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5 約翰福音 17 (2) (2.11.9)

Study 35 John 17(第二次查考) (2.11.9)

研經題目:

1. 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怎樣?關於世界上的人,我們自己應當怎樣為他們禱告呢?

2. 20~23節。主是否為所有宗派之基督教會的聯合,正如合一運動的情形一樣而禱告呢?祂禱告的目標是什麼?這目標更完全的實現是什麼意思呢?

3. 請注意在這段經文中,父和子的「道」或「話」的重大意義。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7:1-26 在最後的禱告中,耶穌向差遣祂的天父陳述祂在世上使命的完成情況。祂先為自己禱告(1-5節),接著為門徒禱告(6-19節),最後為將來的信徒禱告(20-26節)。

17:1 耶穌舉目望天,望天是常見的禱告姿勢(參詩123:7;可7:34;路18:13)。時候到了,見2:4注,7:30注。在禱告的開頭,耶穌祈求願你榮耀你的兒子,暗示耶穌宣告祂的神性,因為《舊約》明言,上帝不會把屬於祂的榮耀歸給別人(如:賽42:8,48:1;關於耶穌是受差遣的兒子,另見約3:16-18)。本書一貫的信息是,上帝在基督被釘十字架這件事上特別得榮耀。

17:2-3 永生源於認識上帝和祂所差來的兒子(參1:4,5:26,20:31)。認識上帝不單是在理性上認識祂,也必須在生活中與祂相交。認識你意味著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包括從個人的層面真正認識祂。上帝是獨一的真神,是申6:4所高舉持定的(參約5:44;約壹5:20)。耶穌是天父所差來、祂 “獨特的” 兒子(參約1:14、18,3:16、18),是通往上帝的唯一道路(14:6)。

17:2 天父賜給耶穌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參5:27),這標誌著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參賽9:6-7;但7:13-14;另見太11:27,28:18)。“凡有血氣的”(《和修》“凡血肉之軀的”),意即全人類。

17:5 耶穌再次宣稱,未有世界以先(或 “世界存在以前”),祂就存在(參1:1、14,3:13,6:62,8:58,16:28,17:24)。這暗示物質世界不是永恆的,而是上帝所創造的;在上帝創造之前,沒有任何物質存在,但上帝以聖父、聖子、聖靈的位格永存。耶穌在這裏說,在創世以前,聖父和聖子共享榮耀,並暗示自古以來,三位一體上帝的各個位格互相榮耀。

17:6 耶穌通過自己顯明上帝的,使人藉著祂整個位格(包括祂的話語和工作)來認識聖父(參1:18,8:19、27,10:38,12:45,14:9-11)。

神的名體現出祂的屬性;將神的名顯明、啟示出來,就是將神的屬性顯明出來。我們很難不看出這是暗指出埃及記三章13-15節所說的。有些人認為這裏是指神的某個特殊的“名”,例如“我是”(八58),“我就是祂”,或者 “父”。但我們不必在其中作選擇。耶穌將神的名顯明出來,是與祂將不能被人看見的神“表明”(一18;直譯作“解釋”)出來是同時發生的,這應驗了聖經的預言,“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賽五十二6)。–見卡森著,約翰福音注釋。

