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5 詩篇 95 & 96 (3.7.14)

Study 75 Psalm 95 & 96 (3.7.14)

研經題目:

這兩篇詩似乎與新年的節期有關。舊約的更新乃是這個節期的一個特色,而慶祝上帝為創造主,為王,並為審判主。詩九十五召喚上帝的百姓來敬拜祂,這召喚連帶還有對背逆作出嚴重的警告。詩九十六則請受造的萬物都一同來敬拜耶和華。

1. 在這兩篇詩裏面所說的話怎樣表明受造之物都應當敬拜耶和華呢?試把應敬拜祂的理由一一列舉出來。這種敬拜應當怎樣表達出來呢?

2. 詩九十五列舉出哪些特別的理由說「我們」應當敬拜上帝呢?這個「我們」是哪些人構成的?警告我們要提防什麼危險,何時並何故?比較來三7~15。

注:

1. 九十五3;九十六4(比較九十七9)。舊約的一神論就整體而論是實用的(例如出廿3),而不是理論的。但九十六5表達出舊約和新約信仰的合理的結論——「外邦所有的神(實際上)都是虛無」。比較林前八4~6。

2. 九十五6。「造我們的」:那就是造以色列民族——好作祂子民的那一位。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95 本詩要喚起誦唱的百姓,從上一代人的背叛中汲取教訓,並留心聽從上帝的 “話”。從詩中可以看到舊約先知書的許多主題,因此本詩可稱為神諭詩(參同樣記念米利巴的81篇,以及82篇);本詩也從以色列的歷史中汲取教訓,所以也可稱為歷史詩(參78篇,特別是7-8節)。這兩個類別只有一線之隔。本詩同時提到米利巴和瑪撒,表明讀者要從以色列人因為沒水喝而向摩西發怨言這件事上汲取教訓(出17:1-7)。另一方面,發怨言沒有導致上帝像本詩所述那樣在怒中起誓。這個誓言來自民14:21-35,當時百姓聽信了十個沒有信心的探子的彙報,拒絕攻取迦南地。上帝起誓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民14:21、28),所有不信併發怨言的人 “必不得進那地” (民14:29-30)。窺探應許之地用了40天,但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卻達40年之久(民14:34)。那些由於不信而拒絕聽從上帝的話的百姓(民14:11),將從民中被剪除,而百姓將會延遲履行佔領應許之地的召命。本詩把在米利巴和瑪撒發生的事件,作為百姓長久不信的初兆,這種不信愈加嚴重,導致百姓最終拒絕進入迦南地。本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頌讚上帝的王權,以及祂的百姓所享有敬拜祂的殊榮(95:1-7a);第二部分警告百姓不要重複先輩的背叛(7b-11節)。第一個詩節解釋了本詩為何與93~99篇同列,並以此凸顯上帝的百姓擁有如此令人驚異的榮譽卻仍然背叛的愚昧。來3:7-11引用了詩95:7b-11,將讀者放在與曠野中的以色列人相似的境況中:這些猶太人放棄對耶穌單純的信心,想要回到 “普通的” 猶太教,就像曠野中的以色列民一樣是背叛,是不信的表現。本詩和《希伯來書》都用 “今天” 來表示每天,呼籲人要保持活潑的忠信。

95:1-7a 上帝為王。誦唱本詩的會眾彼此相邀,齊來享受敬拜耶和華這極大的殊榮,祂是大神(《和修》“偉大的上帝”),是大王超乎萬神之上。關於這裏歸給上帝的王權,見第93篇注。上帝是受造萬物的王:所有受造物都屬祂,是祂造的,並且祂一直統管方有(萬物在祂手中,在祂的權柄之下)。令以色列人驚歎的是:如此一位滿有威榮的王竟然向祂的百姓起誓,使他們作祂手下的民(參74:1-3注)。因此,難怪獻給上帝的敬拜是那麼充滿活力(歌唱歡呼感謝用詩歌向祂歡呼)又令人驚歎,百姓在這樣的威榮之前謙卑自己(屈身跪下),把整個人,包括身體和心靈,都獻在這敬拜上。

95:7b-11 我們作為祂的百姓,必須留心聽從祂的話。由於敬拜包括祭司誦讀和解釋《聖經》的環節,因此敬拜者會聽祂的話(76節);在本詩接下來的經文中,會眾提醒自己要把上帝的話存記在心裏,借靠並遵從他們偉大的王。可是,上一代以色列人卻不信上帝,……探上帝。這個詩節著重內在的自我——心(8節 “不可硬著心”;10節 “心裏迷糊”),一個人是抓住還是拒絕聖約的恩典。正如第95篇注所指出的,本詩使用了出17:1-7和民14:21-35來闡明要點。上帝必保全 “百姓” 的整體,好成就祂對世界的心意。但是,上帝希望每一個百姓都以真信心與祂聯合;如果他們反叛,就必定被剪除。

95:7b-8 惟願你們今天聽祂的話你們不可……原文或譯:如果你們今天聽祂的話,就不可。有些學者更喜歡用 “惟願” 的譯法,而不是用 “如果”。然而,“惟願” 這種譯法無法體現 “今天”(會眾誦唱本詩的那天)與在瑪撒當日之間的聯繫。硬著心,聖經作者用 “心” 來表示人的思想、感情和做選擇的核心(參箴4:23),“硬著心” 就是對上帝冷淡或不理不睬,從而更加剛硬不信。

