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日 帖撒罗尼迦前书四(1.9.10)

讨上帝的喜悦主的降临。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

研经题目

  1. 保罗怎样明显地指出上帝的旨意?这包括生活的哪几方面呢?
  2. 哪一些正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及奖励的计划)是合乎上帝的旨意的呢?哪些不是呢?
  3. 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怎样主动地彼此相爱?
  4. 最近你怎样经历到上帝教导你去爱其他的基督徒呢?
  5. 「圣洁」与「爱心」有何关系?
  6. 保罗提出哪两个理由来澄清有关主再来的真理(参:13、18节)?
  7. 基督徒在主再来前死了(睡了)会怎样呢?在主再来时,活着的人又会怎样呢?
  8. 保罗怎样证实他所讲的主再来的真理?
  9. 为何这些事实能鼓励你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4:1~5:28 教导和劝诫。在书信的正文,保罗的教导包括:讨上帝的喜悦(4:1-12),主再来(4:13~5:11),在群体中应怎样行事为人(5:12-22),以及祷告和确据(5:23-24)。

4:1-12 讨上帝的喜悦。保罗呼吁帖撒罗尼迦信徒,藉着圣洁的生活(3-8节)和彼此相爱(9-12节)而讨上帝的喜悦(1-2节)。

4:1 我还有话说(《和修》“末了”)希腊原文是loipon。保罗可能暗示书信已接近尾声,或只是表示一个新段落的开始(参腓3:1)显然,他在后面还有很多话要说。该怎样行可以讨上帝的喜悦,指过一种讨上帝喜悦的生活(见西1:10注)。照你们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和修》“……更加努力”),帖撒罗尼迦信徒仍在成长,还没有达到完全圣洁和能够 “讨上帝喜悦” 的阶段。

4:2 命令希腊原文是parangelia,原是军事用语,通常指带着权威的命令。

4:3-8 保罗吩咐帖撒罗尼迦信徒要保持圣洁,远避淫行。有些信徒可能难以适应基督信仰的高道德标准。

4:3 远避淫行,从前信奉异教的人,容易被引诱犯淫乱的罪(见林前5~6章)。“淫行” 希腊原文是porneia,指通奸、乱伦或其他不道德的性行为。保罗禁止两性婚姻关系以外的任何性行为(见弗5:3;彼前1:15-22)。

4:4 守着自己的身体(《和修》“控制自己的身体”),原文或译 “为自己娶妻”(参《和修》注 “与自己的妻子相处”)。根据4-5节和林前7章,这里很可能是指性行为方面的自制。用圣洁、尊贵,指在上帝和在人面前应有的行为。

4:5 放纵私欲的邪情,像……外邦人,见罗1:24-27。保罗担心有些帖撒罗尼迦信徒会走回头路,回到他们从前的生活方式。

4:6 欺负(《和修》“占……便宜”)希腊原文是pleonektēo,意为 “诈取,剥削,欺骗”,这里指在性方面占人便宜,因而亏负了其他信徒。主必报应,在耶稣再来时,甚至在祂再来之前,忽视基督徒性道德操守的人,将要遭受上帝的忿怒。

4:7 ,帖撒罗尼迦人接受保罗所传的福音,就是回应上帝拣选的呼召(见罗8:30注;参帖前1:4注)。这个呼召的目的不是要人沾染污秽,而是要人过圣洁的生活。

4:8 所以,从第7节的内容来看,拒绝保罗关于性道德的教导不仅是拒绝保罗,也是拒绝上帝,因为保罗所教导的标准源自上帝。赐圣灵给你们,在《旧约》中(如:结36:26-27),上帝应许与人订立新的约,圣灵将律法写在人的心上,并叫人遵守。在这个已经由基督开始的新的约里,人不能以任何借口犯奸淫。靠着圣灵使人成圣的能力,基督徒可以在主再来的时候 “成为圣洁,无可责备”(3:13),人若拒绝赐圣灵的那一位,就是自行与这能力断绝了。

4:9-12 保罗敦促帖撒罗尼迦信徒继续活出弟兄相爱的生活,并且自食其力,不依赖别人供给。教会中有些人放弃了有收入的工作,只依赖富裕基督徒的爱心奉献来生活(见帖后3:6-15)。这个问题与帖撒罗尼迦人对末世的困惑是否有关,尚不清楚。

4:9 蒙了上帝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耶31:33-34预言上帝要将祂的律法写在祂百姓的心上,并作为新的约的一部分直接教导他们。基督徒已经知道这个事实(约壹2:27):藉着爱,他们完全了律法(罗13:8-10;参利19:18;约13:34)。

