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0 Jeremiah 46 & 47 (3.4.6)

研經題目:
四十六1是引進四十六至五十一章(參閱綱要)。四十六章分成三段:2~12節(敘述埃及與巴比倫爭霸,在迦基米施為迦勒底人擊敗);13~26節(是關於尼布甲尼撒將侵略埃及的預言);和27、28節(是安慰以色列的信息:在卅10、11可以看見這兩節原來的背景)。第四十七章是預言迦勒底人將征服非利士。
1. 大聲誦讀每一段的經文,就可以捕捉到這些言辭的韻味與意義。以色列的上帝和這些列強之間的衝突有什麼關係?比較四十六10、15、25~26;四十七4、6、7。要注意,上帝的選民並沒有直接捲入。比較摩九7;賽四十15、17、23,四十一2。這對於上帝支配世上「萬」國歷史的事有什麼啟發?即使這支配是我們所看不見的。比較詩廿二28。
2. 這裏怎樣描述埃及:(a) 在作戰之前,(b) 在戰敗之後,並 (c) 在被侵略之時的情況呢?把這一切與她在四十六8的誇口作一比較,並再讀九23~26。
注:
1. 四十六9。「弗人」和「路德族」都是居無定所的非洲部落。
2. 四十六15。「亞皮斯」(Apis。譯者按:中譯作「壯士」),就是埃及的牛神,被視為是阿西利斯神(Osiris,譯者按:乃埃及至大之神,通常以太陽為表記)的化身。
3. 四十六16。「他們……說」:這話必定是指在埃及定居的外國人或商人,或是指外籍的雇傭兵(21節。譯者按:中譯作「雇勇」)。
4. 四十六18。「像他泊……像迦密」:那就是「淩駕」萬國之上。
5. 四十六22。那些逃命的埃及人像蛇一樣在伐木者——就是從北方入侵的軍隊——面前溜走。
6. 四十六25。底比斯(Thebes。譯者按:中譯作「挪」)是上埃及最著名的京都,亞捫是當地的神明。
7. 四十七1。「法老攻擊迦薩之先」:無法確定尼哥何時攻擊迦薩。七十士譯本把這片語刪去了。
8. 四十七4。「迦斐托」是用來稱呼革哩底的名稱,那裏原是非利士人的故土,也指鄰近受其管轄的沿海地區。
9. 四十七5。「光禿」和「用刀劃身」都是舉哀的表記。比較十六6(也參11課的注解1);四十八37。「亞拿欽」(anakim。譯者按:中譯作「平原」)是指以色列人入侵巴勒斯坦以先居於該地段居民。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46:1~51:64 上帝審判列國。耶利米已經宣告,上帝有統治列國的至高主權(27:1-15)。在這裏,他敍述上帝將要如何審判埃及(46章)、非利士(47章)、摩押(48章)、亞捫(49:1-6)、以東(49:7-22)、大馬士革(49:23-33)、地極(49:34-39)和巴比倫(50~51章)。
46:1~51:64 針對列國的信息。像其他先知一樣(例如,結25~32),耶利米針對上帝子民周圍的國家發出了一系列信息。然而,這些信息不一定是專門傳達給這些國家的;這些信息更多的是針對上帝的子民,提醒他們耶和華對整個世界的主權。耶和華為祂自己的目的興起列國,然後反過來將它們打倒。此外,這些信息經常宣告對列國攻擊上帝子民的行動進行審判,讓他們放心,亞伯拉罕之約的消極方面仍然存在。“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創12:3)。儘管這些國家在耶和華的指示下對付猶大,但他們帶來了自己的私心,並將為他們對以色列和猶大的敵意付出代價。(BTSB)