95:11 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就曠野的環境來說,“安息” 特指安息之處,即應許之地(參申12:9;百姓最終藉著大衛的統治得享地上的安息,參撒下7:1-11)。但是,既然誦唱本詩的會眾已經居住在應許之地,那麼本詩的 “安心” 就是喻指得享上帝永遠的同在(與來4:1、11非常相似)。

96 這首讚美詩頌讚上帝作王統管萬有(見第93篇注),意即地上的萬族都應當愛祂、敬拜祂。本詩有三個詩節,在希伯來原文中,每個詩節都以一個命令開始(1節 “唱”:7節 “給”:10節 “說”),並且都提到外邦人(1-6節 “全地”、“列邦” 和 “萬民”;79節 “民中的萬族” 和 “全地”,10-13節 “列邦”、“萬民” 和 “世界”)。上帝呼召以色列成為使萬民蒙福的途徑,使萬民認識這位全人類所渴望的真神;本詩從以色列人的世界觀去看,凸顯這個使命以及他們在其中的角色。8-9節甚至呼召外邦人與以色列人一起在上帝的院中敬拜祂。本詩期盼上帝以公平來審判全人類的日子,但沒有說明這事如何發生。“審判”一詞可能並不局限於篩選義人和惡人,廣義上的 “施行公義,公正統治” 更適合詩歌的上下文(參賽2:4,11:3-4)。因此,本詩關注外邦人承認真神的日子,以及由此帶給全地的益處多於關注最後的審判。基督徒誦唱本詩時,知道上帝藉著耶穌復活,宣告這長久盼望的新時代已經來臨(見賽11:3-4注)。本詩見於代上16:23-33,表明大衛將約櫃抬進耶路撒冷時,百姓誦唱本詩的一個改寫版本(或者可能是較早期的版本)。

96:1-6 全地都要向上帝歌唱,因祂本為大!本詩開篇就召喚全地的居民來向耶和華歌唱。所有活動(向耶和華歌唱稱頌祂的名傳揚祂的救恩;參贊美敬畏),都是在描述以色列人在上帝的聖所敬拜祂,這是他們的榮譽;這裏邀請外邦人也加入敬拜上帝的行列(另見8-9節)。

96:1 新歌,見33:1-3注。

96:4-5 這兩節經文向外邦人解釋,只有一位獨一真神真正配得敬拜。上帝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因為祂創造諸天,而所謂的 “萬神” 都是無能的假神。外邦的(希伯來原文elohim)與虛無(希伯來原文elim)這兩個詞的發音相近,在這裏是一語雙關,意思是說,這些所謂的 “神” 好看卻不中用,毫無用處。

96:6 尊榮威嚴描述皇家的富麗堂皇(21:5,45:3),這與上帝作王的主題相符(參104:1,111:3,145:3;伯40:10)。尊榮和威嚴以及能力華美,都是上帝的屬性,百姓進入祂聖所,得與祂同在。

96:7-9 萬國,你們要將榮耀歸給耶和華!這幾節經文展開第7節的主題,呼籲外邦人進入祂的院宇敬拜上帝,即進入聖殿的院內。《舊約》描述在將來的時代,外邦人齊集在耶路撒冷聖殿領受上帝的光照(賽2:2-3;甚至是在被擄歸回之後重建的小聖殿裏,該2:7-9)。外邦人拿供物來,並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即在全然聖潔者的榮耀同在中敬拜祂。外邦人的不潔(參賽52:1)可以通過歸信上帝得到醫治。然後他們同樣會被悅納進入上帝的家。

96:7-8 歸給……歸給……歸給,這三句非常類似29:1-2,只是那裏是呼召上帝的眾子來敬拜,而這裏是呼召民中的萬族(外邦人)。這裏的能力呼應第6節的同一個詞,榮耀(希伯來原文kabod)是 “華美”(希伯來原文tipe’ret)的同義詞。第6節列舉上帝的屬性,然後呼籲外邦人將這些屬性歸給上帝,承認祂擁有這些屬性。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指上帝的特性所當得的尊敬和尊榮。

96:10-13 願萬國都知道,上帝要按公義施行審判。本詩通篇的說話對象是外邦人(參1、7節),他們要在所有的外邦同胞中(10節 “在列邦中”;參3節)傳揚一個信息:耶和華作王!高過其他所有虛無神明的獨一真神(4-5節)統管方有,是所有承認祂王權的人的大好消息。這節經文描述一個由上帝按公正審判(公正地統治:見第6篇注)眾民(10節;參13節)的時代。當全人類都歡喜地接受上帝的治理,按照祂恩惠的屬性敬拜祂的時候,其他的受造物,包括,連同其中所有的一切,以及林中的樹木,都歡欣快樂(歡喜快樂澎湃歡樂歡呼)。受造物因為落在人類身上的詛咒、上帝對任性的人類的管教,以及人的各種罪惡而受苦。然而,當他們真正伏在真神統治之下,福氣將澤及世界,參羅8:20-21注。

96:10 世界就……不得動搖,見93:1注。世界奠基在穩固的道德原則上,就是在上帝永不改變的屬性上(參公正;以及 “公義 ”和 “信實”,96:13)。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