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 啟示錄 7 (3.12.14)

Study 11 Revelation 7 (3.12.14)

研經題目:

在啟示更進一步的審判之前,先插入兩個安慰信徒的異象。到此為止,除了關於那些殉道的人之外,所說的一切完全沒有涉及教會。這段經文顯示教會起先在今世、在地上、在人數上總是有限的(1~8節),後來在天上人數就數之不盡,並且永遠活著。

1. 第1~8節提供什麼保證,說上帝儆醒看顧祂的子民呢?比較結九3~6;約六27,十27~29;啟九4。

2. 在9~17節,那巨大群眾是哪些人組成的,他們站在什麼地方?他們怎樣來到那裏,他們現在擔任什麼職分?試把他們所享受的福分列成一表,並解釋那些象徵所代表的實際。

注:

1. 1節。管理大自然的力量,是交給天使負責的一種任務。比較十四18,十六5;來一7。

2. 4~8節。有人認為那些「受印的」是指猶太人中的信徒,但從十四1~4看來,視這異象為包括「上帝的以色列民」(加六16)整體就更加恰當。

3. 14節。「(那)大患難」比較三10。在這裏的兩個異象都代表所有屬主的人都會安全地渡過這世上的試煉。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7:1-17 插曲:世界各地屬上帝的以色列人受印。本書共有三段插曲(7:1-17,10:1~11:14,20:1-6),解釋聖徒在本書所載災難中的境遇。正如上帝降給埃及人的十災一樣,這裏的印、號和碗只是對罪人的懲罰。約翰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7:4)。關於如何解釋這個異象以及它與下一個異象(9節,有無數的群眾從各國前來)的關係,按字面意義和按象徵意義理解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解經家大都認為這裏所說的是真正有以色列血統的人,“十四萬四千”這個數字是象徵性的,但也可能是實際的數目,他們是耶穌再來和教會被提之後、七年大災難之前(或期間)歸信主的猶太人(這是“災前被提”的觀點)。然而,有些解經家認為,這裏的“以色列”是指教會,是與上帝訂立新聖約的百姓。他們認為,十四萬四千人和從各國來的群眾這兩個異象,是從互補的角度論到教會,從各國來的信徒當中也有人色列人。作為基督的羊群(17節),他們得到保護,免受羔羊的忿怒,卻要面對邪惡敵人的逼迫。14:1-4再次提到,十四萬四千人,那裏的描述有助於我們理解這段經文的含義。

7:1-3 第六印(6:12-17)帶來地震,還有大風把天上的星辰搖落。上帝的敵人惶恐地問:“誰能站得住呢?”(6:17)答案是:那些印了永生上帝的印的人能(參結9:4-6)。約翰看見四位天使奉命攔阻從四方而來的審判之風,直等到上帝的眾僕人都印上了祂的印。“永生上帝的印”使人想到古代君王用來證明文件屬實或標記物品所有權的圖章戒指(見約6:27注)。這裏的“印”是羔羊和上帝的名(14:1),是應許賜給所有憑信心得勝之人的(3:12)。與獸的印(13:16)相反,這印象徵受印的人屬於上帝,受上帝保護。在舊的約中,割禮的作用與這印異曲同工(羅4:11);在新的約中,上帝的百姓受聖靈為印記,作為得基業的憑據(弗1:13-14)。,參結9:4-6,上帝的百姓同樣在額上受了印記,免受上帝忿怒的審判。

7:4-8 這裏所選的十二支派及其排序,表明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人數十四萬四千具有象徵意義,是代表教會(其他觀點,見7:1-17注)。這裏不是要羅列雅各的眾子,因為當中沒有但支派,但有瑪拿西(雅各的孫子)這些也不是在迦南地承受地業的十二個支派,因為當中沒有但支派,卻包括擔任祭司職分的利未支派;約瑟也被列在其中,取代他的兒子以法蓮。排在這十二支派首位的,不是長子流便,而是彌賽亞的支派猶大(5:5)。若將7:5-8與創35:22-26中雅各的兒子名單進行比較,就會發現雅各從他的妾辟拉和悉帕所生的兒子(迦得、亞設、拿弗他利),在《啟示錄》的名單中排列在利亞和拉結的兒子前面。這表明那些曾被排除在外的,如今也被包括在內了。一萬二千這個數字會再次出現,用來描述新耶路撒冷城的面積(21:16)。“十四萬四千”(12x12x1,000)這個數字在這裏具有象徵意義,但“以色列”是象徵教會,還是指“以色列民族”,我們無法確知。

7:5-6 猶大,雅各的第四子(創35:23),但在這裏被列在首位,作以色列王的支派(5:5;創49:8-10)。流便,雅各的長子,和猶大一樣,是利亞的兒子。迦得……亞設……拿弗他利,僕婢辟拉和悉帕的兒子出現在利亞和拉結的其他兒子之前。瑪拿西,約瑟的長子,取代了因拜偶像而臭名昭著的但支派(士18:29-30;代上12:29-30;摩8:14)。(BTSB)

7:9 在5:4-5,約翰先聽見一個《舊約》中的稱呼(猶大的獅子),然後看見一件在《新約》中成就的事(羔羊被殺)。同樣,約翰在這裏先聽見(7:4)以色列各支派中受印的名字,然後看見在《新約》中成就的事: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和修》“從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語言”;參5:9)有不計其數的群眾到來。上帝藉著羔羊的血拯救了他們,使他們脫離祂的忿怒(7:14)。他們在天上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敬拜他們的救主。他們身穿賜給得勝殉道者的白衣(6:11;見2:17注)。很多主張教會在災前被提的人認為,7:1-8,7:9-17是指兩個不同的群體;在1-8節,已歸信主的猶太人仍在地上受苦;而在9-17節,被提的教會在天上歡呼喜樂。有些人則認為這些人是外邦信徒,他們在大災難期間,因留在地上的那十四萬四千名猶太信徒(4節)的見證而歸信主。不主張教會在災前被提的人通常認為,1-8節和9-17節中所提到的是同一個群體,他們所受的苦難(1-8節)成了他們的喜樂和賞賜(9-17節)。

7:10-12 群眾因著救恩讚美上帝和羔羊,天使和活物則俯伏於地,發出七重讚美,與天使對羔羊的七重讚美幾乎完全一樣(5:12)。

7:13-14 有一位長老向約翰指出,那些群眾就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人。有些人根據希臘原文定冠詞,認為這裏的“大患難”是指最後一個受大苦難的時期;但有些人認為,這是指教會一直以來所遭受的苦難。因著羔羊的血,他們得以穿潔白的衣服(參詩51:7)。約翰稍後將會聽見,“我們的弟兄”因著羔羊的血和自己的見證,得勝了控告他們的人(12:11)。

7:15-17 這裏不再討論13-14節提到的那些人在地上的苦難,顯示約翰現在關注的是將來在天上的產業。他們不再饑、不再渴,要作祭司在上帝的殿中事奉。在那裏,上帝要覆庇他們,使他們不受日頭炎熱的傷害(參賽49:10)。上帝必在他們中間設立居所,與他們同“住”(參結37:27;約1:14)。在牧養他們羔羊保護下,他們享用生命水的泉源(詩23:1-2),甚至在新耶路撒冷從天降臨之前,他們就可預嘗上帝應許的城中喜樂(22:1)。上帝必親自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賽25:8;啟21:4)。這樣的安慰使殉道者和其他去世的信徒得到安息,他們也在等候自己的復活和逼迫他們之人的毀滅(6:11,14:13)。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