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0 1 King 12:1~32 (2.9.10)

研經題目:
1. 試研究羅波安和耶羅波安兩個王的品性。你對於國家的分裂會歸因於哪些因素呢?
2. 在25~32節裏面,論到耶羅波安的哪四種行動?而那些行動有什麼目的呢?在政治上和人這方面的判斷上,這些事情都作得很匆忙,但致命的錯誤在哪裏呢?參30節;十三33、34;王下十七21。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2:1~14:31 王國分裂。第11章發出的警告應驗,王國一分為二。以色列地出現了兩個王國,即南國猶大和北國以色列,分別由羅波安和耶羅波安統治。
12:1-33 王國瓦解。摩西曾經帶領百姓擺脫埃及法老的奴役,現在耶羅波安也帶領以色列離開了大衛家的 “奴役”。但這個 “像摩西一樣的耶羅波安” 很快變成 “像亞倫一樣的耶羅波安”,他為以色列人造了金牛犢來敬拜。這種拜偶像的行為最終為以色列帶來災難。
分裂王國:猶大諸王(第500頁圖表)
王 | 執政期間(主前) | 總執政 年數 | 登基年 | 可能的共同執政者 | 參考經文 | 備註 |
羅波安 | 931/930~915//914年 | 17年 | 12:1-24,14:21-31 | |||
亞比雅/亞比央 | 915/914~912/911年 | 3年 | 耶羅波安一世第十八年 | 15:1-8 | ||
亞撒 | 912/911~871/870年 | 41年 | 耶羅波安一世第二十年 | 15:9-24 | ||
約沙法 | 871/870~849/848年 | 25年 | 亞哈第四年 | 從873年起與亞撒共同執政 | 22:41-50 | |
約蘭 | 849/848~842年 | 7(8)年 | 約蘭第五年 | 從853年起與約沙法共同執政 | 王下8:16-24 | 娶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兒亞她利雅 |
亞哈謝 | 842~841年 | 1(2)年 | 約蘭第十一年 | 王下8:25-29,9:21-28 | 841年被以色列王耶戶所殺 | |
亞她利雅(王后) | 841~835年 | 6年 | 王下11:1-20 | 被祭司耶何耶大所殺 | ||
約阿施 | 835~796/795年 | 39(40)年 | 耶戶第七年 | 王下12:1-21 | 為躲避亞她利雅,被亞哈謝的妹妹約示巴藏了六年(841-835);受祭司耶何耶大保護 | |
亞瑪謝 | 796/795~767年 | 29年 | 約阿施第二年 | 王下14:1-22 | ||
烏西雅/亞撒利雅 | 767~740/739年 | 52年 | 耶羅波安二世第二十七年 | 從791年起與亞瑪謝共同執政 | 王下15:1-7 | |
約坦 | 750~735/730年 | 16(20)年 | 比加第二年 | 750年,烏西雅仍在世,但不理政事(參王下15:5) | 王下15:32-38 | |
亞哈斯 | 735/730~715年 | 16(20)年 | 比加第十七年 | 王下16:1-20 | ||
希西家 | 715~687/686年 | 29年 | 何細亞第三年 | 從728年起與亞哈斯共同執政 | 王下18:1-20:21 | |
瑪拿西 | 687/686~642年 | 55年 | 722年,以色列亡國後,再也沒有王繼位 | 從697/696年起與希西家共同執政 | 王下21:1-18 | |
亞們 | 642~640年 | 2年 | 王下21:19-26 | |||
約西亞 | 640~609年 | 31年 | 王下22:1-23:30 | 被埃及法老尼哥所殺 | ||
約哈斯 | 609年 | 3個月 | 王下23:31-34 | 被法老尼哥帶到埃及 | ||
約雅敬 | 609~598年 | 11年 | 王下23:35-24:7 | 被埃及法老尼哥扶上王位 | ||
約雅斤/耶哥尼雅 | 598~597年 | 三個月 | 王下24:8-17,25:27-30 | 587年,被尼布甲尼撒擄到巴比倫;562年,被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釋放並賜榮 | ||
西底家 | 597~586年 | 11年 | 王下24:18-20 | 西底家是約雅斤的叔叔;586年,耶路撒冷和猶大被巴比倫所滅 |
分裂王國:以色列諸王(p. 501)
