輪子用來載銅盆的銅座;以及聖殿裏面用精金包裹的香壇,擺陳設餅的桌子,和金燈檯。在聖殿的院子裏面也有一個銅壇,這是在後面提到的(參八64)。
1. 我們從那激勵所羅門的目標與熱心及忠實(比較林後九7;羅十二11),以及從他7年孜孜不倦從事這種工作以底於成的事實(比較徒十四26;廿24;提後四7;路十四28~29),可以對我們自己事奉基督,學到什麼教訓呢?
2. 最後,當一切都預備好之時,便將約櫃抬進聖所,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為它保留的位子上。你的身體是主基督的聖殿,祂是否這樣在你裏面登基作王嗎?比較弗三16~17。祂的同住,在你的生活的哪些方面表彰出來了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7:13-51 對戶蘭(與第五章記載的推羅王希蘭是同一個字,但不是同一個人)的銅作的描述是按大小排列的——從大件如銅柱到小件如器皿(13-40節)。接下來是對互蘭的工作和他的製作方法的一些細節的總結(41-47節)。聖殿中使用的最貴重的器皿是所羅門製作的(48-50節),儘管文中提到戶蘭擁有智慧並擅於銅作(14節)。當大衛奉獻的器皿被運進聖殿庫房後,聖殿就被認為是竣工了(第51節)。(FSB)
17:13-14 所羅門王差遣人往推羅去,將戶蘭召了來,在1-12節的插敍之後,作者重回聖殿的主題,描述聖殿最終怎樣完工。在希伯來文中,“戶蘭” 與第5章記載的推羅王希蘭是相同的名字,但這裏所指的顯然不是同一個人。戶蘭是從推羅召來的,但作者特別指出,他的父親是推羅的本地人,教會了戶蘭手藝,但他的母親是以色列人,是以色列最北方、靠近腓尼基海岸的拿弗他利支派中一個寡婦。因此,戶蘭有一半的猶太血統,並不是純粹的外邦人。作者對戶蘭的描述,很像當年那位做類似工作的以色列巧匠,就是烏利的兒子比撒列,他是建造會幕的主要工匠(出31:1-11,35:30-35)。他們兩人都被稱為滿有智慧、聰明、技能,善於銅作。
7:15-21 兩根銅柱,這兩根巨大的銅柱名叫雅斤和波阿斯(21節),立在聖殿的入口處,連柱頂一起有12米,幾乎和聖殿一樣高(14米,根據6:2的記載)。這兩根銅柱可能是單獨立在那裏,不像古時神廟的一些柱子要支撐門廊的頂。銅柱大概有兩個柱頂,一個有網子,高五肘(即2.3米,7:16;參代下3:15;耶52:22),另一個刻著百合花,高四肘(即1.8米,7:19)。然而在聖殿被毀時(王下25:17),帶網子的柱頂好像只有3肘(1.4米),可能是經約阿施(王下12:6-16)或約西亞(王下22:3-7)修繕後有所變化;參代下3:15-17注。
7:23-47 參代下4:2-6注。銅海是一個很大的金屬盆,用來裝水,象徵各種混沌勢力都被創造天地的上帝制服,萬有重新井然有序(參創1:1~2:3;詩74:12-17,89:5-12,93:1-5)。與銅海相關的是十個盆座(7:27),裝飾著獅子和牛,並基路伯(29節),每座安放一個比銅海小的盆(30、38節)。五個座連同盆,放在聖殿的右邊,接著銅海,五個放在……左邊(39節)。第40節的盆是專門用來清洗祭壇的器皿(參出27:3),不是38-39節中的那些盆,鏟子和盤子也是用來清洗祭壇的。
7:23 徑十肘,圍三十肘,這些數值可能都是約數,只求大致說明銅海的尺寸。作者無意給出精確的圓周率(如果直徑為10肘的話,周長應該是31.46肘,如果周長為30肘,直徑會比10肘略小)。
7:25 在亞述的尼姆魯德,發現了一隻主前8世紀的象牙小牛,用作盤碟的底座,可能是來自敍利亞的貿易品,這讓人聯想起在所羅門聖殿門口,也有12只具有紀念意義的金屬牛,馱著 “銅海”。
7:48-51 所羅門又造……(《和修》“所羅門又造了各樣的器皿”),戶蘭只負責銅作,所羅門負責金作。戶蘭 “滿有智慧、聰明、技能”(14節),在某種程度上,堪稱比撒列的繼承人,但作者想要凸顯所羅門的卓爾不群,他更完全地彰顯出這些品質(參3:4-15,4:29)。
8:1-21 運約櫃入殿。上帝的約櫃是上帝與祂百姓同在的重要標誌,也是存放法版的地方(出25:10-22;申10:1-5;書3~6章),此前一直停放在大衛城的一座帳幕內(撒下6:16-17,7:2;王上3:15),只在大衛逃避押沙龍時被抬動過一次(撒下15:24-29)。現在,是時候將約櫃迎進聖殿了。
8:1-11 將約櫃安放在最聖潔的地方(至聖所),標誌著聖殿建造的結束(6~7章),標誌著神的同在。根據一些舊約的傳統,包括第1-11節,耶和華坐在約櫃之上的寶座上,可以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撒上4:4;撒下6:2;王下19:15;代上13:6;詩99:1;賽37:16)。約櫃先前被安置在大衛城,在大衛為它搭的帳棚裏(撒下6;王上8:1)。關於約櫃的詳細描述見出埃及記25:10-22。(FSB)
8:2 七月,在節前(《和修》“七月,在節期時”),指住棚節(參65-66節;利23:33-43)。在過節期間,以色列人都要住臨時帳棚,以紀念當年的出埃及事件。住棚節在公曆9月或10月。
8:3-4 祭司便抬起約櫃,即使是以色列長老,靠近約櫃時也要謹慎(參書3:1-4;撒下6:1-7),並且只有祭司才可以把約櫃指入聖殿的內殿(8:6)。約櫃和會幕(即帳幕)的遷移,象徵那位帶領百姓出埃及的上帝的 “名” 離開一個暫時的住處,遷到更為長久的居所當中(參撒下7:6)。
8:8 直到如今,這個短語在《列王紀》中多次出現,用來連接過去和現在(9:13,21,10:12,12:19;王下2:22,8:22,10:27,14:27,16:6,17:23、34、41,部分經文譯作 “直到今日”)。然而,在《列王紀》最終成書之前很久,約櫃就已經失蹤了,因此這個短語源自作者寫《列王紀》時使用的原始資料,或者出自後來增補的較早(猶大國被擄之前)的版本。
8:9 約櫃以前裝有盛嗎哪的罐子和亞倫的杖(來9:4;見出16:32-34;民17:10-11),但現在約櫃裏惟有兩塊石版……除此以外,並無別物,石版上面刻著十誡。“並無別物” 可能還預示著下文的宣告,即地上沒有任何居所 “足” 夠上帝 “居住”(8:27)。約櫃只是見證上帝的聖約,並象徵祂真實的臨在,但不能 “容納” 他。
8:10 在《舊約》中,雲經常在上帝顯現時出現(如:出13:21-22,16:10,19:9)。出40:34-38記載,會幕完工時,有雲彩遮蓋會幕。
8:11 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上帝的臨在是如此驚心動魄,以致祭司甚至失去了站穩的力氣,參出40:35、啟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