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 但以理書 2:31~49 (3.11.14)

Study 3 Daniel 2:31~49 (3.11.14)

研經題目:

1. 注意這四個國度,在歷史上雖然一個接一個的出現,然而都是屬於那個大像的一部分。也要注意,打碎那像的石頭,並不單是把四國的最後一國砸碎,而是整個大像都被砸碎。這夢怎樣把上帝最後的目的啟示出來呢?你發覺那些構成這大像的世上國度與石頭所預表的那個國度之間有何不同點?比較啟十一15。

2. 這夢在:(a) 與尼布甲尼撒,(b) 與但以理及其三友,以及 (c) 與從前或現在所有曉得這夢的人的個別關係上有什麼神聖的目的?

注:

39、40節。那些認為但以理書是馬加比(Maccabees)時代的作品的人,以那四個國度為巴比倫,瑪代,波斯,和希臘。然而,除了別的反對的理由之外。這種觀點似乎與這卷書本身相矛盾,因這卷書視瑪代波斯為一個國度(參五28,六8,八20、21)。所以,較先的一種解釋,以這四個國度為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是較為可取的。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31-35 王的夢。從頭往下看,雕像的製作材料的珍貴度逐漸降低。一塊石頭被鑿出來,但不是人手鑿出來的,暗示是上帝鑿出來的。(BTSB)

2:36-45 夢的解釋。與巴比倫的智者不同,但以理能夠揭示夢的內容和解釋。雕像的不同部分代表著不同的王國,這些王國相互繼承。除了金頭之外,但以理並沒有說出雕像各部分所代表的王國的名稱,對它們的身分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解釋者認為,這個序列首先代表巴比倫帝國(金頭),其次是瑪代波斯帝國(銀的胸膛和手臂),希臘帝國(銅的腹部和大腿),然後是羅馬帝國(鐵的腿)。其他人認為巴比倫之後的順序是瑪代人、波斯人,最後是希臘人。很有可能,甚或有一些機會,雕像的這些部分並不是指具體的王國,重點是邪惡的人類王國將相互繼承,直到上帝的國度果斷地闖入。“石頭”(第34,45節)代表上帝的國度,它將摧毀並取代這些邪惡的人類國度。因此,這個夢代表了這個世界的國度與上帝國度之間的衝突,並宣佈上帝將獲得最後的勝利。(BTSB)

2:37-38 根據但以理的講解,金頭是尼布甲尼撒。上帝賜給他遼闊的疆土、權柄尊榮,這讓人想起上帝給亞當的賞賜,他不僅管理人,管理空中的鳥和野地的走獸。巴比倫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由尼布甲尼撒以鐵腕統治。巴比倫城自身也取得令人驚異的成就,擁有空中花園(古代七大建築奇跡之一)、許多神廟,以及橫跨幼發拉底河的大橋(見1285頁平面圖)。因此,金頭是很恰當的描述。

2:39 在尼布甲尼撒以後,將要出現兩個帝國,雖然國勢依然強盛,但已經不及前朝榮耀和團結了,那兩國分別是瑪代波斯(主前539—主前331年)和希臘(主前331—主前63年)。

但以理所見異象的傳統觀點(1290頁圖表)

 巴比倫帝國(主前625—主前539年)瑪代波斯帝國(主前539—主前331年)希臘(馬其頓)帝國(主前331—主前63年)羅馬帝國(主前63年—主後476年)未來事件
鑄像的異象(2章)金頭(36-38節)銀的胸膛和膀臂(32、39節)銅的肚腹和腰(32、39節)鐵腿和半鐵半泥的腳(33、40-43節)石頭象徵彌賽亞的國度(44-45節)
樹的異象(4章)尼布甲尼撒降為卑微(19-37節)    
四獸的異象(7章)獅子,有鷹的翅膀(4節)熊,旁跨而坐(5節)豹,有四個翅膀和四個頭(6節)可怕的獸,有鐵牙(7節)說誇大的話的小角,象徵那敵基督者(8-11節)
公綿羊和公山羊的異象(8章) 雙角的公綿羊:這角高過那角(2-4節)獨角的公山羊:獨角折斷了,又長出四個角來(5-8節);安條克四世(23-26節)  

2:40 第四國(即羅馬帝國)堅壯如鐵,然而也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不穩定聯合體,彼此難以相合(見43節)。

2:43-44 亞蘭文將通婚描述為“男人的種子”的混雜,這讓人想起上帝禁止人在一塊田中播撒兩樣種子(利19:19)。那時,上帝將建立一個永不敗壞的國,即祂終極的國度,這個國度最終要摧毀其他所有的。雖然這國最初很微小,但它必擴張而遍佈地面。與地上的國度不同的是,它將存到永遠(參“石頭”、“大山”,2:34-35)。令人驚異的是,上帝竟然早在主前7世紀(約主前602年;見2:1注)就把這個夢賜給尼布甲尼撒,藉著這個夢,以及後文第7章和第8章描述的相關異象,上帝準確而詳盡地預言,將來在主前6世紀、主前4世紀和主前1世紀,會有不同的帝國興起來主導世界歷史。在教會歷史中,所有傳統的解經家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這四個帝國就是巴比倫、瑪代波斯(由居魯士在主前539年建立;8:20具體提名)、希臘(由亞歷山大大帝約在主前71年建立;8:21具體提名)和羅馬(羅馬帝國在主前63年開始統治巴勒斯坦地區)。

  然而,有些學者認定,但以理詳細描述的異象不可能是預告性的預言,而必定是在這些聲稱是“預言”的事。件發生之後寫成的。他們認為《但以理書》並非在主前6世紀成書,而是在主前2世紀的馬加比時期寫成。如果是這樣的話,第四國就不可能是羅馬帝國,因為當時它還不存在。因此,學者提出了多種解釋方案,例如:(1) 巴比倫,(2) 瑪代,(3) 波斯,(4) 希臘。然而,巴比倫在主前,1539年亡於居魯士之後,瑪代從未成為一個獨立的世界強國(而是也由居魯士統治)。

  這個夢表達的另一個要點是:地上每一個王國都有盛、衰的時候,並且盛衰都由上帝命定。世界歷史的典型進程不是向上以至得榮耀和合一,而是向下以至蒙羞和分裂。因此,大像的結構是從金到銀,到銅,到鐵,並且從一個頭,到胸膛和膀臂,到肚腹和腿,再到半鐵半泥的腳和腳趾。這些金屬材料的價值和光彩不斷遞減,但耐磨性和耐用度不斷遞增。有些解經家認為,這暗示執政者的道德素質普遍下降,而王國持續的時間則有所增加,見1290頁表。與此相反,上帝的國度從卑微的發端,逐漸成長為終極的、合一而榮耀的國度,那是獨一的國度,它將要充滿全地,直到永遠。打碎這四國的石頭很可能就是基督(見路20:18),祂是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秘,上帝計劃藉著基督使萬有在祂榮耀的國度裏同歸於一(弗1:9-10)。

2:46-49 尼布甲尼撒提拔但以理。尼布甲尼撒承認並尊崇但以理的上帝,提升但以理和三個朋友在巴比倫宮廷中的地位。這使他們有更多機會按照耶利米從前的忠告(參耶29:5-7),在上帝放逐他們去居住的城中促進和平,為人民謀幸福。

2:46-49 尼布甲尼撒讚美真神。上帝從異教徒尼布甲尼撒那裏得到了榮耀,尼布甲尼撒是打敗耶路撒冷的王。歷史記錄以及《但以理書》後面的章節(見4:8的注釋)都暗示,這個王從未成為真神的專屬崇拜者。(BTSB)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