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 雅歌 1:1~2:7 (3.10.29)

SONG OF SOLOMAN Study 1~7

雅歌 7

引言

雅歌這卷書所以獨特,不但由於它有優美的文體,也由於它對於人間的愛情與大自然的美麗有豐富的鑒賞力,以及它對人的內心有深邃的洞察力。這卷書也向基督徒說出基督愛教會的心,並替基督徒說出他們愛基督的心。

無法確定它的作者是誰。一1的「所羅門的歌」這片語,意思可能等於「為所羅門而作的歌」(如同詩72的標題)或「關於所羅門的歌」;此外便沒有關於它的作者的線索了。

按照更早和更傳統的解釋,其中只有兩個主要的人物——所羅門和他的新婦。許多極虔誠美妙且具洞察力的注釋書都是作這種熟悉的解釋,即其中的新婦被認為是教會的「預表」,而所羅門則預表基督。

然而,有其他人在故事的背景中還辨認出有另一個人物,那是一位牧人,他是那女子的真正愛人。她所稱為「我的良人」的就是他。有個生長於書拉密村的少女,一天她到自己的花園巡視,不期而碰到所羅門的一些扈從,他們便把她擄回宮中去(六11~13)。王見到她,便被她的美色所吸引,並設法要贏取她的愛情。但是她已經有了一個作牧人的愛人,她已以心相許,而且始終對他忠貞不二。王三次來看她,用與時俱增的熱情向她求愛,終於發現他一切的努力都歸於徒勞,才把她釋放了。在本書末了,我們見她靠在她良人的臂中,回到故鄉,受到家人和親友的歡迎,做她那作牧者之良人的新婦。按這種見解,書中大部分都是少女在心思中與她的良人喁喁私語的幻想;以及與他有關的事情和夢想,是她單純而又天真爛漫地講述給宮廷中那些貴婦聽的。

要從這些不同的解釋中作取捨,我們顯然就必須從查考這卷書本身去模造我們自己的見解。倘若我們接受雅歌現存的形式的話,顯然我們首先就必須把它看作是關於男女愛情的一首詩或詩集。所以查考本卷書所列出的問題,主要是用來發掘雅歌在這層面上的意義。

綱要

要分析雅歌是極具困難的。下面的綱目是根據上述三個人物的解釋:

第一大段

一2至二7  在所羅門宮中私室一幕。

一2~8             少女自言自語地表達她對不在身邊的良人的渴想(2~4節)。然後,因宮中那些貴婦在注視她,她便向她們解釋她被曬黑的容貌(5、6節),並突然大聲呼叫,她要確實知道她的良人在哪裏,宮中那些貴婦便回答說,她應當去找他(7、8節)。

一9~11  王進來,稱讚她美麗,並應許用珠寶裝飾她。

一12~二6     王進餐去了,少女便墜入幻想中,她想像自己在林中一塊小空地上與她的良人喁喁私語。

二7                她請宮中那些貴婦,不要用人為方法去感激愛情。

第二大段

二8至三5  少女敘述往事。

二8~15  一天早晨她的良人來叫她與他同去,並警告她使愛情得以實現會遭遇危險。

二16、17 她請她的良人在黃昏時回來。

二1~4  他沒有回來,她睡不著,於是夜裏起來,出去找他。

三5   和二7同樣的囑咐。

第三大段

三6~八4 爭奪愈加強烈,但愛情終於獲勝。

三6~四7 所羅門以帝王的榮華出現,作出堅決的嘗試,要俘獲少女愛情。

四8~五1 在驚慌中,她想像自己逃到她的良人那邊,她聽見他的聲音,叫他與他一同逃避宮庭的危險(四8)。他用言語傾吐他的愛情(四9~15),遠比王剛才依成規對他讚美的言辭美妙。她的心向她的良人敞開,她看見他們結婚的日子彷彿已經來臨(四16~五1)

