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6 歷代志下 9 & 10 (3.9.29)

Study 6 2 Chronicles 9 & 10 (3.9.29)

研經題目:

1. 示巴女王所作關於所羅門的見證是怎樣的呢?與你對基督的經驗有點相似嗎?比較腓三8。

2. 是什麼使羅波安招致這樣不幸的錯誤呢?他缺少了所羅門所具有的什麼呢?比較王上三28。

注:

1. 第九章。所羅門另一角度的寫照見於王上十一1~13,並提示了分裂的背景。也注意代下十4。

2. 從第十章起,查經的人最好在往下研讀這卷書的時候,把那些猶大王列成一表,並注意聖經對每一位的評價(例如好或壞),並簡單的提到他對國家宗教生活的貢獻。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9:1-12 示巴女王訪問所羅門。示巴女王的來訪展示了上帝對所羅門的祝福,最主要的是智慧和財富。(BTSB)

9:1-912 這段經文與王上10:1-13幾乎一樣。示巴大致相當於現代的也門,是一個從東非和印度進口奢侈品的商業國家。由於所羅門在紅海南部進行海軍活動,因此示巴女王的到訪可能有商貿目的(見9:1、9),但作者說她主要是來求問智慧(1、6節)。所羅門的智慧和財富遠近聞名(見1:12)。這位外邦女王承認所羅門的強盛是從耶和華而來(9:8,見2:12),而所羅門坐在上帝的國位上也是為上帝作王(參王上10:9 “以色列的國位”)。對作者來說,大衛的王國是上帝的永恆國度在地上的體現(見代上17:14,28:5;代下13:8)。對被擄歸回的群體來說,雖然當時大衛的後裔已不在王位上,但能聽到有人(尤其是一位外邦女王)承認上帝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王,無疑是極大的鼓舞。

9:7 你的僕人……是有福的,見王上10:8注。

9:9-12 關於女王一百二十他連得金子的贈禮,見王上10:10-13注。

9:13-28 這段經文與王上10:14-28幾乎一樣。作者對所羅門的記載,以他處於財富和國際聲望最輝煌的時期作為結束(與被擄歸回時期的窘境有天壤之別;見拉9:7;尼9:36-37)。

9:13-28 所羅門的輝煌。所羅門的王室收入反映了古代以色列能夠對周邊國家和地區形成的經濟影響力。所羅門在地理上的擴張,使以色列人控制了西部的沿海公路和東部的約旦河東的國王大道(King’s Highway)。這種擴張使以色列人能夠從埃及、阿拉伯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流通不息的貿易活動中獲利(13-14節;王上9:26-27,10:14-29)。(BTSB)

9:13-14 所羅門每年收入的金子(約等於22噸)應該包含進貢和貿易所得(見王上10:14-25注)。

(地圖)所羅門的國際貿易

約主前950年

所羅門牢牢地控制著連接埃及、阿拉伯、美索不達米亞和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的重要貿易路線,這為他帶來了無法估量的財富。所羅門與推羅王希蘭合作,發起了他到俄斐的貿易遠征,獲得大量財富和奇珍異寶。示巴女王拜訪所羅門,證明他譽滿古代世界。所羅門從科威買馬,從埃及買戰車,然後轉賣給亞蘭人和赫人,進一步增加了他的財富。

9:15-16 黎巴嫩林宮就是所羅門的王宮,用了大量黎巴嫩香柏木來建成(見王上7:2)。在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作王期間,金盾牌被法老示撒掠走了(12:9)。

9:21 他施通常被認為是今西班牙的塔帖蘇斯,但在這裏,作者似乎是在一般意義上使用它來指“地極”(參詩72:10)。

9:22-28 所羅門超越天下的列王(《和修》“地上的眾王”),這與他登基時上帝賜給他的應許相符(1:12)。9:25-28 部分重複了1:14-17,這樣,作者對所羅門的描述形成首尾呼應,呈現“書擋”的結構(參王上10:26-29注)。

