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 約翰福音 4:1~26 (2.9.26)

Study 7 John 4:1~26 (2.9.26)

研經題目:

1. 我們的主所指的「活水」是什麼意思呢(10節)?當祂已經喚起了那婦人對於活水的願望時,祂為什麼沒有立即答應她的請求呢?在祂能這樣做以前,什麼是必要的呢?

2. 試探索耶穌用來使那婦人感到本身需要救恩,並指示她向祂來尋求的一系列步驟。我們從這件事可以學到什麼,好幫助我們設法帶領別人到耶穌面前來呢?

3. 在19~20節裏面那婦人是在規避作個人的反應之要求嗎?今日那些自命是遵照正確形式之崇拜而藉此規避神的要求的人,耶穌的答覆怎樣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呢?所有的人都必須到哪裏尋求救恩呢?

注:

20節。「這山」:就是基利心山,撒瑪利亞人曾在那裏建過聖殿。那一座殿已被毀,但是撒瑪利亞1仍以該地為聖。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4:4 耶穌必須經過這條路,是出於地理上的考慮(這是最短的路線)。但這個短語也可以表示,耶穌的行程要服從上帝主權的計劃。“必須” 希臘原文是dei,意為 “必要”,在本書的其他地方,如3:7、14、30,9:4,10:16,12:34,20:9,通常表示從上帝而來的要求。撒瑪利亞人是混血種族,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通婚的後代,為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所蔑視(見路10:33,17:16;約8:48;另見王下17:24-31記載,主前722年,亞述王將外邦人遷移到撒瑪利亞。久而久之,他們與留居那地的一些猶太人通婚),另見約4:20-21注。經過撒瑪利亞,是旅人從猶太到加利利常選的路線,然而嚴謹的猶太人為了避免沾染污穢,往往會繞過撒瑪利亞,寧可選更遠的路程,即渡過約旦河,然後從河東邊繞行。在這個猶太和加利利之間的地區,許多居民是舊約時代北國以色列的後裔。撒瑪利亞人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殖民者通婚,在猶太人看來,這些撒瑪利亞人已經完全被非猶太文化同化。撒瑪利亞人有自己版本的摩西五經,在基利心山上有自己的聖殿(見4:20),還有他們自己編寫的以色列歷史。同他們的重要歷史典籍一樣,他們摩西五經的希伯來文抄本和亞蘭文《他爾根譯本》至今尚存。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的關係經常很緊張。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記載,第1世紀革老丟在位期間,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發生激烈衝突,羅馬出兵平定,並把其中許多叛亂者釘死(《猶太戰記》2.232-246)。

4:5 一般認為,這個敘加村莊就是坐落在以巴路山坡的阿斯卡爾,距離雅各井大約12公里。這一帶有一些羅馬時期的古墓。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故事出自48:21-22和書24:32。這兩處經文記載,雅各把示劍的土地賜給他兒子約瑟。這塊地是雅各從哈抹的子孫買來的(創33:18-19),約瑟後來被埋葬於此(出13:19;書24:32)。

4:6 雅各井,這口井大概位於今天的納布盧斯,在羅馬時期,這地方稱為非拉維亞·尼亞波利。在《舊約》中名叫示劍。這井曾經被拱石蓋住,上面建造了一座拜占庭(第4-7世紀)式的教堂。可能因井裏有瓦礫堆積之故,多年來,測量井的深度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但按11節描述,井相當深。該井位於古代交通要道交界處和傳統聖地約瑟墓附近。耶穌走路困乏,凸顯祂完全的人性(另見11:35,19:28)。雖然按照耶穌的神性,祂是無所不能的(參1:3、10),但就耶穌的人性而言,祂也會疲乏困倦。午正指正午(參《和修》),此時應該很熱,是休息時間。旅人會感到口渴。婦女通常會在比較涼快的早晨或傍晚去打水(創24:1;參29:7-8),但這個生活不檢點的婦女卻在沒有人會在井旁的時候來打水。

4:7 耶穌主動與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談話,這個驚人之舉打破了文化和傳統,表明耶穌渴望拯救失喪的人。

4:9 約翰指出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是為了向巴勒斯坦地區以外的讀者解釋,在許多猶太人看來,撒瑪利亞人一直是不潔淨的。因此人若喝了這婦人水罐裏的水,他就變成在禮儀上不潔淨。這個短語中的 “來往” 也有 “分享使用(物品)” 這個更具體的意思。