五2~16          少女敘述她剛才做過的一場使她心煩意亂的夢;並且在回答宮庭貴婦的問題時把她的良人作了一番充滿熱情的描述。

六1~3           那些宮庭貴婦問他在何處,使她們也可以去找他,這建議使少女明言宣告,說別人不能分享她擁有的特權。

六4~10         王進來,向她表示仰慕的讚語,說沒有一人能與她相比,而且甚至他的妃嬪們都唱出對她的讚美詞。

六11~13       少女插言,說明她如何來到王宮中。

七1~9           王繼續極力表達他的願望。

七10~八3     少女加以拒絕,心思回到她的良人那裏,在心靈中與他喁喁私語。

八4   和二7與三5同樣的囑咐。

第四大段

八5~14        少女在鄉間家中的一幕。

八5   少女獲釋,與她的良人回到她家裏。

八6、7  少女頌揚真正的愛情。

八8~12         她想起她兄弟們的話,並宣佈她將忠誠不渝。

八13,14 她的良人要求她發言,在他的朋友們面前她稱他為她的良人。

□Study 1 Song of Solaman 1:1~2:7 (3.10.29)

研經題目:

1. 這段經文大部分都是談話。綱要已提供了有多少人在說話和那裏停頓諸如此類問題的答案。你認為基本的情況怎樣?

2. 我們從男人(一15~17;二2)和女人所用不同的想像,來表達他們對對方的愛情和彼此的渴慕,能學習到什麼嗎?這是否暗示各人的質素或需要,有任何不同?

注:

1. 一12~14。女人佩帶沒藥小袋,懸掛在頸項上,掩藏在衣裳裏面。對這個少女來說,她的良人就是最珍貴的香料。

2. 二1。少女形容自己就如同草場上的一朵尋常的野花。

3. 二3。蘋果樹既能遮蔽,又有果子給人享受。

4. 二4。「筵宴所」:按字義是「酒屋」(house of wine),表示是「一個快樂的地方」的意思。

5. 二7。是費解的一節。意思似乎是指愛情應按它自己的時候醒覺或由其本身蘇醒過來,而不用人為的刺激,而且不在所親愛的人樂意起反誚之先。羚羊或小鹿是特別膽小的。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 標題:最美的歌。在希伯來文學中,“歌”指歡快的,以音樂伴奏的詩歌,與哀歌或悲傷的曲調不同。歌中的雅歌可指由幾首詩歌組成的選集,也可指詩歌中的極品。至於為什麼後者更可取,見“導論:主題、書名和解釋”的“連貫性”部分。

1:2~2:17 戀人彼此思念。兩個主角在互訴相思之情的歌聲中登場,他們顯然已經訂婚。在整卷《雅歌》中,說話者和受話者的身份都是根據所用希伯來詞的性和數推斷而來的。

1:2 ……你的,在今天的讀者看來,從第三人稱轉換到第二人稱似乎有些奇怪,但在希伯來文學中,這樣的人稱轉換乃是一種詩歌的表現手法。顯然是類比愛情,因為兩者都能讓人精神煥發,又能讓人頭暈目眩。

1:3 ……香膏的希伯來文(shemshemen)一語雙關,“名”指他的名望如同倒出來的香膏一般吸引人。膏油是用碾碎的香花或松香混合以油熬煉而成的,在特殊場合才使用。

1:4a 大概是一種愛稱,表示女子對愛人的敬重,而不是指他的實際身份。然而,很多接受牧人說的人認為“王”是指所羅門,見“導論:其他解釋”。

1:4b 這是“耶路撒冷的眾女子”說的第一段話,她們的角色像是詩班。她們引用牧羊女在第2節的歌詞,與她一同讚美牧羊人(是陽性)。她們大概是第3節的“眾童女”,與第5節“耶路撒冷的眾女子”應該是同一群人。

1:5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見1:4b注;參2:7,3:5、10,5:8、16,8:4。只有牧羊女向她們說話。黑,卻是秀美,牧羊女平常在烈日下工作(看守葡萄園,6節;牧放群羊,8節),不像一些深閨嬌養的年輕女子那樣皮膚細膩白嫩。基達的帳棚,指遊牧民的黑色山羊毛帳棚。這些遊牧民是以實瑪利的後代,生活在東方(參創25:13;耶49:28-29),在主前8世紀一主前4世紀,他們是最強盛的北阿拉伯貝都因部落。所羅門的幔子無疑是奢侈豪華的(代下3:14)。這兩行平行詩句刻畫了一個讓人敬畏的女性形象。

