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8 以賽亞書 30:18~32:20 (2.12.4)

Study 18 Isaiah 30:18~32:20 (2.12.4)

研經題目:

1. 神應許祂的百姓在受試煉之後會享受什麼福氣呢?比較卅18~29;卅二1~8,15~20;對於我們來說,要賜下一個教師的應許已怎樣應驗在基督身上呢?關於這一點,請查考約十四26;十六13。我們對聖靈的提示的反應敏感嗎(卅21)?

2. 許多人倚靠埃及,因為她的勢力似乎很強大(卅一1)。與對耶和華的倚靠比較起來,以賽亞在這裏怎樣證明這件事的愚昧呢?

注:

1. 卅25、26。這是對新時代所蒙受的福氣作詩意的描寫,要作象徵的解釋,表明神的預備的豐盛。至於「在……高台倒塌的時候」這一句話,請比較2:11~17。

2. 卅27~33。請注意想像之隱喻的豐富——有風暴、洪水和嚼環。32節的意思不甚清楚。Moffatt將它譯作:「祂用仗把他們打下來響出悅耳的音樂。」「陀斐特」是耶路撒冷城外欣嫩子穀的別名,人在那裏舉行邪惡的祭儀,以人為祭牲獻給假神摩洛。其一原來的意義似乎是「火場」(fire place)的意思,而且以賽亞表現神已經為(亞述)王預備了這樣的地方,以作大規模的毀滅之用。在希伯來原文中具有雙關的意義,因為希伯來的「王」字是melek(與摩洛Molech的發音相同)。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0:19-33 儘管即將到來的日子可能是”艱難“(第20節),但它將是一個百姓清楚聽見神的話語的日子(第21- 22節)。因此,他們將丟棄舊偶像(參見17:8;27:9)。此外,自然界將對以色列的救贖作出巨大的回應(第23-26節)。最後,耶和華將轉向祂子民的敵人,”像漲溢的河水“(第28節),把他們扔進為他們準備的”陀斐特“(第33節;意譯作”火坑“)(第27-33節)。(BTSB)

30:18-26 上帝應許百姓最終得享豐盛,除去偶像。

30:18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注意這裏令人驚歎的恩典邏輯:上帝的百姓離棄祂,為要尋求虛假的拯救(1-17節);因此,上帝施恩給他們(18節)。但上帝等候,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上帝,祂知道成就自己心意的完美方法,採取行動的完美時機,以及喚醒猶大的完美管教過程。

30:20-21 你的教師,對比第9節。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對比11節。以賽亞預見新的約把律法內化在人的心裏(參耶31:31-34;結36:25-27),以及聖靈在人內心的指引(參羅8:14;加5:16、18、25)。

30:22 偶像,全心全意忠於上帝將完全取代外物的糾纏。

30:23-26 主必……,以賽亞描述長久期待的彌賽亞國度中的新秩序(參申28:1-14)。這段經文詳細的描述帶出榮耀的現實和滿溢的祝福。這個秩序是那麼的嶄新和不同,相信用詩歌體的語言才能充分表達,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這是榮耀且嶄新的彌賽亞秩序的詩歌體描述;然而,有些學者主張,這是按字面描寫嶄新的彌賽亞秩序。

30:26 醫治,見1:6,53:5,57:16-19,61:1;耶33:6;啟22:2。關於以為喻,見9:2,60:19;約8:12;啟21:23,22:5。

30:27-33 上帝應許立即介入,帶來一場歡樂的勝利。

30:27 耶和華的名,與31節 “耶和華的聲音” 和33節 “耶和華的氣” 對應。上帝基於自己的屬性而保存祂的百姓。從遠方與33節 “早已” 對應。上帝看似在遠方,但祂正在近處。審判似乎已經耽擱許久,但卻即將來到。燒起,見詩18:6-15和哈3:2-15。亞述和地上的每一個強權,都無法與上帝相比。

