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王。

研经题目
- 上帝的主权,其范围有多大?为什么?
- 第3节里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要联系到上帝的特点,参:1~2节)?
- 回答上项答案需要包括什么标准?
- 第7~10节在历史方面和属灵方面各有什么意义呢?
- 本篇的重点是什么?试为本篇命名。
- 这篇诗对你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呢?为什么?
- 那荣耀的王是谁?你怎么知道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第24篇 本诗似乎是用于某种礼拜场合,也许是庆祝大卫将上帝的约柜迎进耶路撒冷(撒下6章);这就解释了3-6节对上帝临在的关注,以及7-10节对城门说的话。本诗宣告一个令人惊诧的观念,那位与以色列立约、与忠信的敬拜者同在的上帝,就是创造并拥有万有的上帝。这是身为以色列人的殊荣,这也定下了他们的使命,即把上帝的名声传给所有受造物,特别是全人类。
24:1-2 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与以色列立约的上帝耶和华,是建立世界的那一位(参创1:1~2:3,祂被称为上帝,至高的创造者)。这里的重点是地为干地,与众水分离(参创1:9-10),让人住在其中。保罗在林前10:26引用诗24:1解释说,既然上帝拥有一切,包括食物,那么我们就可以毫无疑虑地享用各种食物。
24:3-6 谁蒙上帝赐福?这个诗节提醒敬拜者注意一个在《旧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虽然每个以色列人都可能在圣所(耶和华的山,祂的圣所)参加敬拜,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蒙耶和华赐福(5节),或者真正成为义(5节)。上帝期望祂的百姓衷心接受他们的殊荣,并在行为中显明出来(4、6节)。这个主题多次出现在《诗篇》其他地方(15:1-5,51:16-19等)、《箴言》(如箴15:8),以及先知书(如赛1:11-17)。在希伯来原文中,洁(24:4)也可译作 “无辜的”,手洁的人是指不伤害别人的人(创20:5;诗26:6,73:13)。同样,心清意即对别人不存任何诡诈。希腊文《七十子译本》在太5:8采用 “心清” 一词,即第六福的 “清心”。真正的敬虔体现在渴慕上帝(24:6),以及公平、慷慨地对待别人(4节)。向虚妄,即向着偶像。
24:7-10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读者可以想象,这是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前发出的呼吁和回应:在第7节,抬着约柜的前进队伍宣告上帝在约柜中临在,将要进入祂的圣所;荣耀的王是谁呢?(8a节)是回应,要求进一步的确认。然后,行进队伍说明耶和华是谁(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然后再次要求进入(9节)。城门官再次回应,要求确认(10a节),行进队伍又再一次确认是耶和华(10b节)。
第1日 诗篇廿四(1.9.1)
荣耀的王。
1、上帝的主权,其范围有多大?为什么?
范围: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是上帝主权里的。
因为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2、第3节里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要联系到上帝的特点,参:1~2节)?
谁能蒙上帝赐福,又使他成义。
3、回答上项答案需要包括什么标准?
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
4、第7~10节在历史方面和属灵方面各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方面的意义:上帝是掌管历史的主宰;
属灵方面的意义:上帝是王。
5、本篇的重点是什么?试为本篇命名。
重点:耶和华是荣耀的王。
名:荣耀的王。
6、这篇诗对你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呢?为什么?
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因为世界和圣经这样告诉我。
7、那荣耀的王是谁?你怎么知道呢?
荣耀的王是:万军之耶和华。
圣经告诉我。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