王 | 執政期間 (主前) | 總執政 年數 | 登基年 | 可能的共同執政者 | 參考經文 | 備註 |
耶羅波安一世 | 931/930~911/910年 | 21(22)年 | ||||
拿答 | 911/910~910/909年 | 1(2)年 | 亞撒第二年 | 被巴沙所殺 | ||
巴沙 | 910/909~887/886年 | 23(24)年 | 亞撒第三年 | |||
以拉 | 887/886~886/885年 | 1(2)年 | 亞撒第二十六年 | 被心利所殺 | ||
心利 | 896/885年 | 7天 | 亞撒第二十六年 | |||
暗利 | 886/885~875/874年 | 11(12)年 | 亞撒第三十一年 | 心利之後,暗利的對手提比尼作王五年 | 16:16-17,21-28 | |
亞哈6:8-7:20 | 875/874~853年 | 1(2)年 | 亞撒第三十八年 | 16:29-17:1,18:1-19:3,20:1-22:40 | ||
亞哈謝 | 853-852年 | 1(2)年 | 約沙法第十七年 | 22:51-53,王下1:1-18 | ||
約蘭 | 852~841/年 | 11(12)年 | 約沙法第十八年 | 王下3:1-27(6:8 ~7:20中“以色列的王”),9:14-26 | 841年,被耶戶所殺 | |
耶戶 | 841~814/813年 | 27(28)年 | 王下9:1-10:36 | |||
約哈斯 | 814/813~798/797年 | 16(17)年 | 約阿施第二十三年 | 王下13:1-9 | ||
約阿施 | 798/797~782/781年 | 15(16)年 | 約阿施第三十七年 | 王下13:1-25,14:8-16 | ||
耶羅波安二世 | 782/781~753年 | 41年 | 亞瑪謝第十五年 | 從793/792年起與約阿施共同執政 | 王下14:23-29 | |
撒迦利亞 | 753~752年 | 6個月 | 烏西雅第三十八年 | 王下15:8-12 | 被沙龍所殺 | |
沙龍 | 752年 | 1個月 | 烏西雅第三十九年 | 王下15:10,13-16 | 被米拿現所殺 | |
米拿現 | 752~742/741年 | 10年 | 烏西雅第三十九年 | 王下15:14-22 | ||
比加轄 | 742/741~740/739年 | 2年 | 烏西雅第五十年 | 王下15:23-26 | 被比加所殺 | |
比加 | 740/739~732/731年 | 20年 | 烏西雅第五十二年 | 王下15:25,27-31 | 被何細亞所殺 | |
何細亞 | 732/731~722年 | 9年 | 亞哈斯第十二年 | 從752年起米拿現和比加同期執政的時間共20年 | 王下15:30,17:1-6 | 722年,撒瑪利亞和以色列被亞述所滅 |
12:1-15 所羅門死後,羅波安成為以色列的王。古代近東君主制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即長子有權繼承王位。雖然這是確定下一任國王的簡單方法,但並不能確保這個位置給了最好的候選人,就像所羅門那樣。所羅門的明智判斷(3:16-28)和羅波安的愚蠢(1-15節)之間的對比,進一步凸出了羅波安的缺點。(FSB)
12:1 示劍過去是重申聖約的地方(書24:1-27),也正是在這裏,君主制度第一次短暫地出現在以色列支派的生活中(士9章)。百姓邀請未來的王到示劍,商討他如何行使王權的事宜,這是合適的地點。
12:4 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所羅門晚年的統治一直非常嚴苛。以色列人不再享受應許之地的自由生活,他們再度淪為作苦工的人,就像過去在埃及那樣(出1:14,2:23)。他們像負重軛的牛一樣辛勞。
12:10-11 我的小拇指頭比我父親的腰還粗,這是少年人給羅波安的愚蠢建議,希伯來原文直譯是:“我的小東西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很可能是指他的生殖器而不是真的指手指。在古代近東,權力和性能力緊密相連(見1章)。蠍子鞭(12:11)的意思也很模糊,大概是指某種極其殘酷的鞭刑。
12:14 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羅波安這樣的回應很像當年的法老,他也是用更重的壓迫來回應摩西(參出5:1-21)。
