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HEMIAH Study 1~14
尼希米記 共14課
綱要
一1~11 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苦況。尼希米的禱告
二1~10 亞達薛西差遣尼希米返回耶路撒冷
二11~20 尼希米鼓舞民眾起來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垣
二1~32 工作分配,助手名單
四1~六14 雖遭抵擋與困難,工程不輟。尼希米的領導充滿活力,足資仿效。
六15~七4 城垣工竣,分派防衛城池任務。
七5~73 登記隨所羅巴伯返回之民。
八1~18 在公眾之前宣讀並講解律法。慶祝住棚節。
九1~38 集體悔改認罪。
十1~39 在公眾前立約簽名,立志遵行上帝的律法。
十一1~十二26 耶路撒冷居民名錄。
十二27~47 為城垣行告成禮。分配聖殿事奉工作。
十三1~31 與異族人分離。改革工作在尼希米第二次回到耶路撒冷時進行。
□ Study 1 Nehemiah 1 (3.6.26)

研經題目:
1. 尼希米對有關耶路撒冷之消息憂思多久才採取行動(參下面注1)?注意事件發生之順序——有一件事是上帝呼召祂的僕人去擔負特殊工作時往往可以見到的。
2. 從尼希米做禱告的榜樣我們能學習到什麼呢?注意他的態度,他的聖經知識,他期望禱告必蒙垂聽的根據。申七,九~十二,廿九,三十,提供了禱告的背景。
注:
1. 1節「基斯流月」相當於我們的11、12月,「尼散月」(二1)則相當於我們的3、4月。
2. 11節。「酒政」:是一個高級官員,他的職責是先嘗王飲的酒,然後才遞給王,以免被人下毒。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2:20 尼希米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城牆。這段經文記述尼希米對重建耶路撒冷的負擔和最初的努力。他得知耶路撒冷破敗(1:1-11),取得重建這座城邑的許可,察看了城牆的情況(2:1-16),並承受了第一波的反對(2:17-20)。
1:1~7:3 尼希米的歸回和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尼希米(像以斯拉一樣)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被擄後的共同體。他在以色列持續的歷史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確保耶路撒冷的重建和安全。這樣的安全將允許在聖殿進行規範化的敬拜,在那裏,立約的主會來,至少會發現祂的子民中有餘民在等候祂。(BTSB)
1:1-11 尼希米得知耶路撒冷破敗。尼希米聽到被擄歸回的百姓在耶路撒冷和猶大遭遇危難(1-3節),就祈求上帝施恩給他們(4-11節)。
1:1-11 尼希米的禱告。尼希米在第3節中收到的壞消息,促使他作此禱告。(BTSB)
1:1 哈迦利亞的兒子尼希米,在希伯來原文中,尼希米這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已經安慰”。亞達薛西王二十年是主前445年,是以斯拉抵達耶路撒冷13年後(見拉7:7)。基斯流月是希伯來曆九月(公曆11-12月;見拉10:9),時值冬季。書珊城或“堡壘”,是王家宮室之一。亞馬他(拉6:2)是王室的避暑山莊,書珊是王室在冬季的住所。
1:2-3 有我一個兄弟哈拿尼,另見7:2。同著幾個人……來,這些人是耶路撒冷還是波斯的居民無法確定,他們擔負什麼使命也不清楚。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是指從被擄之地歸回、住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的以色列百姓(見拉9:8注)。對耶路撒冷的城牆的描述,可能意味著自從第一批被擄者歸回後,城牆一直沒有完成重建,或者有人曾經重建,但工程受到阻撓,或許是被執政的亞達薛西王下令制止(見拉4:20注)。
1:4 哭泣,悲哀,試比較以斯拉在發現百姓犯罪後的類似反應(拉9:4-5,10:1)。天上的上帝是在異國的場合中對上帝的稱呼(參拉1:2,5:12)。
1:5 耶和華天上的上帝,這一組合的名字意指以色列的上帝(出3:13-15)是獨一的神。向愛你、守你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參申7:9。這慈愛(直譯:堅定不移的愛)是上帝信守祂與以色列人所立聖約的本質。這種守約的信實也要求以色列人以愛來回報(另見申6:5)。另外,這種愛也包括忠心,以遵守上帝賜給摩西的律法來顯明;順服是對上帝的慈愛的正確回應,而不是先決條件。
1:5 在轉到祈求之前,尼希米重申了上帝品格的偉大,祂因此有能力回應尼希米在第11節的請求。這也搭配了對上帝守約的信實的訴求。尼希米意識到,不是像流行的說法那樣,“禱告可以改變事物”,而是禱告使我們與改變事物的上帝有接觸。(BTSB)
1:6 尼希米以悔罪開始他的祈禱,他回顧了以色列人之前所犯的一切罪,以及他自己和父家所犯的罪。一般來說,禱告應該以這樣的悔罪開始,但尼希米特別承認,是以色列人的罪導致耶路撒冷陷入目前的悲慘景況。以色列人沒有按照第5節所述的方式回應上帝的恩約。尼希米的禱告也使人想起所羅門奉獻第一聖殿時所作的禱告(王上8:28-30)。尼希米稱自己為你僕人,稱以色列人為你眾僕人,這種表述含義深遠,因為他也是亞達薛西王的僕人。以斯拉也用同一個詞(希伯來原文 ‘ebed)的另一種詞形,來描述百姓被波斯“轄制”(拉9:9)。尼希米的禱告引出了一個問題:“誰是以色列人真正的主?”
1:7 誡命、律例、典章,見拉7:10注。
1:8-9 記念,當以色列人因犯罪而受到審判時,摩西也曾懇求上帝記念祂的應許(出32:13;9:27)。尼希米現在想起上帝曾說過的話,即在聖約中的以色列人面對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悖逆上帝會導致他們被分散在萬民中,意即被擄外邦(利26:27-33;申4:25-27,28:64),而順服上帝則會為他們帶來祝福(利26:3-13;申28:1-14)。你們若歸向我,從尼希米的角度來看,被擄的威脅已經成為事實;因此他現在懇求上帝記念祂從前的應許,就是當以色列人在被擄中悔改,上帝仍會招聚他們回到那地,並賜給他們繁榮興盛(利26:40-42;申4:29-31,30:1-6)。從某種意義上說,復興已經發生,因為上帝許多被擄的子民已經歸回,但這復興並不完全,因為這塊土地仍沒有保障。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和修》“我所選擇立為我名居所的地方”),這裏再次提到上帝在古時賜下的應許,即祂要將以色列人帶到這一方土地上(申12:5)。這個“地方”(見《和修》)主要是指上帝的聖所所在的城邑,最終是在耶路撒冷(王下21:4)。“我名”的居所,意思是上帝宣稱那地方是屬於祂的,這與其他神明或統治者的聲稱形成對比。
1:10 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救贖,本節和申4:34中的這種說法,都是指:(1)上帝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役;(2) 上帝在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時施行神蹟;(3) 上帝在紅海擊敗埃及人(出7~15章)。
1:11 敬畏你名,關於敬畏上帝,見箴1:7的注釋和那裏提到的其他經文。“敬畏上帝的名字”實質上就是敬畏上帝自己,因為這裏上帝的“名”代表上帝自己和祂的一切屬性(參申10:20,28:58-59)。在王面前蒙恩,尼希米知道,上帝可以驅使有權有勢的人行事配合祂的計劃,並使祂的子民得益處(見拉6:22)。但他可能也知道,亞達薛西王已經下令停止重建耶路撒冷(見1:2-3注;另見拉4:23)。因此,尼希米的請求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險。作王酒政的,這個職位很高,並且經常接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