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3 詩篇 92 & 93 (3.7.12)

Study 73 Psalm 92 & 93 (3.7.12)

研經題目:

1. 詩九十二。詩人的眼睛蒙開啟,認出上帝行事的原則,這些原則向沒有屬靈悟性的人卻是隱藏的。這些原則是什麼?情緒和心思二者是怎樣被激動起來呢?

2. 試思考九十二12~14所描述之義人的那一幅生活圖畫。他們旺盛而又美觀的秘訣是什麼?比較詩一3;耶十七7、8;賽四十29~31。

3. 詩九十三。單是能力不能把以色列的上帝與鄰國的神明區別出來。這篇詩提到哪兩種獨有的特色呢?把詩九十2下;申卅三27,和出十五11下;詩四十七8作一比較。

注:

1. 九十二1。「稱謝」的意義比「說聲(謝謝你)」還含有更豐富的意思。這個詞包含公開用言語承認上帝的恩典,而且大概還有感恩奉獻(感謝祭)。

2. 九十二6。「這」(This。譯者按:中譯無此字,也無冒號,見下)字。正如冒號所示,是指7、8節的內容。

3. 九十二10。角象徵能力。比較亞一18以下各節;詩七十五10。這象喻是指恢復活力並重新獻身的意思。

4. 九十二12。「發旺」(flourish),與7節的「發芽」(sprout。譯者按:中譯均譯作「發旺」)是同一個詞。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92 這是一首向上帝感恩和讚美的詩歌,特別頌讚上帝為以色列設立安息日的福分。安息日是休息的日子,也是聚集敬拜的日子(利23:3),敬拜是本詩的中心。除了題注 “安息日的詩歌” 說明這個中心思想外,本詩也提到早晨和晚上的敬拜(92:2-3),敬拜時使用的樂器(92:2-3),以及聖殿(13節)。

92:1-5 每週的安息日敬拜是美事。安息日敬拜的最基本內容是,頌讚上帝統管受造界的偉大,以及祂向忠信人賜下的美善。稱謝歌頌傳揚歡呼等詞,描述在公眾崇拜中所唱詩歌的意義,以及用來伴奏的樂器(十弦的樂器)。詩歌尊崇上帝關於祂自己的啟示,令人想起出34:5-7,上帝在那裏解釋了祂的字(92:1),特別是包含祂對百姓的仁慈(祂充滿慈愛信實)。上帝的作為和工作,指祂在創造世界和看顧百姓時行的大事。

92:6-11 對比:不敬虔的人必滅亡,但我只會看著他們滅亡。這段詩歌對比了那些對聖約不忠的百姓(在6-9節中被稱為畜類人愚頑人惡人作孽之人和上帝的仇敵),與那些專心敬愛和信靠上帝的人(誦唱本詩的 “我”;參10-11節我的)。不忠信的人無論眼下多麼茂盛(7節),終究不能長久,唯獨上帝最終得勝;上帝必審判那些藐視祂的人(特別是祂百姓中間的這等人)。至高直到永遠的上帝要公開顯明那些對祂忠心的人,“高舉”(10節)他們的(象徵能力和力量,這個概念源自動物的角象徵其力量的比喻;參75:4注)。我眼睛看見我耳朵聽見等用語表明,那些似乎非常興盛和危險的惡人已經滅亡(92:7),證明忠信人在面對要屈從於不忠信人的巨大引誘下仍然忠於上帝,乃是正確的。

92:9 在希伯來原文中,這節經文有三行詩句:“(1) 耶和華啊,看哪,看你的仇敵;(2) 看哪,你的仇敵都要滅亡;(3) 作惡的全都要離散”(《和修》;參93:3),這三行詩句的語意不斷遞進,達到高潮。滅亡……離散,與 “滅亡” 一樣(92:7),這些話描述惡人受審判的情況,就像在戰爭中潰敗一樣。有時,上帝對惡人的審判會延續到來生(見49:13-20注)。在一份主前第二個千年的烏加列文獻中,發現一個結構非常類似92:9的句子,但那句話是讚美巴力(而非耶和華)的:“巴力啊,看你的仇敵:看哪,你要擊打你的仇敵;你要消滅你的敵人。”《聖經》中的詩人雖然運用當時的文學形式來寫作,但清楚地知道,唯獨耶和華當得這樣的讚美。