12:15 這事乃出於耶和華,在人所有的決定中,上帝的旨意得到成就,使法老的心剛硬(出4:21,7:3-4、13)就是其中一例。
12:16-24 從這時起,國度一分為二,即以色列和猶大。以色列由北方的十個支派組成,而猶大則包括最南部的兩個支派,即猶大和便雅憫。不清楚為什麼便雅憫與猶大結盟,尤其是掃羅(撒上9:1-2)和叛軍示巴(撒下20)都是便雅憫人。雖然戰爭並沒有伴隨著王國的分裂,但兩國之間的小規模衝突持續了好幾年(王上14:30)。(FSB)
12:16 我們與大衛有什麼份兒呢?王權不能強加在百姓身上,必須得到他們的同意。因此,百姓發出呼聲,就像撒下20:1示巴的呼聲一樣,然後各回自己家裏去了。
12:18 這個亞多蘭是不是4:6和5:14提到的 “亞多尼蘭”,尚不清楚,但他不是來徵召以色列人作服苦之人(因為以色列人從未受到這樣的對待;9:15-23),而是來提醒他們。如果以色列人認為他們在所羅門的統治下就像作埃及的 “苦工”,那麼他們現在會發現,新政權將有過之而無不及,新王會把他們當作迦南人對待。
12:24 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回去了,眼前的戰爭雖然躲過去了,但和平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在王國分裂之後,北國和南國之間戰事不斷(14:30,15:6、16),直到雙方最後明白,他們終究是弟兄(12:24,參22章,尤其44節),應當接受現狀。
12:25-33 在特但(即古時的但城)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個主前9世紀的大型祭祀場所,外面是方形圍牆,裏面有一個高出地面的平臺,可能是殿基,還有一個獻祭用的祭壇。這個祭祀場所可能就是當年耶羅波安所建造的。
12:25-33 耶羅波安約在公元前930-909年在以色列執政,他實施了一系列宗教變革,使北國走上了毀滅之路。他造了兩個金牛犢,並在伯特利和但建立宗教中心供他們敬拜。耶羅波安建造這些地方是為了確保他的臣民不會前往耶路撒冷(在南國)的聖殿履行他們的宗教職責。經濟上的考慮很可能是他決定的動機。(FSB)
12:25 耶羅波安……建築示劍……毗努伊勒,耶羅波安做的第一件事是修築防禦工事,他加固(建造)了兩座大城。
12:27-28 兩個金牛犢,耶羅波安擔心,由於耶和華的殿在耶路撒冷,北方的以色列人會因此重回羅波安那裏,於是他建立了自己的敬拜制度,核心就是這兩隻金牛轉。他向百姓說的這番話,以色列人哪……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其中的 “神” 是複數。這話和當年百姓拜亞倫造的中轉時所說的話幾乎一模一樣(出32:4)。這些牛像絕不能用來代表上帝,因為摩西律法要求人清楚地區分創造主和受造物。將中像作為別神的代表來敬拜,更加不可接受,這是模糊上帝和別神的區別。14:15清楚表明這種模糊已經發生(見注)。迦南萬神殿的主神伊勒,在亞。述烏加列的古代文獻中常被稱為 “公牛”,它兒子巴力哈達(在《聖經》中稱為巴力)的形象也是一隻公牛。在蘇美爾和阿卡德文獻中,公牛還與敬拜月神況有關,在埃及文獻中,公牛與敬拜主神太陽神亞蒙拉有關。在撒瑪利亞北部的一座小山上,發現了一個大約主前1200年的祭祀場所。遺址內有一尊公牛像,它的生殖器輪廓分明,代表多產和能力。當時的人大概就在這類高地上祭拜巴力。士6:25表明,那時以色列人確實舉行過拜巴力的儀式。
12:29-33 為了抗衡耶路撒冷,耶羅波安在他自己的地界內建起幾個敬拜中心,一個在最北面(但),另一個在最南面(伯特利)。這表明,《列王紀》作者最擔憂的 “邱壇” 已經蔓延開來(見3:2)。在作者看來,伯特利的聖所比較重要,因為耶羅波安在這裏花費了大量精力來建立他自己的新敬拜制度。他在這裏的高地建殿,指派不是由上帝分別出來的祭司在殿中事奉,並且設立一個中心節期,時間是在希伯來曆的八月,與七月在耶路撒冷慶祝的住棚節相抗(參8:2;利23:33-43)。亞倫也曾經私自制造金牛續,建造築壇,並在他私自所定的日子宣告守節(參出32:5),在那次慶典中,利未人同樣沒有參與(出32:26)。這是假敬拜,《列王紀》的後文將會時常提到耶羅波安帶領百姓這樣做的罪行(如:15:26、34,16:26)。這種假敬拜是以色列人所犯的典型罪行,最終導致百姓被擄到異邦(王下1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