17:9 你所賜給我的人,指已經相信或將會相信基督的人(見2、6、12節;另見6:37、39,10:29)。

17:11 我不在世上,見16:28注。聖父中的 “聖” 呼應利11:44上帝的絕對聖潔(參詩71:22,111:9;賽6:3)。這是《新約》中唯一一次這樣稱呼三位一體上帝的第一位格。保守他們,耶穌求父保守那些特別賜給祂的人,保守他們自始至終不會否認基督。這是耶穌親自為祂的門徒祈求,所以祂的禱告一定會蒙應允。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耶穌表示,這種深切的合一是真信徒之間應有的表現。正如之後的經文所顯示的(從本節到17:26),這種合一反映了聖父和聖子永遠的合一(11節),即有共同的心思和目標,無條件地彼此相愛,全面而親密無間地合作完成使命。這種合一經久不衰,在聖父和聖子的關係中得以體現,也是耶穌自己的事工的特徵。這樣的合一是耶穌主動 “保守”(12、15節)和 “護衛”(12節)的結果,它有以下特點:(1) 使信徒滿懷喜樂(13節,另見3:29,15:11,16:24;約壹1:4);(2) 扎根在上帝的真道之上(17:14、17、20);(3) 包含了“成聖”,即為了事奉而分別為聖(17、19節);(4) 成為對世人的見證,使 “世人可以信”(21節);(5) 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24節);(6) 使信徒經歷上帝住在我們裏面的愛和基督的同在(26節)。這種合一是大祭司耶穌禱告的核心內容,它不是指組織上或架構上的合一,而是兼容並蓄的關係,使信徒互相聯結,也和他們的主聯結在一起。這種合一只有藉著聖父、聖子、聖靈的重生和成聖工作才能實現。雖然基督徒個人和教會整體往住無法達到主所要求的那種完全的合一,但即使只是部分實現這樣的合一(絕不是以犧牲真理或聖潔作為代價,7節),也總會帶來深層的喜樂(13節),向世人有力地作見證(21、23節)並彰顯上帝的榮耀(22節)。

17:11b 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這個基本祈求有兩種理解方式:「求你因你……的名保守他們」,這個短語可以是「憑藉」的用法(即「藉著你的名」),修飾「保守」,如此,這個祈求的意思就是「藉著你的名保守他們」。支持這個解釋的,是神的名在《舊約》中的一些經文,例如:「神啊,求你以你的名救我,憑你的大能為我伸冤」(詩五十四1)。平行句說明神的名不僅代表神的屬性的彰顯,也代表祂的大能(另參詩篇廿1;箴十八19)。

另一種解釋是「位置」用法(「在你的名裏」),修飾「他們」。如此一來,這處經文就該譯為「保守他們在你的名裏」,即「保守他們向你忠心」,或「保守他們完全符合你的屬性」。

我們難以確定哪一種解釋才是正確的。布朗和其他人主張兩種解釋都可以。但上下文比較支持第二種解釋。下一個子句「你所賜給我的」比較符合第二種解釋,過於第一種。

如果這個有爭議的子句中的「你的名」是指神的大能,那麼「你所賜給我的名」必然多多少少含有「你所賜給我的大能」的含義。那就表示耶穌在求父,用父所已經賜給耶穌的大能保守祂的門徒。這裏所使用的比較標準,恰恰與我們在第四卷福音書裏所預期的相反:耶穌倚靠祂的父,祂的大能是父賜給祂的,也是由父的大能來衡量的(如:五19起),而不是反過來。此外,「名」的用法,與它在第6~8節的用法並不一致。

相比之下,如果「在你的名裏」是位置用法,修飾「他們」,那麼神的「名」就是它最常見的含義,指神的屬性的啟示,而「你所賜給我的名」,就表示神已經在耶穌裏將祂自己做了最高的啟示了。這不單是這卷福音書的一個首要主題(一18、十四9),也完全適合第6~8節,「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

17:12 ,見5:43注。應驗,甚至猶大出賣主也是應驗《聖經》的話,主要是詩41:9(在13:18,耶穌曾使用這節經文,參注釋)。應驗在猶大身上的其他經文是詩69:25和109:8(徒1:20引用了這兩處經文)。

17:14 你的道不是指《舊約》,而是指耶穌自己的教導,廣義而言指祂的整個生命,耶穌本身就是上帝的道的彰顯(1:1、14)。世界又恨他們,見15:19注。

17:15 當上帝的百姓遇到艱難,他們有時可能會希望被帶離開世界(見民11:15;王上19:4;拿4:3、8),但耶穌不求這樣。儘管困難,信徒今世也不應遁世隱居,而要留在世界上,繼續影響這個世界朝向美善。保守他們,耶穌在此重複祂禱告的中心內容(見17:11)。耶穌祈求上帝保守屬祂的人脫離那惡者,也就是攻擊他們、破壞他們生活和事工的撒但。希臘原文ek tou porērou也有 “脫離罪惡”(見《和》注)的意思。希臘文名詞表達抽象的意義時,通常會加一個定冠詞。這樣看來,這禱告也可能是祈求信徒的生活和事工不被撒但或其他罪惡所勝過,也祈求上帝保守他們不要作惡(見約壹5:19)。

