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2 以西結書 33 (3.5.29)

EZEKIEL 33~48 Study 22~35

以西結書卅三~四十八章 14

這幾章屬於耶路撒冷淪陷後先知工作的第二個時期(見引言及綱要)。唯一提及日期的地方是卅三21,但必須假定老早所作上帝必懲罰有罪的城和國家的一切預言,都已經應驗了。

Study 22 Ezekiel 33 (3.5.29)

研經題目:

從這卷書頭一部分就知道,先知一部分的使命是要作守望的人(比較三16~21),但現在已來到付諸實踐的時候,因為在逐漸破壞的新時代中,只有個別地悔改並歸向上帝的人才能得生。

1. 以西結用什麼詞句表明人必須悔改?惡人悔改時,當期望他有哪種行為?比較徒廿六20;啟二5。

2. 試比較10和24節所引證的那兩句流行的話語。注意這些話流行在「何處」,怎麼一句話表示絕望,而另一句話則滿有確信。上帝對每一種情形有什麼答覆?

3. 何以先知突然變得勇於發言,而百姓也變得更加好奇去聽他說的話呢?請閱30~33節。然而在他們的新興趣中,缺少了什麼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3:1~39:29 耶路撒冷陷落之後。在講述關於列邦的神諭後,焦點回到猶大(以西結喜歡用“以色列家”這個稱呼)。耶路撒冷陷落之前,以西結的信息主要是警告和宣判,但當中仍有一絲盼望。隨著耶路撒冷被毀(33:21-22),信息也有所改變。虛假的盼望破滅了,以西結的神諭現在轉向,論到生命更新的真正源頭和正確形式。這種重新定向不是突然的“向後轉”,而是逐漸的轉向,重新檢視在審判之下的生活現實,按著上帝堅實的應許,與祂建立一個嶄新的、永存的生命關係。

33:1~48:35 歡呼的時刻。復興和盼望的話語。在對以色列(1~24章)和各國(25~32章)的審判之後,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變:先知主要提供了希望的話語(33~48章)。在本段落中,第33章是關鍵,因為以西結得到消息說城已經陷落(第21節)。這個消息為接下來第34~48章的恢復主題提供了一個序言,強調了生命將從死亡中誕生。見簡介:文學特徵。(BTSB)

33:1-20 一些提醒。在轉向盼望之前,這裏稍微停頓一下,連接前文1~24章,並提醒以西結及其聽眾,他們有彼此承擔的責任:33:1-9再次闡述先知作為“守望者”的角色,如3:16-21所述;33:10-20是關於個人責任的教導,提供一個與18:21-29不同的版本。

33:1-20 更新的責任。鑒於以西結的信息從死亡轉向了生命,他的守望者角色得到了更新(見3:16-21和注釋)。(BTSB)

33:1-9 守望者(重述要點)。另見3:16-21。在這段經文中,上帝、先知和百姓不可分割地連在一起。守望的人(33:2、6、7)的角色占主導地位,他必須根據自己所(3、6節)的來行事。第2節為2-6節關於那一國(原文直譯:那地)的比喻設定框架,整個神諭(2-9節)是對本國的子民說的。他們有責任聆聽守望者的警告(4-5節)。守望的人必須警醒,以辨別上帝的行動(我使刀劍臨到……他見,2-3節),但上帝會親自向先知說話(7節)。7-9節與3:17-19幾乎完全相同。

33:2 關於上帝自己的,參21:3及其上下文。

33:10-20 道德責任(重述要點)。提醒的重點轉到百姓身上。這段經文與18:19-29相似(見該處注),但那裏以呼召悔改作為結束(18:30-32),而這裏沒有發出那樣的呼召。不過,隨後的神諭代表以西結傳道工作的最關鍵時刻。

33:11 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聖經》清楚表明,上帝必定懲罰罪惡,彰顯祂的聖潔和公義。然而,對於那些按上帝自己的形像被造的受造物,上帝也為他們的受罰和死亡感到傷心。

33:17 你本國的子民還說:主的道不公平。百姓做錯了事,就快快抱怨上帝,而不是承認自己的罪。

33:21-22 耶路撒冷陷落。這個簡短的消息,重要性遠超它的篇幅。這是本書主要結構的關鍵樞紐。讀者和以西結都已經為這個時刻做好準備:以西結在3:22-27開始啞口不言,並在耶路撒冷開始被圍困時記下當時的日子(24:1-2、25-27)。這時是主前585年1月,即耶路撒冷陷落之後約五個月。逃來的人到以西結那裏,證實上帝在城開始被圍困時所說的話(24:25-27),肯定了以西結的先知職分;而上帝使這事成就,也堅立了祂自己所做的工。此外,這個消息也使下文所說的話更顯重要。

33:21-33 耶路撒冷陷落的報告。以西結的演說重現了。從時間的角度來看,讀者並沒有想到在針對列國的預言(25~32章)在文學上中斷之後,會聽到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和以西結的演說再次出現。讀者期望這個消息會緊隨以西結妻子的死亡之後(24:15-27)。耶路撒冷淪陷的消息標誌著餘民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見24:23、26的注釋),從哀傷過渡到歡樂。在以色列的敵人被消滅之前,歡樂和復興是無法實現的(第25~32章)。耶和華用祂聽到的城市滅亡的消息打破了以西結的“哀傷的沉默”,這表明哀傷的時間已經過去,見簡介:文學特徵。(BTSB)

33:23-33 罪責。雖然開始朝向復興,但來自上帝的話,譴責在本地(23-29節)和在外地(30-33節)的猶太人生活不敬虔。

33:23-29 給留在本國的百姓的話。這段經文向那些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後留在猶大地的百姓說話。這裏描述的惡行(24-26節)與18章類似,聯繫是恰當的。第18章挑戰猶太人認為血統可以保證(或阻止)人享有福分的觀念,而這裏反駁的其中一個說法是,他們聲稱“血緣關係”意味著財產的擁有權。其實倒不如說,應許之地的荒涼(33:27-29)與百姓所做的可憎之事有直接關係。

33:24 眾先知很少提及列祖(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關於這裏訴諸亞伯拉罕的做法,參賽41:8,51:2。猶太人這種從眾多的論證“邏輯”,有極大的缺陷。關於這時土地的佔有情況,另見耶39:10。

33:25-26 關於這份罪行清單,參18:5-18注。你們吃帶血的物,希伯來文直譯為“你們吃血”,這句俗語也出現在利19:26,意指律法不容許的獻祭。以西結的反問(你們還能得這地為業嗎?),暗示留在本地的百姓似乎已經忘記聖約的條款。

33:30-33 給被擄異邦的百姓的話。雖然23-29節“暗示的”聽眾是留在應許之地的百姓,但正在聆聽的“真正”聽眾卻是與以西結一同被擄的人。先知譴責那些留在耶路撒冷的同胞貪愛土地的時候,被擄的百姓聽得津津有味,但先知給他們當頭一棒,責備他們貪求財利(31節)。再者,他們把先知的話純粹當成娛樂(32節)。這裏沒有宣告審判,但有不祥的暗示(33節)。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