92:10 高舉了我的角,見75:4注。野牛指歐洲野牛,是家牛的祖先,現已絕種。這種動物以力大著稱,它的一對角是截擊敵人的武器(參22:21;申33:17)。由於希臘文《七十子譯本》用 “獨角”(希臘原文monokerōs)來翻譯這裏的希伯來詞,因此較早的英譯本將這裏的 “野牛” 譯作 “獨角獸”,拉丁文《武加大譯本》所用的詞彙可指犀牛或獨角獸。

92:12-15 永恆的安息日。參來4:9。這個詩節描述忠信人得享永遠的安穩,他們要發旺如棕樹(92:12;棗椰樹,壽命長且樹狀高貴,參14節),又發旺在我們上帝的院裏,表明一直有上帝的同在(參23:6)。相對來說,惡人的 “發旺”(92:7)是暫時的,他們最終 “要滅亡”。在上帝的院裏,忠信人必喜樂地顯明(參2節)上帝完美的信實和公義。關於樹的比喻,參1:3。這段詩歌像戴上充滿持久活力的光環,使忠信人能夠盼望永遠與上帝同在,並唱詩讚美祂(見23:5-6注)。

93 第29、93和95~99篇都是讚美上帝作王的詩篇,讚美上帝作王統管受造的萬物。上帝是萬有之王的觀念植根於創造的敍事中,而具體的詞彙最早出現在出15:18。《舊約》說到上帝的王權,可指祂作王統管一切受造物,也可指上帝的百姓承認祂治理他們的王權(撒上8:7,12:12-15);而《新約》所述 “上帝的國”,則著眼於上帝藉著大衛的後裔管理和統治祂百姓的方式。分辨每個情況所要表達的重點,這是很重要的。以上帝作王為主題的詩篇,主要是頌讚上帝作王統管祂所造的萬物。儘管區分這些觀念非常重要,但卻不應該將它與其他觀念割裂:統治以色列的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有一天祂必統治萬國,這是以色列極大的殊榮。第93篇以這一奇妙的經驗作為結束,確信上帝作王是靈丹妙藥,能驅走疑惑和絕望(參89:38-51)。

93:1-2 上帝作王,世界和上帝的寶座就堅定。上帝作王;因為祂的寶座……立定(2節)並且穩固,所以世界就堅定(1節),成為穩固可靠的居所。在這裏,詩人將上帝寶座的穩固追溯到祂可畏和威榮的大能(祂為衣穿上祂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以及祂的永恆(祂從亙古就有)。

93:1 世界……不得動搖,這節經文(參96:10,104:5)曾一度被人用來支持 “地心說” 的觀念,即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所有星辰都圍繞著地球轉動。然而,這節經文並未暗示這種觀點,因為譯作 “動搖” 的詞僅僅暗示某種不穩定,“不得動搖” 指上帝所賜的安穩。詩人所關注的不是物理學研究的那種天體運動,參46:5,125:1;10:6注。這裏可能意指,世界的既有秩序(以及建立此秩序的道德原則)是可信和確定的,得到上帝的信實保證。

93:3-4 上帝的能力強過翻騰的大海。對以色列人來說,翻騰的大海(也稱為大水諸水)生動地象徵了最不可控的混亂狀態。這個詩節堅稱,作王的上帝的能力甚至勝過澎湃的大水。這兩節經文要用 “遞進平行” (building parallelism)的修辭手法,即每一個後續句都是在補充或解釋前句(參92:9)。

93:5 上帝的法度是確定的。上帝的法度最的確(《和修》“法度最為確定”),並且祂的殿永稱為聖,是合宜的,因為宇宙萬物的道德秩序反映出上帝自己的屬性,所以是穩定和可靠的。祂賜給以色列的律法,就是基於這種穩定的道德秩序,因為以色列的蒙召,就是上帝在亞當、夏娃墮落之後再次更新人性,因此可以肯定,只有那些不斷追求聖潔的人,才會一直享受上帝的同在。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