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82 Psalm 105 (3.7.21)

研經題目:
這篇詩一開始就叫人要記念並述說耶和華大能的作為。這篇詩本身是歷史上的回顧,我們從45節就可以猜度寫這詩的目的是要勉勵人順服施行救贖的耶和華。「記念」在以色列的崇拜中絕非只是一種知識上的過程,「記念」是有道德的目的的。
1. 1~5節。試把這裏所用的命令式(要人去做的)一一列舉出來。試想想何時是你要照著這些命令去行的適當時候。比較詩一一九164。憂傷的時候翻閱這幾節和這篇詩會特別有幫助嗎?
2. 7~10節和42節指出上帝為以色列人行事的理由何在?比較路一72~74。我們根據什麼類似的理由知道祂絕不失信或丟棄我們呢?比較來十三5下、6、20、21。
3. 我們從這篇詩關於上帝保護、拯救、鍛煉、和供應祂選民的方法可以學習學習到什麼呢?祂為我們做的會不及這些嗎?比較撒上十二22。
注:
1. 2節。「談論」:意思就是「默想」;但以色列人很少靜靜地默想。
2. 28節下。是難解的一個子句。七十士譯本刪去「沒有」二字;這可能是原來的抄本修訂。或者在希伯來文(參英文聖經旁注)這可能是一個反問(a rhetorical question,以加重語氣,而非真正的問句):「他們沒有違背嗎?」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105篇 這是一首讚美詩,頌讚上帝信實地對待祂的百姓,特別回顧了摩西五經所記載的事件,當時。百姓與那些想要傷害他們的強大外邦勢力,包括亞比米勒(創20章)、波提乏(創39~41章)和法老(特別是出7~14章)角力。本詩的基調充滿感恩(1-6節):每一位誦唱的會眾都應該承認上帝為他們行了奇妙的大事,而他們正是這些大事的受益者,以致每個人都謹守呼召,活出上帝聖民的樣式(43-45節)。這是唯一一篇明確提到上帝向族長所作應許的詩篇。與78篇和106篇一樣,本詩是一首 “歷史詩”。106篇繼續講說105篇之後的大事,強調上帝忍耐不信、悖逆的百姓。本詩沒有說明百姓不信的主題。28-36節重述埃及人所受十災之中的八災,略去了第五災和第六災(出9:1-12)。本詩先提到第九災(105:28),並將第三災與第四災的記述次序互換。無疑地,本詩取材自《出埃及記》,兩者的敍述差異是因為寫作目的不同而導致的。《出埃及記》的敍述較為詳細,而本詩則專注於那些彰顯上帝信實的部分。本詩1-15節也出現在代上16:8-22,隨後的16:23-36是96篇的另一個版本,《歷代志上》的這一段是將約櫃遷入耶路撒冷之後所唱的詩歌。
105:1-6 呼召會眾稱謝上帝。開頭的詩節邀請會眾頌讚上帝的作為,用稱謝、唱詩、歌頌、談論、誇耀和歡喜等語,襯托出快樂的基調。感恩的基礎是回想起上帝奇妙的作為,特別是祂為百姓——亞伯拉罕的後裔,所行的奇事(參創15:5、13、18,17:7)。
105:1 求告祂的名,在公眾崇拜中尋求上帝(參創4:26,12:8)。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參9:11;賽12:4。
105:5-6 僕人……揀選,見26、42-43節。
105:7-11 上帝訂立並信守祂的聖約。這個詩節概括性地描述上帝的作為:祂在全地顯明祂的判斷,祂記念祂的約,直到永遠。本詩的其餘部分將用具體實例支持這一宣告。
105:8 記念祂的約,直到永遠,關於這種表達,見106:45,111:5;創9:15;出2:24,6:5;利26:42、45;耶14:21;結16:60。關於上帝的記念,見25:6-7注。千代,見出34:7和申7:9;參詩100:5注。
105:10 在這裏,永遠的約指上帝應許以色列將擁有迦南地,並且他們永遠作上帝的百姓(見創17:7、19)。
