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 歷代志下 6:12~42 (3.9.27)

Study 4 2 Chronicles 6:12~42 (3.9.27)

研經題目:

1. 所羅門的禱告是以哪些根據為基礎?參14、15和42各節。他在16~21節作了哪三種主要的祈求,然而又把這三種祈求擴大為哪七種特殊的懇求呢?

2. 有哪些條件暗示所羅門的禱告在實質上是有功效的禱告?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6:12-13 所羅門站在聖殿入口前面,在燔祭壇前一個特製的銅臺上,作獻殿的禱告。

6:12-42 所羅門在這裏的禱告與王上8:22-53相似。(FSB)

6:15 關於上帝給大衛的應許,參代上17:11-14,22:9-10。

6:18-21 任何空間(天和天上的天)都無法容納無限的上帝,更不用說人的建築物了。然而,上帝卻以聖殿作為祂與子民直接相交的場所。在聖殿中禱告和朝著聖殿的方向禱告,都能上達上帝在天上的居所,因為聖殿是為上帝的名建造的(20、34、38節),這表示上帝臨在聖殿中,聖殿也屬於上帝,百姓可以憑著信心在聖殿中禱告(見2:1注)。同樣地,《新約》教導人奉耶穌的名獻上禱告(見約14:13-14)。

6:22-40 所羅門在這裏指出,在有些情況下,以色列人甚至外邦人(32節)都應該在聖殿中或朝著聖殿的方向禱告,尋求上帝的赦免、伸冤和幫助。

6:22-23 見出22:7-12;民5:11-31;王上8:31-32注。摩西律法規定,訟案若是沒有見證人,被告就需要在聖所起誓,由上帝斷定他是否有罪。

6:24-25 見利26:17,申28:25;王上8:33-40注。國家敗在仇敵面前,是國民不守聖約帶來的詛咒;而國民被擄到異邦,是其中一個可能的懲罰。

6:26-27 天閉塞不下雨,見利26:19;申28:23-24;代下7:13;王上8:33-40注。

6:28-31 見申28:21;王上8:33-40注。這裏強調上帝熟知和關懷祂的每一個子民。

6:32-33 見王上8:41-43注。……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這使人想起上帝拯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事蹟(出3:19-20)。所羅門想像外邦人聽到這事之後,會從遠方展開朝聖之旅,來向聖殿禱告。關於聖殿是萬國禱告的地方,另見賽2:2-4;亞8:20-23。

6:34-35 經文13:14-15、14:11、18:31、20:5-23和32:20-22描述上帝聽到百姓在戰時的禱告,便伸手幫助他們;見王上8:44-45注。

6:36-39 見王上8:46-51注。從應許之地被擄到異邦,是百姓因犯罪而受到的最大懲罰(見36:15-20)。所羅門祈求耶和華,當祂的子民在被擄之地真心痛悔,並且……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獻上禱告的時候,祂就回應他們。身體的姿態也是禱告的一部分,特別是對那些和但以理一樣被擄到外邦的人而言,但以理就是刻意朝著耶路撒冷的方向禱告(但6:10)。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參箴20:9;傳7:20;羅3:23。

6:41-42 王上8:50b-53記敍所羅門在獻殿禱告結束的時候,懇求上帝賜下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祂所彰顯的憐憫;作者在這裏插入詩132:8-10,描述約櫃運進聖殿的情景。作者的目的是祈求上帝再次帶著大能和恩典,臨到他們的世代和他們的聖殿,就像祂在所羅門的日子臨到以色列百姓和聖殿那樣。第42節是為大衛的後裔禱告,他們是領受大衛之約的人;上帝曾立約應許……大衛慈愛。對作者來說,如今這永存的約就是上帝與祂的子民建立關係的基礎。

6:40-42在這裏,禱告的兩個版本出現了分歧。歷代志史家最後讓所羅門背誦詩篇132:8-10(代下6:41-42)。在列王紀上第八章,禱告有一個更長的結尾,這讓人想起摩西和出埃及(王上8:50-53)。它還描述了所羅門禱告後起立,為全會眾祝福,並呼召百姓效忠耶和華(林前8:54-61)。(FSB)

6:41-42 參照詩132:8-10。歷代志史家將“受膏者”(第42節)的指涉添加到在王上8:22-30可以找到的這個禱告敘事中,凸顯了他對大衛之約的關注以及對大衛王朝可以得到復興的盼望。(BTSB)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