1:6 我自己的葡萄園,喻指女子的體貌,她因照料全家的葡萄園而曬黑。

1:7 響午(《和修》“正午”)是歇息的時候,為兩人提供見面的機會。我心所愛的,這是一種全方位的愛,滿足她全部的渴望(不只是情欲;參撒上20:17)。在這裏,女子道出她的愛人是一個牧人。

1:8 這是男子首次露面。他俏皮地回答女子的問題,告訴她在哪裏能找到他。他和她一樣牧放羊群(7節)。

1:9 法老車上套的駿馬是最優良的品種——高貴醒目,金鞍玉鐙,令她周圍的人為之迷戀、為之心動。

1:10-11 髮辮,在《雅歌》中,用珠寶來凸顯美麗似乎是自然而美好的事(參4:9)。詩班承接1:10對女子的評價,在1:11向她(是陰性)說話。

1:12 關於這一稱呼,見1:4a注。哪噠香膏提煉自一種植物(參4:13-14),會散發香味。關於“香味”能夠引起性欲,參7:13。

1:13 我的良人是女子對男子的最常用愛稱(在原文中出現31次;在《和》“良人”出現3次,其中21次是“我的良人”)。一袋沒藥,即一袋芳香的松香,採集自多種樹木和灌木。

1:14 鳳仙花色白,但制出的顏料為紅色,氣味像玫瑰。隱基底是一處水源充足的綠洲,位於乾燥荒蕪的死海西岸,該地風景引人入勝。

1:16-17 床榻、房屋椽子都被比作蔥翠的青草、樹木,這或許暗示這對愛侶身處戶外。

2:1 沙侖是以色列西部的一片海岸平原,在今特拉維夫以北(賽35:2)。沙侖的玫瑰花可能是一種球莖植物,如番紅花、百合或水仙,和下一行的百合花類似。

2:2 男子將其他女子比作荊棘(多刺的灌木叢),以此來襯托女子的美麗,超過她對自己的形容。

2:3 蘋果樹指一種果實甘甜的樹,樹蔭怡人,果子提神,所以和樹林裏的其他樹木很不一樣。注意女子是如何回應他在第2節所作的比較。

2:4 筵宴所(原文直譯:酒屋),在《舊約》中,這個詞唯一一次出現就在這裏(雖然在斯7:8、傳7:2、耶16:9也出現過類似的詞)。酒屋的具體位置並不重要,這是一個飲酒的地方,表示是有愛情的地方(見1:2注)。在《舊約》其他地方,希伯來詞只在民2:2出現過一次,指營地飄揚並打入戰場的大旗。因此,這裏用“旗”似乎表示公開戀愛關係,表明他們彼此相屬和委身。

2:5 葡萄乾能夠增補體力和表示慶祝,見撒下6:19。思愛成病,見5:8注。

2:6 抱住(《和修》“環抱”),這個詞有時指同房(箴5:20),但有時也用來描寫深情的擁抱(如:創29:13,33:4)。雖然語境暗示兩人極其親密,但不一定涉及性。本節在8:3重複出現,幾乎一字不差。

2:7 本節為副歌(參3:5,8:4,5:8為副歌的變化形式)。愛情會耗費心神,人在付出愛的時候難免會感到疲倦。愛情雖然吸引人,但不能強求或催促,因此女子在這裏囑咐眾女子。雖然這對戀人已經在熱戀中,但他們必須讓愛情順其自然地發展,包括等到合適的時候圓房(成婚之後,參8:4;另見“導論:文學特徵和結構”)。或許因為羚羊生性膽怯,古代近東常把羚羊和愛情聯繫在一起(參3:5)。

One thought on “Study 1 雅歌 1:1~2:7 (3.10.29)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