17:16 信基督的人不屬世界,意即他們有著和世界完全不同的性質(見3:3-8),包括內心所渴慕的事不同,根本目標不同,以及最終所事奉的神不同。基督徒 “入世而不屬世” 這句人們常用的話,雖然在《聖經》中找不到出處,但其觀念卻是正確的,它源於17:15-16。

17:17 使他們成聖,基督徒的成聖歷程是一生之久的,涉及關係的層面(分別為聖,不行惡事,不受罪惡影響),和道德的層面(在態度、思想、行為上越來越聖潔,道德越來越純全)。成聖是用真理(原文或譯:在真理裏面)達成的,也就是說,基督徒在面對上帝、面對自己、面對世人時,相信 “真理”,遵照 “真理” 來思想和生活。這真理包含在整本《聖經》裏,因為耶穌說你的道就是真理。令人訝異的是,這裏的 “真理” 在希臘原文中不是形容詞(意即 “你的道是真的”),而是名詞(alētheia,“真理”),其含義是,上帝的話語不僅僅是符合一些所謂 “真理” 的外在標準,而是它本身就是真理。上帝的話語是真理的具體體現,是真理的標準,所有其他的事物都必須用它來試驗和衡量。

17:18 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大概指耶穌剛剛對門徒說的那些教導。根據耶穌的教導,門徒將繼續留在世上,向世人傳道,為天國結果子(見13:16、20、35,14:12-13、26,15:2、5、8、16、20、27,16:2、8、33)。在20:21那裏,耶穌會更加正式地宣告差遣他們;在升天前,耶穌又重申那個大使命(太28:19-20;關於時間,另見徒1:4、8)。

17:20-26 耶穌不單為祂自己(1-5節)和門徒(6-19節)禱告,如今祂也為將來要信我的人禱告。耶穌在禱告中所關注的是跟從祂的人的合一(21-23節)和愛心(26節)。上帝合一的子民這個異象,在10:16和11:52已有提及。信徒的合一是他們在上帝裏面聯合的結果(參10:38,14:10-11、20、23,15:4-5)。他們一旦合一,就能為耶穌真正的身份作見證:祂就是上帝差來的那一位。

17:21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關於耶穌祈求的合一,以及祂對屬祂的人的計劃,見17:11 注(參22節)。在我們裏面,指與上帝在靈性上的聯合,以及因這聯合而與上帝建立的相交關係。

17:22  榮耀大概指耶穌在祂生命中所彰顯的上帝完美的屬性(見1:14)。耶穌把它賜給所有信徒(見17:20):祂以自己的整個生命彰顯了上帝的榮耀,並將此傳遞給跟從祂的人。如今基督徒在他們的生活中效法基督,彰顯上帝的偉大。

17:23 天父對信徒的愛和祂對耶穌基督的愛等量齊觀。

17:24 這節經文道出了救恩的整體目的。我們現在就可以初嘗救恩的滋味,但救恩的圓滿完成是超越現世的。看見希臘原文是theōreō,意為 “持續、專注地觀察”,也有進入和經歷一些事情的含義。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這暗示,三一真神三個位格之間的愛和互動,並非始於某一個時間點,而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參5節)。

17:25 《舊約》教導上帝是公義和公平的(如:詩116:5,119:137;耶12:1)。雖然耶穌即將被出賣,以無罪之身代人受苦,但祂仍然斷言祂的父上帝是公義的。

17:26 你的名,見5:43注。我也在他們裏面,這個短語充滿了聖約的色彩(參14:20,17:23):在西奈山頒佈律法之後,上帝就住在以色列民的會幕中(出40:34)。在以色列民前往應許之地的路上,上帝常向他們保證祂必在他們中間(出29:45-46;申7:21,23:14)。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