9:29-31 這段經文取材於王上11:41-43,但補充提到示羅人亞希雅(見王上11:29-40)和先見易多(傳統認為是王上13章提到的無名先知)。作者沒有記載所羅門晚年的背道以及面臨的叛亂(王上11章),但提及這些先知的著作,是為了讓讀者注意到《列王紀》的記載,那裏描述了所羅門備受批評的一面。作者在這裏的重點是呈現所羅門作王期間的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對以色列人的長久意義。這和他對大衛事蹟的記載一致。所羅門與他列祖同睡,見王上2:10注,11:43注。

10:1~36:23 猶大國終致被擄。所羅門死後,他的兒子羅波安作王,王國分裂為以色列國和猶大國,《歷代志》對這段時期的記載幾乎全部與猶大國有關。與《列王紀》不同,《歷代志》只在涉及猶大國的時候才記載北國的歷史,例如雙方交戰(如13、16、18章)或尋求統一(29~30章)的時候。北方各支派也屬於以色列民族,作者從未質疑這個看法,但堅決認為大衛王朝和猶大支派才是以色列合法的領袖。

10:1~12:16 羅波安。羅波安在位期間(主前931—主前1975年)所發生的事,主要是王國分裂及其後果。儘管羅波安由於領導失敗而備受批評,作者仍以他為例,指出悔改和順服會重新得到上帝賜福。

10:1-19 取材於王上12:1-19。王國分裂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其中的因素包括所羅門(10:4、10、11)和耶羅波安(13:6-7)的不順服,但在這裏,作者主要歸咎於羅波安愚蠢地疏遠北方支派。作者同時指出,這事乃出於上帝(10:15),表示上帝仍在掌控祂的王國,並且北方支派的反叛是可以理解的,實際上,這是應驗了先知的話(15節,作者假定讀者瞭解王上11:29-39)。北方支派後來由於拜偶像(13:8-10)持續叛逆上帝,應該受到譴責。

10:1-5羅波安的預期不同,眾支派領袖不是要無條件地立他作王,而是要和他商談立他作王的條件,包括免除所羅門強加的勞役。

10:1 示劍,見王上12:1注。

10:2 耶羅波安,見王上11:26-40。

10:4 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見王上12:4注。

10:7 用好話回復(《和修》“跟他們說好話”)似乎是一個術語,希伯來原文意思是“簽訂協議”(見王下25:28-29)。

10:10 我的小拇指(《和修》“我的小指頭”),見王上12:10-11注。

10:14-15 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和修》“……懲罰你們,我卻要用蠍子”),事情的發展已經由上帝的旨意和先知的話定下來了(參王上12:14注,12:15注),以致羅波安試圖恐嚇百姓弄巧成拙。

10:15 這事乃出於上帝,為要應驗耶和華…..的話。作者指出,必須按照上帝主權的目的來看待列耶羅波安的反應。亞希雅關於耶羅波安的預言(參王上11:29-39)因這一轉折而得到應驗。神的主權延伸到人類罪惡的行為之上(見代上21:1注)。(RSB)

10:16 這幾句拒絕大衛家的詩句,與代上12:18宣告忠誠的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很明顯,這是北方支派同聲反對猶大的吶喊(見撒下20:1)。

10:18 哈多蘭也稱為“亞多蘭”(見王上12:18注)或“亞多尼蘭”(王上4:6,5:14),是所羅門的監工。

(地圖)王國分裂

主前931年

所羅門死後,他兒子羅波安在示劍繼承王位。羅波安拒絕減輕他父親加在百姓身上的重稅,導致北方十個支派反叛並擁立耶羅波安作他們的王。北國現在稱為以色列,南國稱為猶大。五年後,埃及王示撒(又稱舍松克)入侵猶大和以色列,攻佔了許多城邑。羅波安為求保住耶路撒冷,把所羅門放在聖殿裏的許多珍寶獻給示撒求和。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