105:12-15 百姓在迦南地漂泊時,上帝看顧他們。第一個實例取自創20章,亞伯拉罕在基拉耳寄居的時候。先知(105:15),使人記起創20:7 “因為他(亞伯拉罕)是先知”。基拉耳的王取了撒拉,要她作妻子,他的行為威脅到上帝的應許——從撒拉為亞伯拉罕生一個兒子,上帝確保這個應許圓滿成就。
105:12 寄居的,指從外國來定居的居民,他們沒有公民權(參創23:4)。
105:15 受膏的人,在希伯來經文中是複數,本節(連同代上16:22)是《舊約》唯一一處採用複數形式的 “受膏者” 的地方,這裏是指亞伯拉罕的家族(也許將後裔包含在祖先之內)。上帝稱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為祂的 “受膏的人”,是因為祂特別揀選他們作祂的百姓。先知,在創20:7,亞伯拉罕是先知不僅在於他是在上帝的特別看顧之下,還在於他是一位稱職的代禱者。
105:16-23 祂把以色列家帶到埃及寄居。下一個實例關於約瑟(創39~41章):約瑟本來是波提乏家的奴僕(105:17),後來因被誣陷而下監(18節;參創39:20),他在獄中為人解夢(105:19;參創41:13)。然後,他成為法老的宰相,權力僅次於法老(105:20-22;參創41:40)。與約瑟在創50:20所說的話相符,本詩將約瑟被賣為奴(不必補充說明 “被他自己的弟兄” 出賣),以及在埃及升高掌權,解釋為顯明上帝信實地眷顧祂的百姓。
105:16-17 饑荒,創41:57,42:5。本詩用信心的眼睛看約瑟的苦難,說上帝先打發約瑟去埃及(參創45:5),即在饑荒發生之前,上帝已經有這個計劃。
105:23 到了埃及,創46:5-7。寄居,見105:12注。
105:24-38 祂藉摩西的手將他們帶出埃及。這段詩歌述說《出埃及記》所記載的事件,重點是上帝如何按照祂的應許(參創15:13-16),使用摩西帶領百姓出埃及。關於這裏描述的八災(105:28-36),見第105篇注。
105:24-25 使祂的百姓生養眾多,參出17:11。
105:26 僕人……揀選,見6節。
105:27 神蹟和奇事也可一起譯作 “神蹟奇事”(參出7:3),這些是摩西和亞倫在法老面前所行的大能的事,顯明他們是受上帝差遣的。
105:28 黑暗,第九災(出10:21-23)。本詩首先描述此災,也許是因為它似乎摧毀了大多數埃及人的抗拒(出11:3),儘管法老尚未降服;也就是說,埃及民眾不再違背上帝的話。
105:29 水變為血,第一災(出7:20-21)。
105:30 青蛙,第二災(出8:1-6)。
105:31 蒼蠅,第四災(出8:20-24)。蝨子,第三災(出8:16-17)。
105:32-33 冰雹、火焰,第七災(出9:22-26)。
105:34-35 蝗蟲,第八災(出10:12-15)。
105:36 長子,第十災是災難的高潮(出12:29-30),另參78:51。關於 “長子”稱作他們強壯時頭生的,見創49:3;申21:17。
105:37 銀子、金子,掠奪埃及人的財物(出12:35-36)。
105:38 埃及人便歡喜,出12:33。懼怕他們,出15:17。
105:39-41 祂在曠野看顧祂的百姓。這段詩歌繼續描述《出埃及記》所記載的幾個實例,進一步支持105:7-11的宣告。
105:39 雲彩,出13:21-22。
105:40 鵪鶉,出16:1-13。天上的糧食,嗎哪(出16:4)。
105:41 打開磐石,出17:6;參詩78:15。
105:42-45 祂按照自己的應許,將迦南地賜給他們。最後一段快速帶過《出埃及記》的事件,進入約書亞時期,回想上帝記念祂的聖言,讓祂的百姓在迦南定居,好遵祂的律例,守祂的律法,在上帝的看顧之下忠信地生活(參王下17:37),並向信實的上帝深深感恩。
105:42-43 僕人……選民,見6:25節。
105:45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見104:35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