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81 詩篇 104 (3.7.20)

Study 81 Psalm 104 (3.7.20)

研經題目:

這篇詩曾被形容為創世記第一章的詩體譯本。把這兩章聖經互相比較是有益的。注意和諧的韻律。

1. 27~30節怎樣把受造物對對造物主的依賴帶出來呢?比較詩一四五15、16;創一29,30。試默想這段經文所描繪上帝的一幅美妙圖畫。這幅圖畫使我們應該做什麼?比較太六25~33。

2. 我們同有詩人心中在31~35節所表達的願望和決心嗎?

注:

26節。「鰐魚」(Leviathan)在這裏是指海怪。比較創一21;摩九3,在那裏都同樣用這個字(譯者按:在創一21,中文聖經譯作「大魚」,而在摩九3則譯作「蛇」。)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04 本詩開頭和結尾都呼籲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1、35節),表明本詩是要講說讚美上帝的原因。這首讚美詩頌讚創造的次序,清楚顯明上帝的榮耀,生動地描述祂為萬物提供豐富的供應。雖然本詩沒有明確使用創1:1-23中的許多用詞,但是學者一般同意,關於創世的敍事的內容和觀念是本詩的根據。有些人甚至認為,本詩的結構是按照上帝創世的六個工作日來劃分的(見本頁表)。然而,我們不應過分強調這種結構,因為在本詩中,地上的動物和人(104:21-24)出現在海洋生物之先(25-26節),《創世記》記載的次序則相反。再者,本詩不是要直接重述《創世記》的事件,而是頌讚創造的次序也出現在人類的經驗中。本詩確認人類曾經犯罪,但只有一節經文提及(104:35,“罪人”和 “惡人”)。本詩以兩種方式塑造敬拜者的心:首先,引導他們為上帝創造的世界而歡欣,認識到這是一份禮物;其次,讓他們看到,那些住在罪中並拒絕上帝恩典的 “罪人” 和 “惡人” 玷污了上帝的世界,信徒住在他們中間要保持自潔。創1:1-2:3使用 “上帝” 這一名稱表示祂的神性,強調祂是一位超然的創造主。第104篇主要採用 “耶和華” 這個名稱,依據《聖經》的宣稱,祂是那位與以色列訂立聖約的上帝,也是充滿威榮的創造主(見創2:4注)。本篇與第8篇如出一轍,一同思想上帝持續不斷地關切和眷顧祂所造的萬物(另參136:5-9)。本詩也常被認為與《獻給阿托恩的讚美詩》有關,一般認為該詩是埃及法老阿肯頓譜寫的,他在主前1352~主前1336年統治埃及。這位法老試圖改革埃及的宗教,目的是使臣民專心敬拜一位神明,就是以太陽光環為代表的阿托恩。對於他是真正的一神論者,相信只有一位神明,還是相信單一主神教,敬奉一位主神,但也承認其他神明存在,埃及古物學者一直爭論不休。《獻給阿托恩的讚美詩》頌讚阿托恩的作為,包括為人和獸提供水和食物;詩中還區分了在白天活動與在夜間活動的生物(甚至提到獅子)。雖然這首埃及讚美詩與104篇之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但是沒有證據顯示104篇是源於該埃及讚美詩。下面的注釋將會顯示,本詩反映出摩西五經中的聖約和創造的視角。如果本詩與那首埃及讚美詩有任何關聯的話(至於是否大多數以色列人都知道那首埃及詩歌,實在是個疑問),那就是本詩向宇宙的創造主獻上了合宜的讚美。

創造日詩一〇四的經文
第一日2a:亮光
第二日2b-4:“穹蒼”將諸水分為上下
第三日5-13:把陸地和水清楚分開 14-18:菜蔬和樹木
第四日19-24:造光體定時令
第五日25-25:海洋生物
第六日21-24:陸地上的動物和人 27-30:給所有生物的事物

104:1-4 上帝以尊榮威嚴為衣服。第一個詩節發出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為至大的呼喊,定下了本詩的基調。本詩使用的幾個比喻,全都是表達那位創造並繼續統管世界的上帝的榮美。

104:1-2 尊榮威嚴,見96:6注。鋪張穹蒼,如鋪幔子,見賽40:22注。

104:4 以風為使者,來1:7引用希臘文《七十子譯本》的這節經文,並將希伯來文mal’akim(“使者”)譯作希臘文angeloi(“天使”),指出耶穌所得的尊榮比天使更多,從而增強對耶穌超越天使的論證。

104:5-9 上帝設定大地和海洋的界限。這個詩節以創世第三日的記載(大地與水分離)為根據,強調上帝所造的世界安穩可靠;旱地安全,適合其上的人類居住,動物棲息。創1:9-10的敍述非常籠統和簡略,而這裏的敍述則更富有想像力。有些人認為這幾節經文是指洪水的故事然而全詩設定的場景是上帝對祂創造的萬物的持續看顧,而非祂的審判。

