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 列王紀上 12:33~13:34 (2.9.11)

Study 11 1 King 12:33~13:34 (2.9.11)

研經題目:

1. 耶羅波安的品性中根本的缺點是什麼,而神又如何憑著自己的慈愛設法將他所採取之方針的愚昧指示給他看呢?參十二33~十三10。

2. 有什麼懲罰臨到那個從猶大來的「神人」身上,而且是為了什麼原因呢?比較廿36,並且與我們的主在太十六22、23裏面所表現的堅定作一對比。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3:1-34 從猶大來的神人。耶羅波安站在伯特利新殿的祭壇前,就像所羅門曾經站在耶路撒冷的祭壇前(8:22)一樣。但是,因為這殿本身就不合上帝的心意,所以在作者的記述中,他沒有機會開口說話。

13:1-34 先知嚴厲的斥責。一位猶大來的先知斥責以色列拜偶像,但他自己也因違背神而遭懲罰,此人被一位以色列先知證實是神人。但耶羅波安不理會這人的警告,繼續任用不合資格的人做祭司,招致他受更大的懲罰。這段經文不單教訓最初的讀者,以色列因拜偶像而被放逐是罪有應得,同時也警告猶大民眾,不要以為自己可以不服從神的指示。(FSB)

13:1-10 本章詳述了一個神人與耶羅波安的對峙,可以分為兩幕。王上13:1-10和13:11-34。本章展示了不同人物對耶和華話語的反應,以及他們不順服的後果。(FSB)

13:2 這個關於未來的王約西亞的預言,指出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北國以色列的所有王朝都會終結,只有大衛家存留下來,伯特利的壇也會被拆毀(王下22:1~23:30)。

13:3-5 當時離約西亞作王還很遙遠,但神人先設了一個預兆,並且應驗了,表明他所說的話是真實的:這壇必破裂,壇上的灰必傾撒。上帝彰顯祂的能力,強有力地陳明一個真理,上帝不會因為耶羅波安建立了一種新的敬拜制度,就受他掌控。同樣,上帝的先知也不會受王的掌控。王的伸出去下令抓他,上帝的審判立時臨到,王的手就不能彎回

13:7-32 耶羅波安邀請神人吃飯,並要給他賞賜,企圖收買他,也許指望能撤銷祭壇上的詛咒。住在伯特利的老先知發出邀請(15節),相信也是同樣的意圖,想要阻止伯特利滅亡的結局;另外,如果第2節所述猶大神人的話應驗,那麼他自己的墓也要被毀(見32節)。這位神人的墮落,關鍵在於他沒有遵行上帝對他旅程的明確指示(9、17節)。他應該直接去伯特利,然後直接回來,甚至不可停下來,並且要改變回來的路線,免得被人輕易發現,導致任務失敗(他不應該……原路回來)。不順服導致他慘死,他在路上遇到一頭獅子,並且被獅子咬死(23-25節)。那是一頭上帝差遣的獅子,完全不像普通獅子的舉動(獅子卻沒有吃屍身,也沒有抓傷驢,28節)。真預言所宣告的審判必然成就,就算是先知,若不順服,遭遇也相同。伯特利必將被毀(32節),並且在整個撒瑪利亞,以伯特利為中心的其他所有邱壇之殿,也都將被推毀。“撒瑪利亞” 在這裏泛指亞哈的父親暗利管轄(16:24)的土地,都城設在撒瑪利亞。

13:33-34 仍不離開他的惡道……立為……祭司,希伯來原文直譯作:“並不回頭離開他的惡道,而是回來將……立為祭司”,動詞shub(“回”)在前文多次出現(16、18、19、20、22、23、26、29節),尤其是9、10、17節中的詞組 “從原路回來”。神人得到囑咐,不能從原路返回猶大,但他半道折回,去了老先知的家(19、22節)。結果上帝的審判臨到他,他活著跟老先知 “回來”(18、20、23、26節),卻最終由人把他的屍體馱回去(29節)。耶羅波安也是如此,他重蹈覆轍,最終走向徹底毀滅(34節)。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