4:10 耶穌關於活水的話,再次運用一語雙關(見以下經文注釋:3:14,8:24,11:50-51,19:19,另參3:7-8)。“活水” 字面意為 “新鮮的泉水”(創26:19;利14:6),但約7:38-39表明這 “活水” 是指聖靈住在信徒裏面(參耶2:13;結47:1-6;亞14:8;另參賽12:3)。

4:11 這口現在仍深逾1米,當時很可能更深一些。

4:12 婦人提到我們的祖宗雅各,表明她和她的族人仍然認為他們是雅各(以色列,創32:28)真正的後裔。婦人顯然不明白耶穌是誰,不然她就會明白耶穌甚至比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宗雅各還大(見創49:1-28)。

4:14 我所賜的水,就是10節提到的 “活水”,在7:37-39表明那是聖靈住在信徒裏面。永遠不渴。人靈裏那種最深切渴求認識上帝的饑渴,將會奇妙地得到永遠的滿足。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使人想起賽12:3(另見賽44:3,55:1-3)。

4:15與尼哥底母一樣(見3:4),婦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耶穌的話,因而誤會了祂的意思。在本書中,耶穌經常用物質世界的有形事物(出生、水、食物、祂的身體,光),來教導關於看不見的屬靈世界的事情(見1678頁表)。

4:17 沒有丈夫,嚴格地講,婦人說的是真話,但她直率的回答很可能是想結束這個話題。然而,耶穌洲有憐憫地對婦人循循善誘,使她認識到自己的罪,並向婦人揭示他全然知悉她的生活。

4:18 婦人曾經有五個丈夫,他們或是死了,或是把她休了。當耶穌說,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祂的意思是,她和一個男人只是在一起生活,並沒有構成婚姻關係,婚姻必需得到正式認可並舉行公開的儀式。男女雙方在婚禮上彼此承諾承擔婚姻的責任,會眾正式認可他們所締結的婚姻,這才是真正的婚姻的開始(見2:1;另見歌3:11;瑪2:14;太9:15)。婚前性關係無疑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創38:24;出22:16;申22:13-29;太15:19;約8:41;徒15:20;林前6:18,7:2、9;帖前4:3;參林後11:2的比喻)。

4:20-21 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在舊約背景中,基利心山(申11:29,27:12)是宣告守約將蒙上帝賜福的地方。撒瑪利亞人根據自己版本(見4:4注)的摩西五經(申27:4),指定基利心山(而不是以巴路山)為祭壇的所在地,並在這山上建造了他們的聖殿。當婦人提到在基利心山上 “禮拜”(《和修》“敬拜”)的“祖宗”,她很可能包括了亞伯拉罕(創12:7)和雅各(創33:18-20),因為他們曾在那地區築過祭壇。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記載,基利心山上有一座撒瑪利亞人的聖殿(《猶太古史》11.310,346-347,12.257-264;參《次經·馬加比傳下》6:2),該殿在哈斯摩尼王約翰·許爾堪在位期間(主前134~主前104年)被毀。有些人認為該殿就是那個坐落在山的北坡、建於希臘時期的巨大建築物,該建築物建在特勒拉斯上面,是用未曾切削過的石頭建成的。但許多人認為,該殿更有可能是在山頂上那座古舊的拜占庭(第4-7世紀)式教堂下麵。儘管這座聖殿被毀了,但撒瑪利亞人仍在基利心山上獻祭敬拜,甚至持續到現代。

4:21 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耶穌開創了新時代,人們不必拘泥到某城一個有形的聖殿中去敬拜上帝,而可以在任何地方敬拜,因為聖靈將住在他們裏面,所以上帝在各處的子民將成為上帝居住的新聖殿(參林前3:16-17;弗2:19-22)。

4:22 你們,指 “你們撒瑪利亞人”。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耶穌這樣說是把自己視為猶太人。這節經文表明本書不是反猶太人的。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指講論救恩的整本《舊約》是從猶太人出來的,彌賽亞自己也是從猶太人,而不是從撒瑪利亞人或其他外邦人出來的。

4:24 上帝是個靈(《和修》“上帝是靈”),意即上帝不是由任何物質構成的,沒有物質的形體,但祂有更奇妙的存在方式,即無所不在。因此敬拜並不限於某一個地方(21節)。上帝不是憑感官可以感知的(參3:6、8),但祂大有能力,創造了世界(參1:1-3:10,17:5)。因為 “上帝是靈”,所以以色列人不可像他們周圍的民族那樣,按照任何受造物的形像鑄造偶像(20:4)。

4:25-26 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見1:38注。耶穌很少直接表明自己是彌賽亞(見1:41注),因為大多數人會以為祂來是要立刻帶來政治上的解放。但現在到了遠離猶太教中心的撒瑪利亞,祂就改變了行為方式。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