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9 馬太福音 25:14~46 (3.3.14)

Study 39 Matthew 25:14~46 (3.3.14)

研經題目:

1. 14~30節。把這個比喻與路十九11~27的比喻作一比較。兩個比喻所強調的信息是什麼?你能把各個比喻所特別著重的地方辨別出來嗎?

2. 31~46節。基督在這裏作了什麼關於祂本身的聲明?人最後的命運取決於什麼呢?

3. 這段經文對怠忽(應作而未作)之罪的嚴重性有什麼教訓?沒有善行便證明什麼呢?

注:

1. 34節。這是四幅音中基督論到人子是王的唯一地方。無疑地,若常常用到這個名稱,使民眾對這個名稱有了誤解,所能引起的危險就太大了。

2. 46節。「永(遠)」:這個詞主要不是指無窮的期限,而是指來世性質的特色。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5:15 銀子,見18:24注。

25:16-17 第一個和第二個僕人很勤勞,很可能是用主人給的銀子去做生意,賺了很多。

25:18 掘開地,古代沒有銀行,人們通常把貴重物品埋在地下(見13:44注)。

25:19 過了許久,參前面兩個比喻中的 “來得遲”(24:48,25:5)。

25:20-23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主人用同樣的話稱讚兩個僕人,表明賺了多少並不重要,主人看重的是僕人忠心運用自己的恩賜和潛能。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人若在小事上做忠心的管家,就會被指派管理更多的事情,承擔更大的責任。

25:24-25 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和修》“……你是個嚴厲的人),第三個僕人之所以這麼做,明顯是因為他不瞭解主人,他既懶惰又不忠心。

25:27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舊約》禁止以色列人向同胞放貸取利(出22:25;利25:35-37;申23:19),向外邦人放貸取利卻是允許的(申23:20)。無論如何,這個比喻強調的是僕人要忠心,好好管理上帝託付給他的一切。

25:29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作門徒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有智慧、有果效地運用上帝賜予的才幹。這樣做會得著賞賜,能有更多的機會忠心、有果效地服事上帝。

25:30 外面黑暗裏……哀哭切齒,這是對地獄和永刑的典型描述,在本書中出現了六次,在《路加福音》中出現了一次,見太8:11-12注。

25:31-46 最後的審判。耶穌的門徒要耐心等候,期待耶穌再來時得到賞賜;但那些沒有預備好、不肯悔改的人,等待他們的只有審判。

25:31 人子,見8:20注。同著眾天使,見13:41-42;帖後1:7;啟14:17-20。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指人子既是審判官,也是君王。

25:32 萬民,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是門徒履行大使命時的傳福音對象(見28:19注)。祂要把他們分別出來,見7:21-23,13:40-43。

25:34 ,人子坐在祂的寶座上(31節),使人想起但7:13-14的預言,那裏說到亙古常在者將國度賜予 “一位像人子的”。蒙我父賜福的,賜給 “綿羊”(太25:32)的福分包括承受天父的國。他們能得這樣的福分不是因為他們行善,而是因為他們與聖父、聖子建立了得救的關係。

25:40 從上下文來看,一個最小的指耶穌的弟兄中那些最貧窮的。“弟兄” 很可能指耶穌的門徒,也泛指所有信徒。“綿羊” 得到稱讚是因為他們非常憐憫那些有需要的人,就是那些饑餓、口渴、作客旅的、赤身露體的、病了和在監裏的人。義人將承受天國,不是因為他們的善行,而是因為他們接受了耶穌所宣告的,內心被更新,從裏面發出義來,他們向那 “一個最小的” 所施的憐憫就成了印證。義人發現,原來他們憐憫那些有需要的人,就是憐憫耶穌(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25:41-46 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與將承受天國的綿羊(34節)相反,山羊將被定罪,要進入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他們被定罪是因為他們犯了不作為的罪,沒有憐憫那一個最小的,也就等於沒有照顧耶穌。他們的行為顯示他們心中的不義,要被定罪進入永刑。有些解經家認為,在耶穌創立地上的千禧年國度之前,審判(這些人要往……)就會來到。“綿羊”(33節)指那些有福進入並活在耶穌國度裏的人。有些人則認為,這審判就等於世界末日的情景,然後永恆國度就來臨(啟20:11-13)。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審判一定會來到。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