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6 Jeremiah 37 & 38 (3.4.2)

研經題目:
雖然埃及曾於20年前在迦基米施決定性地為巴比倫的軍隊所擊敗(四十六2),現在埃及卻興起了一位新王,要阻擋尼布甲尼撒的南侵。當尼布甲尼撒圍攻耶路撒冷時,他派遣一支軍隊馳援,使迦勒底人不得不放棄圍攻。這事令人振奮,令人寄予厚望,但耶利米未受愚弄。他說,迦勒底人會回來,用火把城焚毀。
1. 耶利米這兩次被捕的事怎樣闡明了一18、19的話?他被捕似乎對他的安全有利(卅七21)。我們應期望在我們最難堪的經歷中尋找上帝的美意嗎?比較詩廿三4;徒廿七21~25。
2. 你認為他肉體方面的受苦與所加諸他的責備哪一樣更難忍受?他為什麼不閉口不言,免得被人非難?參閱廿7~11;徒四18~20,五29。
3. 從這幾章所顯示西底家的性格,使我們能學習到什麼教訓呢?比較箴廿九25上;雅一8。
注:
卅七12。「在他本國的民中接管一些產業」(Moffatt譯本)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7:1~39:18 耶路撒冷最後的日子。耶路撒冷終於陷落(39:1-10)。陷落前,耶利米警告西底家不要自欺(37:1-10),西底家囚禁耶利米(37:11-21),以伯米勒釋放耶利米(38:1-16),以及耶利米勸西底家投降(38:17-18)。耶路撒冷陷落後(39:1-10),上帝拯救耶利米和以伯米勒(39:11-18)。
37:1-21 耶利米被監禁。第37~39章涵蓋了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包圍後的痛苦的最後日子。耶利米自己也是攻擊和迫害的目標,因他預言該城即將陷落。即使在制定一個將以災難告終的公開路線時,西底家王也與耶利米進行了幾次私人會談,尋求發現耶和華關於該城未來的話語。然而,他不願意或無法改變他的方向,以回應耶利米的明確警告。(BTSB)
37:1 西底家,約主前597—主前586年在位。哥尼雅是約雅斤的別名,又名耶哥尼雅(24:1),在主前598—主前597年作王僅三個月(王下24:8-9)。他被廢黜,應驗了36:30的預言。
37:2 新的政權不等於對上帝的話有新的態度。
37:3 為我們禱告,見21:1-2。
37:4 還沒有……囚在監裏,見29:24-32,37:11~38:6。
37:5-9 約主前588年,埃及出兵進攻巴比倫,使巴比倫人拔營離開耶路撒冷。但上帝給西底家的話是:巴比倫將要再來。不信這話而相信任何其他說法,就是自欺。
37:10 上帝說的是:巴比倫只用軍中受傷的人就可以打敗猶大,因為上帝已經定意將耶路撒冷交給巴比倫。
37:11-12 拔營離開……的時候,見37:5。便雅憫地,耶利米的家鄉,見1:1-3。得自己的地業,含義不確定,可能涉及先前購得的土地(32:1-15)。
37:13 便雅憫門是朝北的門,可通往便雅憫地。守門官,希伯來原文直譯為“警衛長”,因此是一個很重要的軍官。伊利雅僅出現在本節和14節。投降迦勒底人,這是很自然的假設,因為耶利米曾勸百姓投降(21:9)。
37:14 儘管耶利米否認投降,而且他一向傳講真理,但伊利雅仍然拿住他,把他解到首領那裏(《和修》“把他帶到官長那裏”;26:10-24)。
37:15 首領惱怒耶利米的教導和否認投降的話(36:29)。打了他,見20:1-2。約拿單的房屋,見37:16,也許其他監牢已經爆滿。無論如何,那肯定是個很可怕的地方(20節)。
37:16 獄中……牢房(《和修》“地牢……牢房”),指在蓄水池中的牢房(見38:6注),或拱頂的地窖。這兩種地方都是潮濕、不衛生的。
37:17 西底家渴望聽到好消息(21:1-2),於是派人把耶利米領來,但聽到的仍然是上帝審判的話。
37:18-19 在什麼事上得罪你?耶利米確實沒有犯錯,他只是在回答提問時,說出了人不願意聽的真相。對你們預言……的先知,現今在哪裏呢?指那些向王撒謊的先知(23:9-40,28:1-17)。事實證明耶利米說的都是實話,為什麼仍要懲罰他呢?
