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1 Matthew 13:53~14:12 (3.2.8)

研經題目:
1. 我們從十三章結尾的幾節中,對偏見的性質可以學到什麼教訓呢?偏見會剝奪我們什麼?其故安在?
2. 試將十四1~12的故事中,將希律和施洗約翰的特殊性格指出來;約翰的信實與希律遵守自己的諾言,二者之間有何不同?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3:54~16:20 顯明彌賽亞身份。這個段落在本書的敍事中標誌著另一個新的重點,耶穌的彌賽亞身份正逐漸顯明。
13:54~14:12 不被人尊敬的先知。耶穌在拿撒勒被人厭棄(13:54-58),施洗約翰也被希律·安提帕斬首(14:1-12)。
13:54 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迦百農成了祂 “自己的城”(4:13,9:1),但祂自己的家鄉是拿撒勒。耶穌的家人住在那裏,耶穌的童年也在那裏度過(見2:23注)。耶穌這次可能是應母親和弟兄的要求回家的(見12:46注)。
13:55-56 耶穌從小在拿撒勒長大,當地人對祂知根知底,認為祂不可能會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耶穌不過是他們的鄉親,卻異想天開地宣稱自己是大人物。祂弟兄們和祂妹妹們指在耶穌出生後,約瑟和馬利亞所生的其他子女。有些解經家為了捍衛 “馬利亞是永遠的童貞女” 的教義,稱這些人可能是耶穌的堂兄妹,但希臘文adelphoi(“弟兄們”)和adelphai(“妹妹們”)並不支持這一觀點;有些人認為,他們是約瑟在另一段婚姻中所生的子女。馬利亞與丈夫約瑟同房並生兒育女,這對她的聖潔絲毫無損,反而表明她是聖潔的(參創1:28;林前7:3-5;提前5:14)。關於耶穌的家庭,見可6:3注。
13:57 厭棄,見11:6注。先知,耶穌將自己和舊約先知相提並論。舊約先知曾向以色列百姓宣講上帝的旨意,卻始終遭百姓拒絕。
13:58 因為他們不信……不多行異能了,由於他們心裏剛硬並拒絕耶穌,致使他們無法得到聖靈的醫治,正如他們的罪無法獲得赦免一樣(見12:31-32注)。聖靈不會將神蹟強加在對祂不友善和懷疑祂的人身上。
14:1 分封的王希律,希律·安提帕是當時耶穌傳道地區的羅馬統治者。他父親大希律死的時候,他才17歲。大希律的王國被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亞基老、安提帕和腓力二世(見2:22注)。希律·安提帕於主前4年至主後39年管轄加利利和比利亞,領土占王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14:2 這是施洗約翰從死裏復活,這句話是希律·安提帕聽聞耶穌的傳道事工後說的。話中的思想有部分是基於異教的回魂之說,既含有宗教觀念,也帶有迷信色彩。
14:3-4 希律……把約翰拿住,3-12節是一段歷史回顧。已有妻室的希律·安提帕愛上他同父異母兄弟希律·腓力一世(他不是路3:1中的分封王腓力)的妻子希羅底。後來,希羅底與希律·腓力一世離婚,希律·安提帕也與他的妻子(拿巴提國王亞哩達四世的女兒)離婚,然後兩人結婚。施洗約翰公開譴責希律·安提帕的行為(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和修》“你佔有這婦人是不法的”)。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記載,施洗約翰被關在希律·安提帕的碉堡式王宮裏,這座皇宮名叫馬蓋耳斯(《猶太古史》18.116-119;參《猶太戰記》7.164-177的描述)。這座皇宮建在死海東面一座陡峭的山頂上,是主前2世紀由猶太王哈斯摩尼建成的,大約主前56年被羅馬人摧毀,後來大希律將它重建為宮殿。根據考古資料,我們可以勾勒出當時希律宮殿的整體輪廓,包括一個儲水池。
14:6-7 到了希律的生日,馬蓋耳斯宮殿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希羅底讓她的女兒(據約瑟夫《猶太古史》18.136記載,她名為撒羅米)為希律·安提帕跳舞。她當時只有12-14歲,但為了使希律歡喜,她可能要在眾目睽睽之下跳性感的舞蹈。
14:8 被母親所使,希羅底之所以這樣精心安排女兒在希律·安提帕生日時跳舞,就是為了遏止施洗約翰對她和希律·安提帕的控告,因為施洗約翰的控告對她丈夫的統治已經構成了威脅。
14:12 門徒,約翰坐監時,他的門徒仍然對他忠心耿耿。約翰死後,他們悉心地把他埋葬。那時約翰的家人很可能已經過世了(參路1:7 “年紀老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