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0 啟示錄 6 (3.12.13)

Study 10 Revelation 6 (3.12.13)

研經題目:

1. 由於這本關於將來大事的書卷是一個印接一個印地揭開,你發現有哪幾點與太廿四4~14相當呢?例如,把4、6,和9節與太廿四6、7,和9節作一比較。(至於白馬的意義,請參下面的注1。)這一點對現在世界歷史過程有什麼教訓?

2. 這一切事的累積會達到什麼審判的頂點呢?參12~17節和下面的注3。比較太廿四29,30。什麼比死更加可怕呢?比較賽二19~21。

3. 那些殉道者為了什麼寧願捨命呢?那些以為上帝不採取行動,對他們既不報賞也不為他們辯護的人的想法對嗎?可能仍需要有類似的犧牲?

注:

1. 2節。關於白馬和騎馬者有兩種主要的講解。有許多人認為這是基督福音無往不勝的一幅圖畫。比較太廿四14;詩四十五3~5。別的人則認為這是情慾侵略所向無敵的一幅圖畫,導致戰爭,饑荒,瘟疫,和死亡種種不幸。後者的解法似乎更加可能。這四匹馬,正如撒迦利亞書六章說的,形成一系列地執行它們所負施行審判的使命。

2. 6節。這種情形是由於缺乏,一日的工錢(太廿2)只夠買小量的麥子。

3. 12~14節。這幾節的象喻是舊約所常用的,象徵列國之中的大動亂。例如,參賽十三9~11、13;結卅二7~9;鴻一5。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6:1~8:1 羔羊揭開書卷的七印。正如人子的異象是基督給七個教會的信(2~3章)的引子,照樣,羔羊拿著書卷的異象(4:1~5:14),也是後面七個異象的引子。羔羊逐一揭開書卷的七封印,一連串的七個異象便陸續呈現讀者眼前。在這些異象中,第一至第四印是羔羊使用不同的工具將仇敵繩之以法;第五、第七印是羔羊發義怒的根本原因,第六印是末日審判的高潮。未來論(見“導論:解經派別”)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大災難(見7:14 “大患難”)始於羔羊揭開第一印的時候(6:1);有些人認為大災難始於11章提到的“一千二百六十天”(13)。

6:1-8 羔羊揭開前四印的時候,每次都有一個活物大聲說:“你來”,然後有騎士騎著馬回應活物的召喚,象徵蒙上帝差遣在遍地巡行的使者。馬的顏色與亞1:8-10和6:1-8的記載大致相同。只有在羔羊的允許和指示下,這些馬和騎士所象徵的勢力才能藉著刀劍、饑荒、瘟疫和野獸大肆殺戮。印、號和碗的審判都遵循“四加三”的模式,即四個地上的審判加三個世界性的審判。

6:1-2 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未來論普遍認為這標誌著大災難的開始。那個騎著白馬、拿著、戴著冠冕的騎士出來,勝了又要勝。有些人認為這個騎士代表19:11-16中騎著白馬、以“上帝之道”為利劍的基督。然而,這個持弓的騎士(像常威脅羅馬帝國東部邊境安全的帕提亞人)或許象徵政治和軍事領袖的野心。他們想擴張邊界,結果導致戰爭(紅馬)、饑荒(黑馬)和瘟疫(灰色馬)。也有人認為騎白馬的騎士代表那敵基督者。

6:2 白馬,象徵著征服。騎在白馬上的,不是19:11中的基督。弓……冠冕,代表軍事和政治力量;勝了又要勝,意思是一心想要征服。(BTSB)

6:3-4 第二匹馬是紅的,紅是血的顏色。有一把大刀賜給那騎紅馬的騎士,象徵他得到允准,要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在戰場上互相廝殺。征服別人的野心往往帶來殺戮。未來論認為,這代表戰爭在大災難中期在地上蔓延。

6:5-6 騎在黑馬上的騎士拿著天平稱穀物並估算價格。天上有聲音解釋天平的含義,舉例說明物價飛漲的情況,麥子的價格比平常高出8-10倍。由於商業運輸被封鎖和中斷,導致資源緊缺,物價上漲(見申28:49-57;王下6:24-25,7:1-2)。然而,當地農作物如油和酒的價格並沒有受到影響,這說明只是某些物品短缺,而不是全部。有些人認為,不可糟蹋油和酒的命令可能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因為富人是油和酒的主要消費者。但也可能是預言某些事件,例如,主後92年,由於糧食短缺,羅馬皇帝多米田下令砍伐葡萄園,以騰出更多田地來種植小麥。這件事情引起百姓的強烈反對,最終迫使多米田收回成命。因著審判逐漸加劇,人有時不得不採取極端的措施(見本頁表)。

6:7-8 陰府騎在灰色馬上,“灰”希臘原文chlōros,意為“淡綠色”,可能是黃綠色或灰綠色,是屍體的顏色。他們的權柄僅限於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上帝的憐憫既克制了祂的忿怒,也減少了人類的暴行。刀劍、饑荒瘟疫(希臘原文thanatos,字面意為“死亡”,但在這裏是指嚴重傳染病,如鼠疫)概括了紅馬、黑馬和灰色馬所象徵的災難,同時也呼應以色列人被擄時,因背約而臨到耶路撒冷的詛咒(結14:12-21)。“地上四分之一的人”遭殺害是一場“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太24:21)。未來論以此為依據,認為6~19章是描述大災難。

6:9-11 第五印揭示羔羊釋放戰士來毀滅世界的原因。在天上的祭壇底部(倒祭牲血的地方,出29:12),約翰看見為耶穌作見證而被殺的信徒的靈魂(參20:4);被殺的信徒在這裏被描繪成祭牲。他們的哀號“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呼應詩篇作者的悲傷(詩13:1,89:46)。令人驚奇的是,羔羊說要克制忿怒,暫緩對付殺害作見證之人的兇手,直到最後一個殉道者被殺為止。在那日之前,已死聖徒的靈魂要穿著代表勝利和純潔的白衣(參2:17注,另參3:4-5,7:9,14),安息片時(14:13)。從6:15-17 報應殺害聖徒的人開始,下文逐步揭示主如何回應他們的禱告。

6:12-17 第六印預示羔羊的忿怒全面傾倒下來,起初的天地將面臨徹底毀滅(20:1,21:1)。從前,……震動是宣告上帝在使人畏懼的榮耀中降臨(出19:18;詩97:5;結38:19-20),但祂最終降臨的時候,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該2:6;來12:26-27)。在《啟示錄》成書的那個世紀,2~3章提到的七座城邑幾乎都經歷了毀滅性的地震。這些城邑的基督徒因此能想像主再來前那種可怕的地震。約翰看見日頭變黑,滿月變紅像血,星辰墜下如同無花果在樹上被大風搖落,好像書卷被卷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賽34:4)。自創世以來作為時間記號的光體(創1:14)將要消失。這一切都在傳達一個事實:末日已經來到。從君王、富戶、壯士一切為奴的、自主的,所有悖逆的人都要尋求庇護,躲避上帝和羔羊。他們乞求山和岩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參賽2:20-21;何10:8)。他們絕望地問:“在上帝和羔羊面前,誰能站得住呢?”(鴻1:5-6;瑪3:2)但他們早已心裏有數,就是:誰也不能。然而,約翰將要看到有人靠著恩典站立得住(7:1-17)。

6:13 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有些人根據8:12顯示天上仍有星辰存在,認為第六印(6:12-17)不是預言原初的那個天地被毀滅。他們認為,這裏描繪的星辰墜落可能是指一場大規模的流星雨。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