37:20 懇求,耶利米真的擔心自己性命不保,因此要求更換牢房。
37:21 護衛兵的院,在王宮旁邊(32:1-2)。一個餅,在戰爭、被圍困和饑荒時期,那是一個人一天的口糧(14:1-12)。直到……餅用盡了,最後,耶路撒冷雖未確實遭遇饑荒,但極度缺乏糧食。
38:1-13 耶利米被投入泥坑中。西底家王的軟弱在第38章中得到了充分展示。當他的一群官員想要殺死耶利米時,西底家竟袖手旁觀沒有阻止他們這樣做,但是當他的另一個僕人想要營救耶利米時,他卻支持他。西底家再次尋求與耶利米私下會面,以瞭解耶和華關於他的未來的話語,但西底家仍然拒絕改變他的行為來回應。第37章的事件與第38章的事件有許多相似之處。(BTSB)
38:1 即使在被囚之後,耶利米仍然沒有停止宣講上帝所指示的話。示法提雅……基大利,沒有出現在其他經文中。猶甲,見37:3。巴施戶珥,見21:1。這些朝臣的對外政策顯然都是親埃及的。
38:2-3 這兩節經文概述耶利米在西底家作王十年期間論到耶路撒冷的信息,見27:1-15。
38:4 與26:16-24不同,眾首領(《和修》“官長們”)認為耶利米應該被處死,因為耶利米的話不利於戰事。諷刺的是,雖然耶利米的建議合理,他們卻認為這會使百姓…….受災禍。
38:5 西底家不願意負責任,把耶利米交給他的仇敵,但上帝已經應許要保護耶利米的性命(1:17-19)。
38:6 與37:20-21不同,耶利米無法避免被關進牢獄(《和修》“井”)。這種監牢(井)是挖鑿岩石而成的,入口窄小而底部寬闊。囚犯完全不可能從這樣的地方逃走,因此也許只用來關押一些重犯(參創37:20)。陷在淤泥中,囚犯會在肮髒的污泥中慢慢死去。
38:7 太監,或許與創37:36一樣,是“官長”的通稱。古實人,很可能是一個被迫服事猶大王的外地人。以伯米勒的希伯來文意思是“王的僕人”,他可能真的是太監,也可能不是。便雅憫門,見37:13。
38:8-9 以伯米勒的性格顯然比軟弱的西底家更好。他看出耶利米受到不公平的裁決,生命危在旦夕(參39:16-18)。
38:11-13 以伯米勒繼續施展才智,營救耶利米。他和一些助手用碎布和破爛的衣服墊著繩子,救出耶利米,再次成就上帝保護耶利米的應許(參1:17-19)。他們把耶利米從淤泥中拉上來(參大衛在詩40:2讚美上帝的話)。
38:14-28 西底家再次詢問耶利米。這已經是西底家第二次要求與耶利米見面了(見37:16-17)。(BTSB)
38:14 第三門,沒有出現在其他經文中,也許是王的私人入口。絲毫不可……隱瞞,彷彿耶利米一直都向他隱瞞似的!見37:17。
38:15 耶利米料想,王這次同樣會不聽從他,像從前一樣。另外,耶利米也害怕要承受更重的刑罰(參32:1-2)。
38:16 私下,西底家的承諾在公眾面前沒有一點分量(37:17)。尋索你命的人,西底家清楚知道耶利米麵對著各種危險(38:5)。
38:17-18 耶利米再次建議歸降(21:1-10,27:1-15,32:1-5,38:1-5)。
38:19-20 西底家害怕得罪耶路撒冷的百姓(4-5節),也害怕被交給那些已經投降巴比倫的猶大人。但耶利米保證,西底家若順從上帝的話(27:1-15),就必能存活。
38:21-22 拒絕順服上帝,必帶來可怕的後果。婦女必都帶到……那裏,即被擄。知己的朋友,指王的謀士和說謊言的先知(37:19,38:1-5)。腳陷入淤泥中,西底家的政治前途正在衰落,就像耶利米曾在井內慢慢陷入淤泥中那樣(6節)。就轉身退後了(《和修》“他們卻離棄你”),指當災禍來到的時候。
38:23 由於不順從上帝的話,西底家及其家人並耶路撒冷,全都要遭遇可怕的結局。
38:24 不要使人知道,耶利米的命運似乎掌握在西底家手中,但上帝已經應許必會保護耶利米(1:17-19)。
38:25-27 首領若……問你,再次顯示西底家無力控制局勢。“我……懇求”,參37:20。事情沒有洩漏,王的秘密無人知曉。
38:28 護衛兵的院,見37:21。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日子,正如耶利米的預言(見37:6-10),巴比倫再次圍困耶路撒冷,並最終將城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