30:28-30 上帝介入,為祂的百姓公開地彰顯權能,因此百姓都樂意迎接祂的忿怒。

30:31 用杖擊打,見37:36-38。

30:32 耶和華必……交戰,交戰的不是毫無價值的埃及軍隊,而是上帝自己。祂的百姓只需要擊鼓彈琴來慶祝(參出15:19-21;撒上18:6-7)。

30:33上帝在歷史上的勝利,已預示祂最終的凱旋。陀斐特位於欣嫩子谷內(王下23:10),猶大人曾在這裏焚燒孩童為祭,這裏也是上帝毀滅仇敵的地方。,指亞述暴君,以及歷史上其他所有暴君。

31:1~32:20 下埃及求救的人。上帝呼籲祂的百姓不要再依靠人,而要回轉歸向祂;上帝應許將彌賽亞和祂的靈賜給他們。

31:1~32:20 倚靠埃及的人有禍了。與前面的信息一樣,本節包含一個開頭的審判預言(31:1-3),然後是一個救贖預言(31:4~32:20)。正如本段落的特點一樣,兩者之間的不相稱性比以前的神諭進一步增加(見28:1~33:24的注釋)。(BTSB)

31:1-5 這段經文對比埃及的無能與上帝的大能。

31:1 禍哉,見28:1注。下埃及求幫助,見28:15,29:15,30:1-7、16。甚多的……強壯的,猶大被表面現象矇騙(參詩147:10-11)。馬匹……車輛……馬兵,這些都是猶大盼望的軍事優勢,但已被上帝擊敗(參出14:5-28,15:2、4;申17:16;王上10:28-29;詩20:7;賽2:7,36:8-9)。

31:2 耶和華有智慧,祂必降災禍,猶大使臣以為自己很聰明,成功地獲得埃及的援助;他們以為藉此可以躲避災禍,但滿有智慧的上帝利用他們的計劃降下災禍。不反悔自己的話,上帝與世上的領袖不同,祂有完全的智慧,不需要根據新的情況來調整策略。

31:3 以賽亞強調屬靈盟友的優越性(參代下32:8;詩56:4,146:3-4;賽2:22,40:28-30;耶17:5-6)。一伸手,指輕而易舉。幫助人的,指埃及,受幫助的,指猶大。

31:4~32:20 拯救的信息。與埃及結盟是愚蠢的,不僅因為它會失敗,而且因為耶和華為祂的子民制定了輝煌的計劃。這個救恩的信息有四個部分:亞述將滅亡(31:4-9),真正的君王的啟示(32:1-8),對自滿的警告(32:9-15),以及聖靈的降臨(32:16-20)。(BTSB)

31:4-5 真正能幫助猶大的那一位,既像泰然自若的獅子蹲踞在捕得的獵物之上,又像大鳥氣定神閑地盤旋在巢窩之上。降臨與第1節 “下” 對應。

31:6-9 上帝的得勝本應使祂的百姓悔改。

31:6-7 深深地悖逆,先知必須告訴猶大,他們已經嚴重地背道。歸向祂,見30:15。偶像,見2:20。

31:8 見37:36-38。……並非人的刀,猶大不需要埃及的援助。

31:9 他的磐石,大概指亞述王,對比30:29的 “磐石” 和32:1的 “王”。,見6:6-7,33:14。亞述進攻耶路撒冷,恰如走進火爐。

32:1-20 彌賽亞君王治理那些生命已經被更新的百姓。

32:1 看哪,必有一王……行政,以賽亞預見彌賽亞的勝利(參7:14,9:2-7,11:1-10)。憑公義,不像背道的猶大領袖或擄掠成性的亞述王。首領,關於上帝百姓的理想領袖,見彼前5:1-4。

32:1-8 這揭示出真正的君王。言下之意,它嚴厲批評了猶大的領導。雖然它沒有特別提到希西家(見22:8-11的注釋),但它暗示審判延伸到國家的最高層。猶大的希望不在任何人類領袖身上,即使他個人可能是個好人(見38:1~39:8和注釋)。猶大的最終希望在於一位理想的君王和祂將帶來的人類轉變。(BTSB)

