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3 Luke 12:13~34 (1.2.21)

研經題目:
1. 那個財主為將來作準備是不對的嗎?他錯在哪裏?人的生命在乎什麼呢(15節)?
2. 基督徒的生活中,應該以什麼作為他心中的動機呢?如果認真地去實行這句話,耶穌在這裏對我們物質的需要應許了什麼?這真理如何實際應用在你自己的處境中?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2:13-15 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緊接著這個請求,耶穌講了關於貪婪的教導,因此大概這人的請求是出於他個人的貪欲。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儘管耶穌是萬有的主宰,但祂非常謹慎,避免介入與自己在地上的工作和傳道無直接關係的事,祂想要人自己找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參9:24-25,12:22-34。
12:19-21 無知的人哪(原文直譯:蠢材),諷刺的是,這人煞費苦心地為自己(在地上)的需要做準備,結果卻作了糊塗人。他受到譴責是因他沒有盡到道德上的責任,去關心他人的需要,而只顧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雖然這節經文並沒有禁止積蓄錢財,但耶穌清楚地提醒祂的聽眾,要警惕錢財對永生的危害,因為錢財引誘人變得自滿、自負和貪婪。雖然那有錢的糊塗人期待悠閒安適的日子——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但等待他的卻是與上帝永遠隔絕的結局。正如耶穌的斥責所印證的:“今夜必要你的靈魂”。
12:22-25 所以,即因著13-21節所教導的真理,你們不要……憂慮。信徒不應當憂慮,第一個原因在23節:因為生命勝於……;第二個原因在24節:你們……是何等地貴重,參太6:26注;第三個原因在25節:因為沒有人能掌控自己的生命,甚至連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也不能。生命(或 “靈魂”;希臘原文psychē)和身體指整個人。“一刻” 按字面意思是 “一時”(希臘原文pēchys),大多數解經家把它看作是一個比喻,意指把人的壽命加長一個標準度量單位。
12:25-27 耶穌用了兩個 “以小見大” 的論證(25-26節和27節;參以下經文注釋:1:11-13,12:6-7,13:15-16,18:1-8),以肯定上帝對祂兒女的看顧。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參王上10:4-5;代下9:5。
12:28 野地裏的草……丟在爐裏,在古代巴勒斯坦,由於缺乏木柴,乾草常被用作燃料。你們這小信的人哪,暗示信心不足,而不是沒有信心(參太6:30,8:2b,14:31,16:8)。
12:29 不要求,意思不是要人不去工作掙錢養活自己(參帖前4:11-12),而是提醒人不要憂慮,不要一味地追求吃什麼,喝什麼。那麼,人應該追求什麼呢?參路12:31。
12:33-34 變賣所有的賙濟人,是本書非常強調的一個重點,見 “導論:關鍵主題”。永不壞的錢囊比喻人藏寶的地方。因為信徒的財寶儲藏在天上,所以他的 “錢囊”(在天上儲存他財寶的庫房)永不損壞,他的財寶用不盡,既不怕賊偷,也不怕蟲蛀(參太6:19-21)。有別於世人只顧向錢看,門徒的特點是極其慷慨,尤其在賙濟窮乏人上。這裏更有永恆的含義,因為,正如耶穌嚴厲的警告,你們的財寶在哪裏(無論是在地上或是在天上),你們的心也在那裏。這句用作總結的箴言(路12:34),強調心之所在的重要性。在整本《聖經》中,心代表一個人及其最深處欲望的中心,包括他的理智、信念、情感和意志。從一個人最珍視的東西,可以看出他內心的本質。
12:33 變賣所有的賙濟人(《中文標準譯本》賣掉自己所擁有的,施捨給人)。 撇下所有的,跟從耶穌(5:11、28)。這與財主的比喻(13-21 節)相呼應,強調囤積財富和財產是徒勞的。(BTSB)
答:1. 這個財主為將來作準備並沒有錯,但他的問題出在貪心(15節),他生命的重點是“家道豐富”。他把生命的安全感建立在外在的物質(積存財物,可作多年費用)上,把生命的意義寄託在享樂上(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而不是上帝面前的富足,不知道他未來要面對審判,因此是個“無知的人”(蠢材)。人的生命不在於吃喝、為自己而活,而在於為神的國度而活,即和平、公義,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
2. 基督徒的生活動機應當是求神的國(路11:2),也就是按照神國的法則生活在世上,為神的榮耀而活,擴展上帝的國度(即上帝在人心中的統治),如此,主耶穌的應許就是我們生活的一切需用必加給我們。求神的國的一個表現是我們如何使用我們的錢財,是更多用在自己身上,還是更多用在擴展神的國的事上,例如,服事鄰舍(變賣所有的賙濟人,33節),支持教會事工、宣教事工、宣教士等等。
赞赞
Study 33 路加福音 12:13~34 (1.2.21)
无知财主的比喻。
1. 那个财主为将来作准备是不对的吗?他错在哪里?人的生命在乎什么呢(15节)?
财主为未来作准备没有错;
错在以为可以用财物掌控自己的灵魂。
耶稣称这个财主是“无知的人”。
前面12:5-7:这个财主似乎对耶稣所说的无动于衷。他所犯的错代表不认识神的人非常容易犯的错:
1)错误的焦点:关心肉体(今生)的事,远大于关心灵魂的事。世人努力积存的是今生的财富,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对永生的投资。
2)自我中心:注意财主说的话中出现多少次的“我”或“我的”?他只想到自己的享受,却没有顾念其他人的需要。
3)未向神感恩: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神的供应,但是他却以为都来自他自己——他只感谢自己的灵魂。财主为未来作准备有些偏差的错;
人的生命在乎(15节):在神面前的富足。
2. 基督徒的生活中,应该以什么作为他心中的动机呢?如果认真地去实行这句话,耶稣在这里对我们物质的需要应许了什么?这真理如何实际应用在你自己的处境中?
基督徒的生活,应该以荣耀神为的动机为中心(参林前10:31)。
这段经文最主要的是要我们看到,我们安排我们的生活,应该以神的国为优先。神的国就是神(基督)作王的国度,我们的心思意念要被圣灵掌管,完全顺服天国的王。我们也要把钱财用在天国的事工(例如帮助人,传福音等等),因为那才有永恒的价值。
人如果认真照这句话去行,耶稣在这里对我们物质的需要做了“必加给”的应许。
这真理真实、实际应用在我自己的处境当中,上帝眷顾供应所需。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