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9 以賽亞書 33~35 (2.12.5)

Study 19 Isaiah 33~35 (2.12.5)

研經題目:

第卅三章開頭的幾節反映出西拿基立壓境以前的騷動與驚惶(7~9節),以及先知確知亞述人必遭敗北之勝利的信念(1~6,10~12節)。這一章其餘的經文指出這次拯救的極深的果效,並刻劃出那個將來的國度之一幅輝煌的圖畫。第卅四和卅五章提供了一個引人注意的對比,一方面是那以以東人為其象徵之神的仇敵可怕的毀滅(第卅四章),一方面是那等待著神的贖民之榮耀的將來(第卅五章)。

1. 在卅三14~24裏面所描繪之彌賽亞的國度裏:(a) 祂的百姓有些什麼特性,(b) 對他們來說,耶和華會成為什麼, 和(c) 他們會享受哪些福氣呢?

2. 應用在屬靈方面,在第卅五章裏面所說到的哪些福氣是今日的信徒可用的呢?具體來說,你能在8~10節裏面發現大道,即基督徒生活的4、5個特性嗎?

注:

1. 卅三18、19。從前那些使他們驚嚇的事,就如亞述的官員數點貢銀這一類的事情,都會成為過去了。

2. 卅四6、7。神對以東的審判,被描繪為如同在波斯拉這一座以東的城市獻祭的情緒一樣。

3. 卅四16。「耶和華的書」:這或許是指一本以賽亞以前之預言集。它們之中沒有一個會落空。神的靈會在歷史上成就神的僕人口裏所說的預言。比較五十五11;耶一9~1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3:1-24 尚未被毀滅的毀滅者。以色列人的仇敵亞述,一直不斷地加害上帝的百姓,卻顯然未受到懲罰,它必被毀滅,但上帝要臨在祂的百姓中間拯救他們。

33:1-24 毀滅者有禍了。第1-6節是一個總結性的介紹。上帝興起,摧毀了毀滅者,並改變了錫安。第7-24節是信息的主體,發展了主題。它有兩個部分:悲歎和回應(第7-16節),以及描述上帝的君尊統治(第17-24節)。(BTSB)

33:1-24 本章是對壓迫猶大者的最後一個 “禍哉”,介紹了耶和華為保護祂的子民將對他們進行的審判(比較賽31:8-9)。在猶大悔改的背景下,對列國的審判和對神的高舉這兩個主題混合在一起(第2節)。(FSB)

33:1-6 上帝保護信靠祂的百姓。

33:1 禍哉,見28:1注。毀滅人的……行事詭詐的,指不擇手段、強盛的亞述。

33:2 以賽亞要求百姓去做的事,就是每天真正地依靠上帝。

33:3-4 ,指上帝。你們所擄的,指戰利品,在 “毀滅人的” 那國戰敗之後留下來的,由依靠上帝取得最後勝利的百姓收聚(參出3:21-22;賽9:3,11:14,33:23)。以賽亞先向上帝說話(3節),然後再向上帝的百姓說話(4節)。

33:5-6 安穩,這種確信是以賽亞要傳達的中心信息。至寶(《和修》“錫安的至寶”,與被列國掠走作戰利品的財寶不同(4節),這至寶是無盡的資源(參詩31:19)。

33:7-12 上帝介入,為祂悔改的百姓警告敵人。

33:7-9 背約,猶大賠款求亞述退兵,但亞述仍然發動攻擊,要求猶大徹底投降(見36章;因此在33:1被指 “行事詭詐的”)。

33:7 他們的豪傑,指猶大軍兵;使臣,指猶大的外交使節(參36:22)。

33:10 在希伯來原文中,三句 “我要” 前面都有 “現在” 一詞,表明上帝一直在等待,似乎沒有積極作為。現在百姓回轉向祂祈求恩典(2節),祂的國度來到了。

33:11-12 上帝挫敗亞述攻擊猶大的計劃,這裏重複第1節的預言。關於用喻指上帝對祂百姓的保護,見9:19,10:16-17,26:11,29:6,31:9,66:15-16。

33:13-24 唯獨上帝保證祂的百姓永遠安全。

33:13-14 你們遠方的人不敬虔的人你們近處的人錫安中的罪人。上帝在各地的百姓都被呼召來分享祂的聖潔,但各人都面對著自己的不聖潔(參6:1-7);見29:1注,29:2注。

