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7 Isaiah 29:1~30:17 (2.12.3)

研經題目:
1. 廿九9~16。百姓在屬靈方面盲目,並且缺乏屬靈的辨識力的原因是些什麼?他們且在哪些方面表現出來呢?是什麼促成17~22節在屬靈方面的這種改變的呢?參18\24節。
2. 以賽亞根據哪些不同的理由,勸他的聽眾應當依賴神而不依賴埃及呢?試在卅8~17裏面探索出這兩方面個別的後果。
3. 請注意耶路撒冷在廿九2~4裏面極度的悲慘,與她在廿九5~9裏面的完全勝利之間的對比。我們遭遇嚴重試煉時,這一點可以怎樣鼓勵我們呢?
注:
廿九1~8。「亞利伊勒」是耶路撒冷的別名。它的意思可能是「神的獅子」,或者更可能如這裏所說的,是指「神的爐」(見有旁注之修正譯本)。耶路撒冷將成為祭壇的爐,被許多祭牲的血濕透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9:1-14 大衛安營的城。上帝既會懲罰也會拯救耶路撒冷,雖然假冒為善的耶路撒冷百姓試圖藉著虛偽的敬拜來操控祂。
29:1-14 大衛的城有禍了。這段信息由兩部分組成:第1-8節承諾審判和救贖,第9-14節回顧了28:1-13節的主題:沒有能力明白神所說的,以及這種失敗所帶來的嚴酷後果。(BTSB)
29:1-8 神聖戰士征服並保存祂的百姓。
29:1 哎(《和修》“禍哉”),見28:1注。亞利伊勒,亞利伊勒(即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出於極大的悲哀和憐憫,先知重複發出呼喊。“亞利伊勒”(希伯來原文‘Ari‘el)的準確含義不明,根據這裏的上下文,似乎是 “壇上的供台”(結43:15-16)之意,因為耶路撒冷是獻祭的地方,祭司焚燒祭物以平息上帝對罪的忿怒。然而,如果 “亞利伊勒” 意指 “上帝的獅子” 或 “勇士”(撒下23:20),則是以諷刺的口吻提示這城先前的榮華。年上加年,暗示他們每年舉行敬拜節慶的輕浮無益(參1:11-15)。
29:2 上帝將藉著亞述人使亞利伊勒困難,這裏只是附帶提到亞述。耶路撒冷面對上帝,我卻仍以他為亞利伊勒,這地就像是上帝的怒火燃燒之處。
29:4 他們歡騰的節慶將變成悲哀的低語。
29:5-8 見37:36-38。這事必頃刻之間忽然臨到。萬軍之耶和華……,他們冗長乏味、空洞虛浮的敬拜,與他們宣稱拜的那位積極行動的上帝,形成頗具諷刺意味的對比。當上帝使列國無用,列國就變成虛幻(29:7-8)。那位能夠圍困(1-4節)和保衛(5-8節)祂百姓的大能上帝,對他們來說,竟是令人生厭的敬拜對象。他們需要猛然醒悟過來。
29:9-14 對於所有不想看見上帝威榮的人,上帝就索性使他們看不見。
29:9-10 你們等候驚奇吧,以賽亞看到他那個世代的人已被迷惑,就放棄他們。他們不認識上帝,這就是上帝對他們的審判(參申28:28-29,29:2-4;賽6:9-10,30:9-10,63:17,64:7;羅1:28,11:7-8)。
29:11-12 對於上帝藉著以賽亞啟示的信息,猶大無動於衷(參28:13)。
29:13-14 用嘴唇尊敬我,如果表面上看似合宜的敬拜,在實際上是要躲避上帝,那就是對上帝的冒犯(這是耶穌在太15:8-9引用13節的原因)。但是上帝不會對此無動於衷。奇妙的事(神蹟奇事),即使人運用巧計不理會上帝,上帝統管一切的權能仍必成就祂自己的心意(參林前11:19)。
29:15-24 那些顛倒事情的人。上帝將按照祂所應許的,像窯匠一樣重新陶造世界。
29:15-24 試圖向耶和華隱瞞他們的計劃的人有禍了。這個信息有兩個部分:(1) 以賽亞譴責拒絕相信耶和華和計劃與埃及結盟的行為(第15-16節;見30:1-2,31:1)。(2) 但上帝應許祂將保衛祂的子民,與埃及結盟是不必要的,也是徒勞的(第17-24節)。(BTSB)
29:15-16 禍哉,見28:1注。猶大領袖不但沒有表現出因信靠上帝而有的坦蕩,反而淪落到暗中耍手段的地步。對他們來說,至高的上帝已名存實亡。關於窯匠和泥的比喻(29:16),參43:1,45:9,64:8;羅9:20。
