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4 Jeremiah 35 (3.3.31)

研經題目:
利甲族是個小族或小派別,他們認約拿達(比較王下十15)為他們的祖先或創始人,並接受他的禁令:不可喝酒,不可蓋房,不可從事耕種;這些都是定居者文明生活的表記。他們正常地過著游牧的生活,但由於懼怕北方大軍入侵,才避居耶路撒冷。
1. 耶利米奉上帝之名,曾用什麼來試驗利甲族人?然後上帝又要他把什麼信息傳給耶路撒冷的居民?
2. 13~17節。要思考以色列人所提的這種控訴:參閱七13、25、26;廿五3、4、7;廿六4、5;廿九19,四十四4。你留心注意上帝對你說的話嗎?例如藉著教師和傳道人對你說的。
3. 利甲族的什麼特色堪以成為今日基督徒與人有別的特徵呢?比較太廿四12、13;來十36、38、39。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5:1-19 利甲族。猶大的一個家族,即利甲族,忠信地遵守了他們一位祖先的命令,不喝酒,不在這塊土地上建立永久的居所。他們的忠誠是猶大和耶路撒冷對他們的屬靈之父——耶和華持續不忠的一個活生生的反面例子。這並不是說飲酒、種植葡萄園或建造房屋是邪惡的:這些都是上帝在這塊土地上預定的蒙福生活的一部分(申28:2-8)。利甲族人的承諾似乎是在提醒我們,應許之地和它的祝福只是象徵著上帝為祂子民準備的真正產業。(BTSB)
35:1 約雅敬的時候,約雅敬於主前609—主前598年在位,見“《耶利米書》中的事件年表”,1112頁。本章所述事件不是發生在34章之後,因為34章的事件發生在主前587年(見34:1注)。
35:2 利甲族,源於基尼人的遊牧部落(士4:11;撒上15:6;代上2:55),與主前842年耶戶清除亞哈家的事件有關(王下10:15-17)。 耶和華殿的……屋子(《和修》“耶和華殿的……房間”),用於儲物或居住(參王上6:5;尼13:4-9)。給他們酒喝,一般與待客的禮數有關。
35:3-4 耶利米把利甲全族的人帶到伊基大利的住處。神人, 是“先知”的同義詞(撒上2:27,9:6;王上12:22,17:24)。首領(《和修》“官長”),指朝廷官員。聖殿就在王宮旁邊。把門的(《和修》“門口的守衛”),指看守聖殿入口並收取殿稅的祭司(王下12:9;耶52:24)。
35:5-7 利甲族人拒絕喝酒,因為祖先曾吩咐他們不可喝酒,或蓋建固定的住所。這是一種自願的承諾,可能類似拿細耳人的願(民6:2-4)。
35:8-11 利甲族人一直聽從祖先的話,只因巴比倫已經開始入侵,他們才迫不得已來到耶路撒冷。
35:12-14 上帝指出,利甲族人與祂的百姓以色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利甲族人遵守先祖約拿達的吩咐,以色列民卻不聽從上帝。
35:15-16 上帝藉著眾先知一再提醒百姓,要他們記念上帝與猶大所立的約(7:23-25,11:6、7,25:3-4,29:19,32:33),可惜他們不聽;相反,利甲族人的祖先只需要咐一次,後人就一直遵從。
35:17 一切災禍,見34:22。呼喚他們,藉著摩西和眾先知(路16:29-31)。沒有答應(《和修》“沒有回應”),他們沒有相信、悔改或遵從(何11:1-2)。
35:18-19 上帝告訴利甲族的人說,因他們聽從了自己的屬靈領袖(8-10節),所以必侍立在以色列的上帝面前。“侍立在上帝面前”,就是在上帝面前事奉,通常是在聖殿裏(參7: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