32:1-8 這系列六個“禍哉”咒語(見28:1-13的注釋)被一個在公義君王統治下的未來平靜景象打斷了。這一安排強調了耶路撒冷未來的拯救,以及如果他們像30:15和31:6中那樣回轉並悔改,就會有和平。(BTSB)

32:2 一人(原文直譯:每個人),彌賽亞絕不容忍無能或敗壞的領袖存在。上帝的百姓必永遠蒙護庇,脫離所有的威脅(參耶3:15,23:4)。

32:3-4 不僅有完美的王憑公義掌權,祂的臣民也必熱心回應上帝(參29:24)。

32:5-8 社會的理想狀態將被重新定義,只有真正高尚的人才得享聲望。

32:5  愚頑人,猶大領袖把上帝撇在一邊,這是愚頑人的做法(參7:10-12,28:14,29:14-16)

32:6 使饑餓的人無食可吃,以賽亞斥責猶大領袖,他們漠視自己所治理百姓的正當需要(參耶2:8,10:21,23:1)。

32:8以賽亞預見一個靠著上帝的恩典、由真正高尚的人治理的國度。高明人卻謀高明事(《和修》“君子卻圖謀高尚的事”),那些位高權重的 “高明人”,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給別人帶來益處,拓展上帝在地上的國度,來達至真正的高尚。

32:9-20 猶大的婦女——更關心她們的外表——在屬靈也迷失了方向(見3:16~4:1)。31:6中對悔改的呼召被再次強調,並超越了以色列的領導層而針對全體人民;悔改必須不僅僅是一個謙卑君王的單獨行為(見第1節的注釋)。荒涼的形象與未來的更新和拯救交織在一起。(BTSB)

32:9 這節經文很具體地說明瞭31:6所要求的悔改。安逸的婦女,指那些不願意思想屬靈事物的耶路撒冷婦女(參3:16~4:1)。

32:10 距離亞述在主前701年的入侵(見36章),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但百姓仍然全不在意,毫不覺察。

32:11-12 呼籲百姓認真悔改。

32:13 歡樂的城中,和一切快樂的房屋上,從24:7-11可見,逃避現實的虛假歡樂已經彌漫當時的耶路撒冷。

32:15 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救恩遠超任何人的作為。聖靈(31:3)不僅保護祂的百姓,還賜給他們豐盛的新生命,曠野就變為肥田,翻轉了32:14所記述的災難(參44:3,65:17-25;珥2:28-32)。

32:17-18 平穩,直到永遠(《和修》“平靜和安穩,直到永遠”; “平穩” 原文直譯:信靠),見30:15。第9節譯作 “無慮的” 的希伯來詞batakh,與17節譯作 “平穩”(希伯來原文betakh)的希伯來詞,以及18節譯作 “安穩”(希伯來原文mibtakh)的希伯來詞,詞根相同。另外,第9節譯作 “安逸”(希伯來原文shaanan)的希伯來詞,在18節譯作 “平靜的”。真品將要取代屬世的贗品。

32:19-20 以賽亞用兩個比喻來結束關於彌賽亞的榮耀異象:在短期內,亞述將被毀滅、耶路撒冷將被擊打(19節);長期來說,彌賽亞國度那不受驚擾的和平將要臨到(20節);見30:23-26。

32:19 要降冰雹打倒樹林,“冰雹” 代表上帝審判亞述帝國,即上帝要打倒的 “樹林”(參10:18、33-34,30:31)。被全然拆平而蒙受羞辱的是耶路撒冷(參32:12-14),復興它的公義之前,必須先挫敗它的驕傲(16-17節);在以色列能夠成為 “安穩的住處,平靜的安歇所”(18節)之前,必須先為所犯的罪受到上帝的管教。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