33:15 見詩15:1-5和24:3-6。以賽亞那個世代的人,信仰已經變成空談,因此他強調上帝的恩典確實能改變人的生命。只有生命已被更新的百姓才能進入彌賽亞的國度。憎惡欺壓的財利,即使通過欺壓別人而獲得的財利是 “合法的”,行事公義的義人也不會接受,因為律法已被歪曲用來保護有權勢的人,卻剝奪弱勢群體的正當權益。塞耳不聽流血的話閉眼不看邪惡事的(《和修》“掩耳不聽流血的計謀……”),那些與上帝同喜同悲的信徒會:(1) 不聽施行暴力的計謀;(2) 不贊成任何邪惡的事。不敬虔的人(33:14)對暴力和道德敗壞的生動描述聽得津津有味,而義人讀到或看到這樣的事卻會感到悲傷和憤怒。

33:16 居高處,指靠近上帝(5節)。

33:17 你的眼必見,你將要親自經歷;王的榮美,榮耀顯現的彌賽亞。21-22節將彌賽亞君王等同於上帝。遼闊之地任人自由行動,沒有仇敵犯境。

33:18-19 贖民回憶並驚歎上帝的得勝。在以賽亞時期,以色列正受到亞述人的威脅,先知藉著這個背景來描述上帝百姓的永恆喜樂。說話深奧的民,見28:11-13注。

33:20 上帝的百姓在他們完美的家中永享安穩,徹底扭轉7-9節那種悲慘的光景(參4:5,32:17-18)。

33:21江河寬闊之地(《和修》“寬闊的江河”),有豐足的供應(參41:18)。其中必沒有蕩槳搖櫓的船來往,不會有來自海上的攻擊,與33:17的安穩之地互相呼應。

33:22 耶和華……耶和華……耶和華……,贖民終於承認,他們的幸福全靠那一位完全豐足的上帝。這裏指出,通常由人類組織行使的三種職能:審判(決定法律的正確解釋和運用)、設律法的(制定法律)和(執行法律和保衛國家),都是上帝的作為。這不是將人類組織排除在外,而是表明,當人類組織順從上帝的旨意、心意和律法,就能夠正確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以賽亞展望這事將來在彌賽亞君王 “憑公義行政”(32:1)的時候實現。

33:23-24 上帝的百姓本身就像一艘隨波逐流的船。但到那時瘸腿的把掠物奪去了(《和修》“連瘸腿的也能奪走掠物”)。那些患了 “罪病” 的百姓,罪孽都必得到赦免(參53:4-6)。

34:1~35:10 兩個最終結果審判或拯救。這兩章經文描述上帝對世界的最後審判(34章),以及祂為百姓伸冤,賜給他們永遠的福樂(35章)。

34:1~35:10 結論:沙漠或花園。這是對第13~35章的總結,戲劇性地對比了信靠人的國家(第34章)或信靠耶和華(第35章)的相反結果。信靠列國的人將成為沙漠,但信靠耶和華將使人的沙漠變成花園。(BTSB)

34:1-17 上帝向所有敵對祂的人說話:永遠的忿怒即將來到。

34:1-17 第34章的大部分是對以東的審判信息(第5-15節),但以東象徵著落在整個宇宙的審判(第1-4節)。信靠列國和他們的神(“天上的萬象”,第4節)就會與他們共享一個命運。(BTSB)

34:1 列國啊,要近前來,這裏將目光投放在以賽亞時期的亞述危機之外,前瞻上帝在歷史終結時傳喚世人來接受審判。

34:2 因為耶和華……發忿恨,這句希伯來文慣用語可以譯作 “耶和華有震怒”。以賽亞在本章四次說: “耶和華有……。”上帝有震怒(2節)、刀(6節)、獻祭(6節)和報仇之日(8節),作為祂審判的方法。將他們滅盡,見民21:2-3;書2:10;撒上15:3;申20:16-18注。上帝在歷史進程中施行的審判,預示祂最終必毀滅一切邪惡。

34:4 天上的萬象(原文或譯:天上的萬軍),與第2節 “他們的全軍” 對應。上帝在天上和地上的仇敵最終敗亡(參啟6:12-17)。

34:5-7 以東,是上帝百姓的對照(瑪1:2-5),代表受到上帝審判(參63:1;結35章)的 “萬國”(34:2)。獻祭……大行殺戮,世界變成一個血染的祭壇,因為上帝要求人為自己的罪付上代價;任何人要避過此次難,唯有靠賴基督的獻祭。波斯拉,以東的都城(參耶49:22)。

