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6 馬太福音 11:1~24 (3.2.3)

Study 16 Matthew 11:1~24 (3.2.3)

研經題目:

1. 我們從約翰對耶穌所起的懷疑和問題,以及從我們的主對他所作的稱讚上,可以對他的性格得到什麼認識呢(1~19節)?

2. 20~24節。我們在這裏可以看見神審判世人的一些重要原則。這些原則是什麼?它們與我們所在的情況有什麼關係呢?

注:

1. 十一和十二章是有連貫性的。顯然,分隔於這兩章中的那些事情,都可以連結在耶穌為彌賽亞之事實與性質這個大題之下。

2. 12節可能是暗示施洗約翰工作的原動力,或是暗示成為天國的一分子所要付的代價。

3. 19節「智慧之子」,或如旁注小字作「智慧在行為上」:這一節的意思在任何一種情形都是表明神的做法是有其結果為之辯護的。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1~12:50 彌賽亞開始遭受反對。雖然耶穌的事工以前偶爾也遭遇抵擋(如:9:3-4),但這種情況現在開始變本加厲,先是施洗約翰善意質疑耶穌(11:2-19),後是猶太宗教領袖公然敵對耶穌(12:1-45)。

11:1-30 耶穌、施洗約翰和他們在加利利的事工。對於施洗約翰的質疑(2-6節),耶穌報以溫和的責備和適度的稱讚(7-19節)。耶穌宣告審判將臨到那些不肯悔改的人(20-24節),並邀請人到祂那裏尋求安息(25-30節)。

11:1 耶穌吩咐完了,標誌著宣教講論(10章)這一部分已經結束,要進入下一部分。就離開那裏,往各城去傳道教訓人,耶穌和十二門徒各自繼續踐行使命(10章)。

11:2 約翰在監裏聽見,當時,約翰被希律安提帕下到監裏,等候處決(見14:1-12)。對於耶穌的傳道工作,約翰可能早有聽聞。

11:3-5 那將要來的是你嗎?約翰感到困惑的原因可能是,按照他的理解,如果那位將要來的彌賽亞真的已經降臨,那他現在就不至於被監禁在獄中,因為基督來要賜福給悔改的人,審判不肯悔改的人(見3:11注)。然而,耶穌的傳道事工與先知關於救恩時刻的應許相符,尤其與以賽亞的描繪一致,即瞎子看見(參9:27-31;賽29:18,35:5),瘸子行走(賽35:6,參太15:30-31),長大痳瘋的得醫治(賽53:4;參太8:1-4),聾子聽見(賽29:18-19,35:5;參可7:32-37),死人復活(賽26:18-19;參太10:8;路17:11-17;約11:1-44),並且有福音傳給窮人(賽61:1;參太5:3;路14:13、21)。耶穌所行的不僅足以證明祂是誰,也表明先知預言的救恩時刻(賽61:1-2 “耶和華的恩年”;參賽62:1)已經來臨。

11:6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這個祝福是溫和的責備。儘管耶穌的事工與約翰和他門徒對彌賽亞的期待不盡相同(見11:3-5注),但他們必須明白那是上帝顯明的計劃,要謙卑接受。

11:7風吹動的蘆葦,形容一個軟弱的人,他的思想很容易改變。約翰一貫嚴厲的預言很難符合這種形象。(BTSB)

11:8 穿細軟衣服……王宮,指一個受益於權力和特權地位,嬌生慣養的人。約翰也很難符合這個模式。(BTSB)

11:9-1014 馬太福音3:1-6描述了約翰的先知事工。但瑪3:1應許了一位使者——瑪4:5將這個使者視同於以利亞——彌賽亞將緊接在這位使者之後到來。作為這個獨特的先峰,約翰“比先知大多了”(太11:9)。(BTSB)

11:10 預備道路,見3:3注。

11:11 凡婦人所生的,這是一句猶太俗語,指普通人的出生(參伯14:1,15:14,25:4)。耶穌含蓄地將人的出生與人在上帝國度裏的重生,進行了對比。沒有一個……大過,約翰擔負著獨特的使命,他要為彌賽亞和天國預備道路。大過施洗約翰的,但天國裏的人擁有更大的特權,因為他們確實進入了天國(在所成就的新的約中),並藉著基督的血與新的約有份。關於《舊約》裏信徒的得救問題,見羅4章,另見太22:31-32注;羅10:14-15注;來11:4注。

11:12 天國 “受到強烈的攻擊”(見《和修》;希臘原文biazō;《和》是努力進入的),可能表示來自宗教領袖的敵擋。“強者奪取它”(見《和修》;原文直譯:強暴的人強行奪取它;《和》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大概指一些特別邪惡的行為,比如希律安提帕把約翰關押起來。

11:13 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在舊約先知的歷史長河中,施洗約翰是最後一位。舊約先知都期待基督的到來。

11:14 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先知瑪拉基曾預言 “以利亞” 將為彌賽亞預備道路(瑪3:1,4:5;見瑪4:4-6注)。我們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把耶穌這句話理解為以利亞會再來,約翰先前曾否認他就是以利亞(約1:21)。當時猶太人普遍認為以利亞會親自再來,耶穌大概是在糾正這種信念。約翰在出生之前,就被人認定為將要以 “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路1:17)傳道的人,這應驗了瑪拉基的預言。

11:16-19 耶穌的職事涉及喜慶祝活動,如吹笛,使人們可以跳舞(第17節)。約翰的職事則呼籲別人在“哀悼”中悔改,就像唱葬禮的“哀歌”(第17節,“舉哀”)。但在這兩個人的聽眾中,有相當多的人(“這世代”,第16節)拒絕了這兩種姿態,就像不聽話的“孩童”(第16節),拒絕玩他們的玩伴建議的各種遊戲。(BTSB)

11:16 這世代,指拒絕約翰和耶穌事工的百姓及宗教領袖。他們如同固執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孩童,常常固執己見。

11:17 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約翰和耶穌沒有滿足百姓的期望,沒有遷就他們的意思,於是他們就棄絕福音。

11:18-19 也不吃,也不喝,一些人顯然單憑約翰的外表和他的苦修生活,就控告他是被鬼附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法利賽人只因耶穌與那些心靈需要醫治的人打成一片,沒有按照法利賽人的要求禁食(見9:14-17),就控告祂是貪食好酒的人。然而,上帝的智慧(希臘原文sophia)以約翰與耶穌生活和傳道事工所結的義果為是(《和修》“智慧是由……來證實的”)

11:20-24 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耶穌的大部分神蹟都在這些裏施行,但城裏的居民卻始終拒絕耶穌,不肯悔改。關於伯賽大和迦百農,見可1:21注;路9:10注。哥拉汛就是今天的基拉斯廢墟,位於迦百農的西北。推羅、西頓是腓尼基境內的兩座外邦城邑(見可7:24),城裏的居民崇拜巴力,崇尚物質主義,舊約先知經常譴責他們。所多瑪象徵“罪惡之城”。耶穌說,要是所多瑪城的居民親眼目睹耶穌所行的神蹟和經歷天國的真實,那他們也必悔改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