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日 诗篇十五(1.8.22)

得居圣山者的品行。

诗篇
诗篇

研经题目

  1. 第1节描写什么关系?
  2. 试列举及解释那些与上帝有交往的人的资格。这些怎样才能在你的生活中成真呢?
  3. 这里包括人类哪几方面的经历?
  4. 敬虔人的目标是什么?他对自己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别人呢?
  5. 讨上帝喜悦的人只用哪一标准来评判人呢?
  6. 在这「清单」上,你获得多少分呢?你有困难的是哪方面?你会在这方面作些什么?何时开始呢?
  7. 试就本篇内容为其命题。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第15篇 这首诗歌称赞理想的敬拜者。有人称本诗为礼拜的入门仪式,祭司通过预设的问题和答案,考查前来敬拜的人,决定他是否有资格进入圣所。但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本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内在的质量,祭司无法知道某人是否拥有这些质量。24:3-66和赛33:14-16也有类似的经文。诵唱的会众并没有声称拥有这些品格,这样描述只是表明他们渴慕不断长进。

15:1 问:谁能与上帝同住帐幕(参27:4-6)和圣山是上帝特别与祂百姓同在的圣所;寄居表示在上帝的居所中,作祂所欢迎的客人(参61:4,65:4),这就是人类被造的最终目的。

15:2-5b 答:行为正直的人。行为正直和作事公义(2节)是笼统的描述,其余的回答提出一些具体实例。在这些细节中可以看见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都与品格有关,并且超越摩西五经中律法的要求。另一个有趣的特点是,这些具体实例是以社群为中心的,以促进上帝百姓蒙福为目标——通过说诚实话(2节),保护他们的利益和名声(3节),促进他们的圣洁(4节),以及无私地寻求公义(4c-56节)。

15:4 匪类,指上帝百姓中那些拒绝按照圣约生活的人(参耶6:30,“弃掉”)。他们本是上帝的百姓,却使上帝蒙羞而被藐视那敬畏耶和华的人,是那些遵守圣约的人,任何真正的敬拜者都要尊重他们。他即使自己吃亏也不更改,意即他信守诺言,不竭力脱离承诺的束缚,即使他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他起誓时是以上帝为见证人。

15:5 放债取利,摩西律法的借贷规条,通常应用于私下借贷给邻舍的情况(如邻舍的庄稼失收,需要借钱购买种子耕作),而不是商业行为。在这些情况下,以色列人不得向同胞收取利息(见申23:19-20,“你弟兄”);但可以向外人收取利息。本诗没有提到 “你弟兄”,似乎在暗示,这位理想中的百姓慷慨而公平地对待所有人;他的行为超越律法的要求。受贿赂以害无辜,上帝的百姓应该行事公义,上述做法是侮辱公义(16:19,27:25),也是貌视上帝的属性(申10:17)。

15:5c 确信:这样的人必永不动摇。紧紧抓住圣约应许的人,可以确信上帝必确保他得安稳(21:7,55:22)。

一个有关“第22日 诗篇十五(1.8.22)”的想法

  1. 第22日 诗篇十五(1.8.22)
    得局圣山者的品行。

    1、第1节描写什么关系?
    神和祂的子民。

    2、试列举及解释那些与上帝有交往的人的资格。这些怎样才能在你的生活中成真呢?
    资格:
    品格:积极的-行为和言语(行为正直,行事公义,心里说实话));
    消极的-避免舌头所产生的罪(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不随伙毁谤邻里);
    对神:以神的心为心(藐视匪类,尊重敬畏耶和华的人);
    对人:吃亏也履行承诺(发了誓,吃亏,也不更改),不取利弟兄(不放债取利);行事公正(不收贿赂以害无辜)。
    在我的生活中成真:仰望神,爱神,紧紧抓住圣约的应许。

    3、这里包括人类哪几方面的经历?
    言,行,道德。

    4、敬虔人的目标是什么?他对自己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别人呢?
    目标:与神同行。
    对自己:顺服神。
    对别人:公正,公义。

    5、讨上帝喜悦的人只用哪一标准来评判人呢?
    是否愿意与神同行。

    6、在这「清单」上,你获得多少分呢?你有困难的是哪方面?你会在这方面作些什么?何时开始呢?
    不敢说。
    我的困难:真正认识神。
    会:努力学习。
    已经开始。

    7、试就本篇内容为其命题。
    与神同行的默想。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