34:8 報仇……報應,見申32:40-43;詩94:1-2;賽59:17-18;帖後1:6-10;啟22:12。上帝安排了在人類歷史終結時,有伸張公義的那一天,對於反對錫安的爭辯(《和修》“為錫安伸冤”)的惡事,祂必刑罰。以東的言行清楚顯明這種反對態度(參民20:14-21;詩137:7;結35:5-6;俄10-14節)。

34:9-10 以賽亞詳述以東被毀的情況,描繪地獄的景象(參啟14:9-11)。

34:11-15 以東的文明敗落,當地變成一片荒涼的廢墟,只適合野獸棲息,荒草叢生(參13:19-22,14:22-23;啟18:2)。

34:11 不潔淨的動物盤踞在以東(參申14:11-20)。空虛……混沌,這兩個詞(希伯來原文tohubohu)最早出現在創1:2,描述上帝創造萬物之前的那個世界。……準繩……,以賽亞暗示上帝將利用準繩的精確量度,把世界的悖逆文化降級為一些非人的東西。

34:13 荊棘……蒺藜和刺草,詛咒加重(參創3:17-18)。

34:16 耶和華的書,指由以賽亞啟示出來的上帝的諭旨(參詩139:16;耶49:20;但7:10;啟5:1,20:12)。無一沒有伴偶,上帝的諭旨將被嚴格地執行,甚至鷂鷹(34:15)也各有自己的伴偶。

34:17 上帝把以東交給不潔淨的動物,直到遠。

35:1-10 上帝要告訴所有信靠祂的人,永遠的喜樂即將來到。

35:1-10 那些信靠耶和華的人發現自己在一條通往家園的大道上,穿過一個被改造的沙漠,一個花園。這首詩所表達的屬靈真理,不應該在任何一個方向上過於強調。它可能描述了從被擄之地返回,千年國度,新天新地,或所有這些,但這不是這首詩的主要目的。它的目的是要強調信靠的有福結果。(BTSB)

35:1-10 賽34:4-15中通過審判破壞創造的情況被逆轉;受造秩序的恢復和更新預示著公義的餘民將返回錫安。(FSB)

35:1-2 歡喜……快樂……樂上加樂而且歡呼,這些動詞與第10節呼應,確立了本章的基調。上帝的百姓曾在出埃及時穿過曠野(出15:22;申1:19),但當創3:17-19的詛咒被完全除掉之後(參羅8:20-21),他們最終會滿懷著喜樂、滿載上帝的榮耀和豐盛的祝福,踏上回家的路。黎巴嫩的榮耀……迦密與沙侖的華美,見33:9。,35:9-10指明這些人的身份。耶和華的榮耀,曠野變為肥沃之地,是因為上帝快要來到(參40:3-5)。關於 “榮耀”,見6:3注。

35:3-4 第1-2節所述的盼望,在那些靈性軟弱、信心動搖的上帝百姓心中激起力量和勇氣。看哪你們的上帝必來,百姓堅守信心,是因為上帝承諾眷顧祂的百姓(“你們的上帝”),並且信實地成就祂的應許(“必來”)。

35:5-7 那時……那時,先知遙指上帝應許的未來,從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開始(路4:16-21,7:18-23),並在祂第二次降臨的時候完全成就(啟21:4,22:1-5)。以賽亞將上帝的百姓對比當時的以東:上帝的百姓正在受苦,但他們將要在一個新的世界中得享能力和福樂;當時水源充足的以東,卻要變得灼熱乾旱,成為野狗出沒之地(參34:9、13)。瞎子的眼必睜開,上帝為人預備的救恩,包括靈性安康、身體得醫治和全人的健康,這個救恩已經多次顯明在耶穌自己的事奉中;到基督再來的時候,還要在上帝百姓復活的身體上完全實現(見林前15:20-55注)。

35:8-10 一條大道,在喜樂滿溢的環境中,上帝的贖民向錫安進發,一路歌唱進入他們永恆的家(參33:8,34:10)。聖路,見4:3-4,6:6-7。行路的人雖愚昧,這條大路的標記十分清晰,即使愚拙人也不會錯過。贖民……救贖的民,這些古老的用語(出6:6)凸顯上帝充滿恩典的主動作為,這是祂的百姓充滿喜樂的唯一和最終原因。他們必得著一直不可企及的歡喜快樂。51:11引用了35:10。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