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0 馬太福音 26:1~16 (3.3.15)

Study 40 Matthew 26:1~16 (3.3.15)

研經題目:

1. 要注意基督在1、2節中的預言,與猶太宗教領袖在3~5節的計劃之間的不同點。實際上,誰的話有效?何故?比較徒二23;詩卅三10、11。

2. 6~16節使人注意到馬利亞膏立與猶大賣主行動之間的對比。這一點怎樣把路二35下的真理表明出來呢?在這些不同行動的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6:1~27:66 彌賽亞被釘十字架。馬太記述耶穌受死之前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1) 逾越節、聖餐和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26:1-46);(2) 耶穌被捕、受審和定罪(26:47~27:26);(3) 耶穌被鞭打、被釘十字架、死亡和安葬(27:27-66)。

26:1-16 宗教領袖的計謀,耶穌被膏抹和被出賣。耶穌預言自己將被捉拿和被釘十字架,這些都是宗教領袖的計謀(1-5節)。馬太記敍耶穌在伯大尼怎樣被膏抹(6-13節)和猶大怎樣賣主(14-16節)。

26:2 每年慶祝逾越節,是為了紀念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見出12章注)。人子,見太8:20注。這是耶穌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預言自己將被捉拿和被釘十字架(參16:21,17:22-23,20:17-19)。

26:3-4 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指公會(猶太人的管理組織,設於耶路撒冷)的代表,當時不是全體成員都到齊。,指祭司長的私人住宅。該亞法於主後18-36年擔任大祭司,他是前任大祭司亞那的女婿,見約18:24注。1991年,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的一個墓穴裏發掘出一個精緻的屍骨盒(放置死人骨頭的盒子),上面刻著略有不同的文字,寫著“該亞法的兒子約瑟”。

26:5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到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過節時,他們想起祖先曾經從埃及的奴役下得釋放,民族熱情高漲。生亂,在這樣的大節期間,以色列民群情洶湧,特別容易發生群眾暴動。耶穌當時很受百姓歡迎,所以祭司長和長老都不敢公開捉拿祂。

26:6-13 本書按主題記載耶穌在伯大尼被膏抹的經過,而約12:1-11則按照時間順序記載,表明這件事是發生在耶穌榮入聖城之前的禮拜六晚上。

26:6 伯大尼,見21:17注。長大痳瘋的西門,按照律法規定,長大痳瘋的人必須遠離人群。西門在他家裏設宴款待耶穌,表明很可能他的大痳瘋已經蒙主治癒了。

26:7 一個女人,約12:3記載她是馬利亞,也就是馬大和拉撒路的姐妹。極貴的香膏,“真哪噠香膏”(參可14:3;約12:3)是一種用來表達莊重奉獻的香油。當時的人通常用家用油來膏抹客人、作藥或其他用途(見可14:3-5注)。

26.8-12 門徒覺得這樣做是枉費,耶穌卻稱之為一件美事。賙濟窮人,門徒若真的關心窮人,總有機會,因為他們常有窮人……同在(11節),然而,他們向耶穌表達愛的機會卻不會很多。由於耶穌即將受死,馬利亞膏抹耶穌的身體,預示將要發生的事情。為我安葬作的,馬利亞表達忠誠奉獻的行動,無意中為耶穌的安葬做了準備。

26:9 許多錢,這瓶香膏值 “三十多兩銀子”(可14:5),大約是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窮人,在當時的以色列,貧困問題很普遍。

26:14 十二門徒裏有一個,猶大是耶穌所揀選的使徒,所以他的背叛更是出人意料。

26:15-16 三十塊錢,《舊約》規定,如果牛觸死了一個奴隸,牛的主人要賠償30塊錢給奴隸的主人(出21:32)。這筆錢相當於一個工人4個月的工資(大約今天的16,000元人民幣)。猶大和祭司長用這麼點錢來索要耶穌的命,顯示他們對耶穌的藐視。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猶大的背叛表明他不是真信徒(參路22:3-4)。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