4:11 作安静人(《和修》  “过安静的生活”),要与别人和平相处(见帖后3:11-12),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亲手作工,保罗呼吁帖撒罗尼迦信徒要自食其力,不要依赖富裕的基督徒,正如他在帖撒罗尼迦时吩咐他们的那样。

4:12 向外人行事端正,有些帖撒罗尼迦信徒厚颜无耻地依赖富裕的基督徒生活,这在第1世纪的希腊罗马社会中是件非常不光彩的事。

4:13~5:11 耶稣再来。保罗首先解释已经去世的信徒是否有份以及如何有份于主的再来(4:13-18);然后再次安慰帖撒罗尼迦信徒,他们必定会得救,不会遭受上帝的忿怒(5:1-11)。

4:13-18 保罗回应年轻的帖撒罗尼迦教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他们不太清楚基督徒死后会怎样,因为保罗当时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2:15、17;徒17:5-10),所以没有机会阐释这个问题(3:10)。帖撒罗尼迦教会最近有信徒去世,他们因为不能正确理解信徒去世的事,心中惶惑不安,充满绝望。

4:13 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帖撒罗尼迦信徒不明白保罗将要在接下来的14-17节中所解释的事情。睡了的人,保罗将已经去世的基督徒描述为 “睡了的人”(参4:14、15,5:10;林前15:6、18、20、51),以此强调他的重点,就是到了主再来的时候,那些信徒会从坟墓里苏醒过来。这个比喻不是要否定,死人在居间状态下是有知觉地与上帝相交。将死亡比作睡觉,是因为人睡着的状态与死了相似。死去的人在基督再来时还会复活。……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忧伤本身没有错(参徒8:2),但如果像未得救的人那样绝望忧伤,那就错了。帖撒罗尼迦信徒显然不明白死去的基督徒还会复活,不会错过主再来时所带来的福乐。第1世纪的墓志铭显示,当时大多数希腊人对死亡的看法都十分悲观。

4:14 复活,基督复活是上帝救恩历史的中心,也是盼望将来身体复活的基础(林前15:42-57;启21:4)。在耶稣里……上帝也必将他们……带来,耶稣是上帝救恩的中保,将会把死去的基督徒(已经……睡了的人),就是到目前为止在天家与基督同在的信徒(灵魂)“带来”。亚14:5描绘的景象暗指耶稣带着已经死去之人的灵魂从天降下。保罗指出,所有已经死去(“睡了”)的基督徒,在基督再次降临地上的时候,会与基督一同降临。在4:16-17,保罗详细解释死去的信徒和在世的信徒怎样与基督汇合:死去的信徒身体先复活(与灵魂结合),然后他们与在世的信徒一同 “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17节)。

4:15 主的话,大概指15b-17节记载主亲自启示保罗的事情。我们这活着……的人,不是说保罗确信自己在主再来时还活着,而是说所有基督徒都应该在有生之年为基督再来做好准备。还存留……的人,指那些还活着的基督徒。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帖撒罗尼迦信徒认为死去的人在主再来之后才复活,还是认为死去的人没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我们无法确知。

4:16-17 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这三种响声将死去的人从沉睡中唤醒。《圣经》明确记载的 “天使长” 只有米迦勒(犹9节)。在《旧约》中,吹号是宣告上帝的同在(出19:16;代上16:6;诗47:5;珥2:1;亚9:14)。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号” 与战争、主的日子和复活有关(参林前15:52)。先……以后,死去的基督徒复活,从坟墓中起来,然后和活着的信徒一同从地上被提到空中与基督相遇。“被提” 希腊原文是harpazō,意为 “突然抓住或捉住,夺走,带走”,表示突然被人有力地向上提起(见约6:15;徒8:39)。一同,死去的基督徒完全不会少得益处(参4:15  “活着……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大概不是一般的雨云,而是上帝临在时环绕在祂周围的荣耀云彩(参出13:21,33:9-10,40:38;民12:5;王上8:10-11;诗97:2;但7:13;太17:5;可13:26;徒1:9;启14:14)。相遇希腊原文是apantēsis,通常指全城的居民迎接地位尊贵的重要人物:居民出城以隆重而热烈的仪式迎接尊贵的客人,然后陪着客人入城(参太25:6;徒28:15;相关的词hypantēsis出现在太25:1和约12:13)。这可能指圣徒在 “空中” 与主相遇后,就跟随基督降临地上。但有些解经家提醒说,描述末日的启示性语言充满鲜明的象征色彩,我们要避免强解末日事件的细节。在空中,指天空。

4:18 有关主再来的明确教导,应该给信徒带来安慰和鼓励(保罗的目的),而不是恐惧和分裂。这些话指本章13-17节。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