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65 詩篇 84 (3.5.23)

Study 65 Psalm 84 (3.5.23)

研經題目:

1. 1~4節。「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試思考詩人用這句詞語的重大意義。特別注意他歸諸上帝的那些名稱。他最深切愛慕的對象是什麼?

2. 在5~9節提到往錫安朝聖的人有哪些特性呢?他從哪裏支取力量繼續他的旅程?他的安全以什麼為基礎?他必須怎樣操練他的自律?他最高的報償是些什麼(10~12節)?

注:

1. 5節。其意義似乎是指「立定心意朝聖的」(那就是前往錫安的)。

2. 6節。「流淚谷」(The valley of Baca):指某一乾旱不毛的山谷,在那裏生長有鳳仙樹(balsam trees “baca”),旅客懷著恐懼的心情行近那山谷時,竟發現上帝所賜的雨水把那山谷的面目完全改變了。

3. 7節。那些朝聖者非但未因旅程而感疲憊,反因在錫安可以朝見上帝而重新得力。

4. 9節。這話是指著王,耶和華的受膏者,就是彌賽亞說的。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84 本詩為慶祝前往耶路撒冷聖殿敬拜的朝聖之旅而寫。本詩特別關注朝聖途中的喜樂,但極像頌讚錫安是上帝特選之地的讚美詩(如122篇)。唱本詩的目的是增進這種喜樂,開啟上帝百姓的眼睛和心靈,使他們看到,能成為上帝家中受歡迎的客人,是多麼令人驚歎的榮幸,並且使他們深刻地領悟到,邪惡帶來的好處與上帝家中的喜樂相比較,相距又何止千里。本詩的寫作時間,很可能是在聖所位於錫安、有王治理百姓並保護朝聖者(84:29)的時期(7節)。王被稱為受膏者,他可能來自大衛的譜系(儘管連掃羅也被稱為 “耶和華的受膏者”,撒上24:6;然而,掃羅並未能好好地保護聖所和祭司,撒上22:6-19)。本詩由三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稱百姓為 “有福” 的(84:4、5、12)。

84:1-4 住在上帝院宇中的,這人便為有福。詩歌開篇就描述上帝的殿——耶路撒冷的中央聖所,它可愛且令人愉悅,因為那是上帝的居所,這也是虔誠人羡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的原因。這裏是敬拜者與永生上帝實際相會之地,難怪虔誠人的心腸肉體都向永生上帝歡呼(見《和》注)。以色列人的敬拜不是 “安靜的”或 “壓抑的”,因為如果他們所信的上帝是真實的,又怎能不歡呼雀躍呢?而且,令人驚異的是,上帝的殿是一個廣納四方來客的地方,如果在這裏,連燕子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那麼謙卑、忠信的以色列人更不必害怕上帝會拒絕他們。住在你殿中的,這些人常常進入聖所(見23:5-6注),他們仍要讚美上帝,因為他們隨時準備好敬拜上帝。這些百姓是有福的,是真正幸福的(見1:2注)。

84:5-9 前往錫安的人是有福的。這個詩節描寫那些前往錫安聖所敬拜上帝的人,他們是有福的。他們一路著上帝的力量行走,大道在他們的心中,很可能指他們真心想去錫安。朝聖是百姓應盡的責任(申16:16),絕不應該變成例行公事或者重擔。流淚谷的確切位置不詳,似乎是一處乾地,然而忠信的朝聖者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意思可能是他們非常喜歡這個谷,就好像谷中水源充足一樣,因為他們在朝聖的路上非常高興。這些朝聖者力上加力,在旅途中不斷獲得力量更新,直到各人到錫安朝見上帝(參申16:16)。這個詩節以為王(盾牌受膏者)祈求作為結束,他不僅保護朝聖者,而且蒙召在上帝面前代表以色列,在忠信上作全體百姓的典範,從而帶領全體百姓堅定地事奉上帝。

84:10-12 依靠上帝的人有福了。最後一個詩節描述一個倚靠上帝的人:他由衷地寧願在上帝的院宇住一日,也不願在其他任何地方住千日,他寧願在我上帝殿中看門,做最低級的工作,也不要住在惡人的帳棚裏得任何的好處。“住在惡人的帳棚裏” 表示不按照聖約生活,可能隨從外邦人的生活方式。他發現上帝是日頭,是盾牌,賜下生命之光和保護,而耶和華……賜下恩惠和榮耀給他們。這樣的人信靠的是上帝,而不是上帝賜下的恩惠和榮耀,也不會因為這些東西而驕傲。那些行動正直的人擁有真實的信心,他們竭力活出上帝的旨意:上帝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他們,因為他們生活在祂的光中。本詩指出,得進聖殿是最大的美事。忠信人只要活出正直的生命,就能享受其他好處。這些人的確有福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