104:5 永不動搖,描寫大地的穩固(見93:1注),這是因為水和乾地被限定在合宜、確定的位置上。

104:7 你的斥責一發,馬可在記載耶穌 “斥責風” 和平靜海的時候(可4:39),很可能想到這節經文,暗指耶穌行使與上帝相同的權柄(參可2:7)。

104:10-13 上帝為地上的生物提供水源。這個詩節從記述水與地之間的界限,轉到上帝為地上的動物提供必不可缺的水源。野地的走獸(11節)指野獸(見創1:24-25注,2:20注);野驢指一種從未被馴化的中亞野驢。經文的描述意味著這些山谷(104:10)和山嶺(13節)並無人煙。雖然上帝使世界成為適合人類生活的理想居所,但是祂所創造的生物種類,並不只限於供人使用:這使虔誠人更加崇敬上帝慷慨的照管。

104:14-18 上帝為陸上動物提供食物和居所。一提到水,人們就自然會想到菜蔬的生長(第三日創造的第二個部分;創1:11-12):菜蔬、葡萄(釀)、橄欖(榨)和(做餅)等,以及各種各樣的樹木。104:14-15著眼於田園中的出產(六畜和地裏所出的食物),而16-18節和10-13節則關注野生環境,如野山羊所居之地。上帝的看顧延伸至不潔淨的動物,例如(利11:19;申14:18)和沙番(或蹄兔,利11:5;申14:7;見箴30:24-28注)。上帝看顧各種各類的動物,包括那些祂禁止以色列人吃的動物。

104:15 這裏的滿足人的需要,而則不僅能夠滿足需要,還可增添享受。

104:19-24 上帝管理日和夜的節奏。這幾節經文是關於第四日的創造,上帝指定天體,為人類區分時間;現在,這些天體仍然在做上帝指定它們做的工作。月亮通過週期來定節令(禮儀曆的指定時間,見創1:14-19注),並與日頭一起區分日夜。許多野生動物在夜間非常活躍;林中的百獸就都爬出來,並且少壯獅子吼叫,要抓食。天亮後,它們就躲避,而人出去作工。這幾節經文讓以色列人看到自己生命的規律,從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固有的創造秩序(參創1:3-5注),也合乎其他動物生息的環境。辛苦勞作不是邪惡地扭曲了起初的創造,人在伊甸園中原本就有工作崗位(創2:15)。詛咒並沒有給人帶來工作,而是給工作帶來痛苦(創3:17-18)。104:24講到在遍地上生活的豐富(《和修》“所造之物”),以喜樂和驚訝慨歎你所造的何其多,以此結束這個詩節。

104:21 少壯獅子等猛獸要抓食向上帝尋求食物,這是令人讚賞的,甚至被視為世界正常運轉的一部分,只要這些野獸不威脅家畜(參撒上17:34-35;賽31:4;摩3:12)和人的生命(士14:5;王下17:25)。

104:25-26 上帝也喜悅海中的生物。在頌讚上帝看顧陸上動物之後,詩詩歌轉向無垠的……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對應第五日的創造,創1:20-23)。(在海上航行的商並未破壞創造的秩序。)這裏的鱷魚(《和修》“力威亞探”:見74:14注)可能是鯨魚,因此是 “大魚”(創1:21)之一。雖然該詞也可用來指上帝的仇敵,但是本詩與創造的敍述都是描述各樣受造物降服於上帝,而不是抗拒祂。本詩繼續表達讚賞,詩歌說,上帝力威亞探在海中游泳(“游泳” 或譯:玩要,作玩伴)。詩歌從頭到尾為誦唱的會眾帶來歡欣,遠遠超越僅僅提供實用的知識!

104:27-30 所有生物都依靠上帝的供應。大地和海洋中的每一個活物(這都),都依靠上帝按時給它食物以維持生命;它們還依靠上帝使地面更換為新,即成功繁殖。與全詩的主題一致:萬有所依靠的上帝是慷慨的(它們飽得美食),因此依靠祂的人可以放心。

104:29 歸於塵土,暗指創3:19。

104:31-35 我要像上帝那樣永遠喜歡祂的作為。最後一個詩節的關鍵是反復出現 “喜悅” 和 “歡喜”: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31節;即祂看顧受造物的作為),以及我要因耶和華歡喜(34節;即祂在自己的作為中顯出豐盛的仁慈)。如果誦唱的會眾能夠從中明白,應當敬仰和信靠萬有的創造主和統治者,並真心歌頌祂,那麼上帝就會以我默念祂的恩惠為甘甜(《和修》“悅納我的默念”)。在全詩中,只有35節提到人的罪,雖然29節暗示罪的詛咒。在《詩篇》中,罪人惡人通常指拒絕上帝恩典的統治,並一心反叛的人。這種悖逆上帝的道德光景,是上帝所造的良善世界的一個污點;將他們從世上消滅的禱告,將在上帝看為合宜的時間蒙應允。根據上下文,這個禱告的目的不是助長對罪人的仇恨,而是使人憎惡所有玷污上帝良善創造的罪。忠信人不會與這等人同流合污,相反,他們希望自己的生命與上帝的良善越來越一致。

104:35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希伯來原文hallelu-yah)。希臘文《七十子譯本》將這句話放在105篇,與105:45的最後一句呼應。這樣處理之後,103~106篇每一篇的文學格式都有相同的地方,即句尾與句首相呼應。然而,希伯來文抄本中找不到與此相關的證據。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