29:17-21 儘管人不相信,但是上帝仍然計劃改變世界的道德秩序。18-21節解釋了17節的比喻。基督的福音是上帝成就這個改變的方法(參61:1-3)。
29:22-24 儘管百姓屢屢失敗,上帝仍必信守祂賜給亞伯拉罕後裔的應許,亞伯拉罕自己也需要救贖(參書24:1-3、14-15)。注意,23節的敬畏將取代13節的空洞敬拜,24節的坦白將取代15節的鬼祟,每個陷在混亂中的教會都盼望這樣。
30:1-33 偏行己路的悖逆兒女。雖然百姓不忠心,但上帝仍然是信實可靠的。
30:1-33 頑梗之民有禍了。與上一則信息一樣,這則信息分為審判(1-18節)和救贖(19-33節)。審判是因為百姓相信埃及(第2節),而不信耶和華(第15節)。拯救的到來是因為耶和華會“因你哀求的聲音施恩給你!”(第19節)。 救恩應許的比例在本段經文中不斷增加(見28:1~33:24的注釋)。(BTSB)
30:1-18 這個審判信息有兩部分:相信埃及是徒勞的(1- 7節),不相信耶和華是愚蠢的(8- 18節)。(BTSB)
30:1-7 猶大依靠埃及這個無用的盟國。埃及考慮到自己的利益,試圖把猶大當作防備亞述進攻的緩衝。
30:1 禍哉,見28:1注。結盟,猶大在亞述的威脅下,與埃及談判簽訂防禦條約(參36:6)。上帝已經應許要保護祂的百姓,而依靠埃及只會帶來死亡(參28:14-15)。他們同謀,卻不由於我,上帝責備百姓,他們制訂和執行自己的計劃,而不順服和執行上帝向他們啟示的計劃。這種不信和不順服的結果,必定是 “羞恥凌辱”(30:5)。拒絕上帝的計劃,就是拒絕上帝自己,因此會招致祂的審判。罪上加罪,一旦丟棄對上帝的真實信靠,各種罪惡就將接踵而至。
30:2 起身下埃及去,猶大使臣前往埃及,收買埃及的保護。諷刺的是,他們又回到原本壓迫他們的人那裏,走回頭路(參出1:8-22)。
30:4 瑣安……哈內斯,這是埃及的兩座城邑。
30:6-7 以賽亞以帶著諷刺的嚴肅口吻,嘲笑猶大使臣帶著重金去埃及宮廷。路途的危險和艱難、收買的價銀,以及令人失望的結果都表明這個計劃很愚蠢。坐而不動的拉哈伯,關於 “拉哈伯” 在詩歌體中用來指埃及,見詩87:4;關於審判埃及的另一個神諭,見結29:3。埃及就像一隻伏在尼羅河中的怪獸一樣,外貌看似威武,其實只是坐著不動。
30:8-17 猶大寧願依靠虛幻,上帝將猶大比作搖搖欲墜的高牆。
30:8 寫在,上帝指示以賽亞記下關於埃及援助的信息,以傳留後世(參8:16)。以賽亞的事奉將使後來的世代得益。
30:9-12 以賽亞那一代的猶大人害怕亞述入侵。先知明白,他們真正的威脅是他們不願意聆聽上帝拯救的話語。柔和的話……虛幻的事,關於假先知在猶大深受歡迎,見耶16:13-14,8:11,14:13-14,23:17;結13:10-16;彌2:6-11,3:5、11。百姓寧願聽到虛假的保證。在更深的層次上,他們是棄絕 “以色列的聖者”。所以,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被百姓離棄的那一位仍在向他們說話。
30:13-14 故此,繼續12節的 “所以……因為”。好像將要破裂……的高牆,以賽亞將埃及的保護比作一堵正在承受重壓、隨時都可能坍塌的牆壁。好像把窯匠的瓦器打碎,埃及提供援助的承諾將被打得粉碎。外表可以使人上當受騙。
30:15-17 以賽亞說明事情的關鍵。憑著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的權柄,先知揭示猶大得力的秘訣:在乎歸回(或悔改)和安息……在……平靜安穩(“安穩” 原文直譯:信靠),這是得勝和平安的正路。但是,從百姓拒絕這具體的信息可以清楚看出(參28:12),他們漫不經心、不願聆聽上帝話語的態度(9節)。我們要騎馬奔走,百姓拒絕上帝的拯救,自行採取軍事行動,然而上帝必定挫敗他們的行動(參利26:7-8;申32:30;書23:10)。好像……旗杆,見1:7-8,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