46:1-28 上帝必審判埃及。本章說明上帝如何不喜悅埃及——以色列過去的仇敵和現在的盟友。耶利米宣告上帝必使埃及蒙羞(1-12節),並審判埃及的神明和君王(13-26節),然後指出上帝與以色列同在(27-28節)。
46:1-28 關於埃及的信息。由於第42~44章以逃往埃及的猶太人把耶利米帶到那裏結束,因此,先講反對埃及的信息是合適的。(BTSB)
46:1 希臘文《七十子譯本》將46~51章(次序稍有變化)放在25:13a之後。耶46:1是46~51章的標題。耶和華論列國的話,上帝不僅僅是猶太人的上帝,祂更是全地的主。46~51章所述上帝的話表明:萬國萬民都要在祂面前交賬(見以下經文注釋:可6:18;徒17:31;羅2:14-16)。
46:2 在……迦基米施,巴比倫大敗埃及,完全控制該地區。約雅敬第四年,即主前605年(25:1,36:1,45:1)。約雅敬是埃及扶植的猶大王(王下23:34)巴比倫擊敗埃及後,約雅敬轉投勝方,然而,他是在尼布甲尼撒進攻猶大之後才這樣做的(王下24:1;但1:1)。
46:3 步兵會右手拿住大……盾牌,護衛全身,左手握持小盾牌,保護頭部。
46:4 駕駛戰車的士兵穿戴頭盔和盔甲,手持長槍。
46:5 埃及的步兵和戰車狼狽逃竄、潰不成軍。驚嚇四圍都有,這句話也用來形容從北方來的入侵者(6:25),用作巴施戶珥的別名(20:3),並用來描述耶利米的仇敵對他的威脅(20:10)。在這次事件中,帶來驚嚇的是上帝。
46:7-8 尼羅河全年都有潮漲潮落。耶利米將埃及軍隊比作誓要遮蓋遍地的洪水(賽8:7-8;摩8:8)。
46:9 埃及的步兵戰車(3-4節)上去與巴比倫爭戰。古實,即埃塞俄比亞,位於埃及以南的尼羅河地區。弗,也許在非洲北岸(利比亞)。路德,也許是小亞細亞的呂底亞。來自這些地區的士兵可能是埃及的僱傭軍。
46:10 耶和華……的日子,指上帝用巴比倫人的刀劍審判埃及的日子,見1356頁圖表“先知書論述的‘耶和華的日子’”。獻祭,以埃及軍隊為祭物(賽34:1-7;番1:7-9)。
46:11 埃及的處女(見《和》注),指埃及全體百姓,這也令人想起一個用來稱呼以色列的親昵用語(31:4、21;見4:31注)。基列位於約旦河以東。乳香是敷在傷口上的鎮痛油膏(8:22;創37:25)。良藥,喻指戰略。不得治好,“醫治”喻指別國的援助。
46:12 埃及的羞辱影響到其他邦國,猶大也感受到失敗的羞辱(2:36,3:25,23:40)。
46:13 迦基米施戰役之後,尼布甲尼撒進軍埃及。約主前570—主前567年,尼布甲尼撒也曾攻打埃及。
46:14 密奪……挪弗……答比匿,見44:1。這些都是猶大人逃往避難的地方,但上帝說巴比倫要嚴懲這些地方(44:1-14)。
46:15-16 上帝使埃及戰敗,巴比倫仍然是上帝懲罰拜偶像者的工具(27:1-15)。
46:17 法老合弗拉(44:30)的埃及名字(Haabire),發音類似希伯來文的錯過(he‘ebir),這個雙關語可能指主前587年,埃及在猶大遇到急難時沒有作出及時的反應(37:5-6)。
46:18 君王,上帝統管天地(詩103:19)。萬軍,龐大的軍隊。他泊,以色列北部耶斯列平原上的一座孤山。迦密是以色列西岸的一座名山,靠近地中海(王上18:19-40)。尼布甲尼撒要像這兩座高山一樣俯視埃及。
46:19 挪弗是埃及的都城,它將遭受耶路撒冷的結局(4:7-8)。
46:20 毀滅(《和修》“牛虻”),喻指巴比倫,它將從北方而來,在戰役中“叮咬”埃及。
