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7 傳道書 11:9~12:14 (3.10.28)

Study 7 Ecclesiastes 11:9~12:14 (3.10.28)

研經題目:

1. 在傳道者給青年人(譯者按:中文聖經作「少年人」)的忠告中,(a) 青年人應怎樣快樂,和 (b) 應當留意哪一樣最重要的事,和 (c) 要記念誰?作這種忠告的原因是什麼?

2. 要基督徒快樂的指望與這裏所描繪老死的這幅圖畫作一對比。比較林後四16~18;提後四6~8;彼前一3~5。

3. 把人的本分概括起來,要給上帝什麼地位呢?因此,我們應該怎樣生活呢?

注:

1. 十一10「虛空」在這裏是「短暫」或「易消逝」的意思。

2. 十二2。這裏把老年與冬日的天氣作比較,那時是風暴頻發的。

3. 十二3~6。一連串的圖畫是描繪人老時身上各部官能,如四肢的氣力,牙齒的數量,視覺的敏銳度等退化的情形。「老年時怕上高處,甚至散步都感到恐懼,當他頭髮白如杏仁之時,他要拖著四肢徐徐而行,精神衰弱而又消沉」(5節,Moffatt的譯法)

接下來,請讀雅歌書。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9 適當的生活享受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須在上帝設立的道德界限之內,因為人的所有行為都要受到上帝的公義審問(參12:13-14)。

11:10 除掉愁煩……克去邪惡(《和修》“……除去痛苦”),人無論遇到什麼災禍或病痛,都不應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12:1 從上下文可知,衰敗的日子(原文直譯:禍患的日子)在這裏不是指邪惡生活的結果,而是指人年老力衰帶來的不適(見2-7節)。

12:2-7 這段經文使用比喻來形容衰老和死亡。大多數比喻的含義都非常清晰(例如在第3節,推磨的指牙齒),但有些比喻卻很難解釋。第6節所述的比喻(……瓶子……水輪在井口破爛)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盛水的容器;水是生命的象徵(撒下14:14;約4:14;啟21:6,22:1、17),因此這些物品的毀壞,暗示人的肉體生命已走到盡頭,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見3:21注)。

12:8-14 最後結論和結語。傳道者重申,凡事都是“虛空”(8節;參1:2)。結語部分肯定傳道者有智慧,因為他謹慎地寫下這些話(12:9-10),並附讀者仔細聆聽智慧人的話(11-12節),最後兩節是整卷書的總結(13-14節)。

12:11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指這些話語能幫助人走正道。“刺棍”是又長又尖的棍子,在耕作時驅趕和引導耕牛行走。另外,智慧人的話還像釘穩的釘子一樣,能使人擁有理智和持守道德。歸根結底,這些智慧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這個牧者就是上帝(見“導論:作者、書名和寫作時間”)。

12:12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位教師因依賴一種與舊約智慧不同的考察方式而陷入到什麼麻煩中。讀者被警告不要進行這種對耶和華缺少敬畏的自主考察。(另參1:18)

12:13-14 傳道者已經指出,人必須敬畏上帝(見3:14注,5:7注),並且謹守他的誡命(參5:4-6,7:17-18)。因此,人所當盡的本分,既包括對上帝的真信心,也包括行為,因為真信心必然產生行為(參雅2:14、17、26)。人所作的事……上帝都必審問(參11:9),因此遵行上帝的命令極其重要。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