46:21 埃及的雇勇(《和修》“傭兵”)好像……肥牛犢,可以隨時屠宰。耶和華的日子是他們遭難的日子。
46:22-23 像蛇被發現一樣,埃及向巴比倫發出嘶聲,然後竄入樹林中。巴比倫的軍兵多於蝗蟲,因此他們只是簡單地砍伐整片樹林(賽10:34)。
46:24 埃及的女子(見《和》注),見11節。蒙羞,見12節。北方人,指巴比倫,見20節。
46:25 以色列的上帝統率萬軍,派遣這些軍隊攻擊埃及與埃及的神,以及君王。亞捫是挪的主要神明,而挪是上埃及(南部)的都城。巴比倫也必征服埃及南部地區。
46:26 儘管被蹂躪,埃及卻要存留。上帝要給埃及留下餘民,也許就是後來轉向祂的人(賽19:19-25)。
46:27-28 不要懼怕,見30:10-11;賽41:8-10。這復興的應許不僅包括猶大,也包括以色列。
47:1-7 上帝要審判非利士。非利士是以色列的宿敵之一(書13:2-3;士3:31,13:1)。這簡短的一章指出,上帝要把非利士交在北方仇敵的手中,徹底摧毀(47:1-4),因為祂的刀劍要到那時才能止息(5-7節)。在亞實基倫進行的考古發掘顯示,這裏確曾經歷這樣一場大火災。亞實基倫在主前604年被尼布甲尼撒摧毀後,留下的遺跡包括一個有許多破碎陶器的考古層,當中還發現一副男性骸骨,頭骨已被擊碎。
47:1-7 關於非利士人的信息。非利士人是以色列的宿敵之一。儘管他們沒有幫助巴比倫人進攻猶大,但非利士人卻將與猶大一起被摧毀。亞實基倫城在主前604年被尼布甲尼撒摧毀。(BTSB)
47:1 法老攻擊迦薩之先,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不詳。主前604年,尼布甲尼撒摧毀非利士的大城亞實基倫,其他被摧毀的大城還有迦薩、以革倫、迦特和亞實突。西底家(主前597—主前586年在位)執政初期,耶路撒冷舉行了一次多國會議(27:3),非利士沒有派遣使者出席,當時迦薩可能已被攻陷。
47:2 巴比倫攻擊迦薩,就像漲過遍地和其中所有的的洪水。賽8:8、28:17使用類似的比喻來描述亞述侵略猶大。
47:3 敵軍迅速逼近,聽見敵人壯馬蹄踏的響聲,使為父的無力救助自己的兒女(46:5)。
47:4 因為日子將到,這個毀滅一切的日子,是上帝審判的日子(46:10)。推羅、西頓,這兩座腓尼基城邑十分可能是迦薩的盟友。在以陸戰為主的戰爭中,海濱城邑通常是最後陷落的。迦斐托海島是非利士人的原居住地(摩9:7),也許是克里特島和愛琴群島。主前13世紀末,非利士人已在巴勒斯坦定居。
47:5 光禿,意指迦薩的居民剃頭,作為哀悼儀式的一部分(參賽22:12;摩8:10),或指這地的居民被清除,城邑被夷平。亞實基倫歸於無有,見47:1。用刀劃身,表示哀悼(41:5),或是向神明禱告時的動作(王上18:28)。
47:6-7 上帝刑罰的刀劍(12:12)不會止息,直到完成攻擊亞實基倫(47:1)和海邊之地。
48:1-47 上帝要審判摩押。以色列與摩押的邦交甚至早於非利士。摩押起源於亞伯拉罕時期(約主前2000年),始於羅得與兩個女兒的醜事(創19:30-38)。摩押在摩西時期抵擋以色列(民22~25章),在大衛時期臣服於以色列(撒下8:2),在西底家時期則與猶大密謀抵抗巴比倫(27:3)。在這裏,耶利米宣告上帝必審判摩押的狂傲和拜偶像的罪(48:1-10),使摩押因它的神明蒙羞(11-20節),不再誇口(21-44節);但有一天,上帝會復興摩押(45-4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