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8 創世記 46:1~47:12 (1.3.26)

Study 38 Gen 46:1~47:12 (1.3.26)

研經題目:

1. 四十六3的應許,在埃及比在迦南的游牧狀況,如何更容易應驗?我們從這裏可以學到什麼關於上帝的供應?

2. 我們從約瑟處理雅各的到來,可以看到他的什麼特質?參賽十一2。

3. 這段經文可以說明這兩段話嗎:(a) 約十四6;(b) 林後四17~18?


誠之按:上帝對以撒說:不要下埃及(廿六2)。卻對雅各說:不要怕下埃及。表明神根據祂的計劃引導祂的百姓。七十人,代表亞伯拉罕的後裔,成為以色列人。
七十人,代表亞伯拉罕的後裔,成為以色列人。*比較:創十,共七十個人名,代表亞當的後代。此章,七十人(家族),代表所有亞伯拉罕的後代。
* 四十七27在某種程度上是一28之應許的應驗。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46:1-27 雅各全家下埃及。這段經文分為兩部分:雅各遷往埃及的路線(1-7節);按照家譜記載當時遷居埃及的雅各家族成員(8-27節)。

46:1 雅各動身(可能是從希伯侖,見37:14)往南到別是巴,就是他父親以撒(見26:23-33)和祖父亞伯拉罕(21:22-34)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關於別是巴的更多討論,見21:31注)。

46:2-4 雅各離開本地前往埃及前,上帝夜間在異象中向他說話(2節)。上帝曾經禁止以撒在饑荒時到埃及(26:1-5),加上亞伯拉罕在另一次饑荒期間在埃及遇到的事(12:10-20),雅各可能不願意去那裏。上帝曾應許讓亞伯拉罕成為大族(12:2),這個主題貫穿12~50章。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46:4),雅各往巴旦亞蘭時,上帝曾賜下同樣的應許(見28:15)。也必定帶你上來(46:4),這和15:13-16一樣,是離開埃及的應許,也是再次保證雅各將被葬在應許之地。上帝使雅各確信,前往埃及不會影響上帝關於迦南地的應許。雖然雅各將要死在埃及(49:33),但他將與先祖亞伯拉罕和以撒一同被葬在迦南(49:29-50:13)。雖然幾位族長未能在死前看見上帝成就對全地的救贖,但他們相信因著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他們必能進入天家(見來11:12-16、39)。

46:5-7 這裏強調雅各帶著一切所有,包括全部家人,前往埃及。這些一般性的說明,為8-27節詳述家庭成員做鋪墊。在埃及古墓發現主前19世紀的貝尼哈桑壁畫,描繪了類似的情況。壁畫描繪一群亞洲人前往埃及,他們帶著牲畜、武器和樂器,所有男性都蓄鬍鬚,並穿著華美的衣服。

46:8-27 這裏按照雅各的妻子記載其家庭成員,先是利亞的兒女(8-15節),接著是悉帕的兒子(16-18節),最後是拉結的(19-22節)和辟拉的兒子(23-25節)。26-27節像是一個總結,但記載的人物和數字有差異(見46:26-27注)。20節記載了約瑟和他的兒子,當時他們已身在埃及,因此這段經文不是單單記載此次跟隨雅各遷往埃及的家人。

46:8-15 利亞育有6子1女、25個孫子和2個曾孫,共34人,但15節稱共“三十三人”。有些學者猜測應該除去阿轄(10節),因為民26:12-13和代上4:24的平行家譜均未記載他。另一種解釋是,唯一的女兒底拿(46:15)在最後沒有計算在內。然而,至少兩個孫子俄南已死在迦南(12節;見38:2-10),而法勒斯的兩個兒子希斯倫哈母勒(46:12)似乎不大可能在雅各去埃及前出生。這些解釋表明,15節最後提到的33人不是簡單根據名單得出來的,總數33也並非把上面的名單全部加起來。流便(8節)雖是雅各的長子,但其長子名分卻歸給約瑟(見代上5:1-2)。兒孫共有三十三人(原文直譯:兒子們和女兒們共有三十三人),“女兒們”的說法令人費解,因前面的名單提到只有一個女兒底拿。這再次表明33人可能不是46:8-14記載的總數,而是根據另一種計數方法。

46:16-18 西拉是名錄中唯一提到的孫女,加上她以後,總數為十六人(18節)。

46:20有關約瑟的妻兒,見41:45注。

46:26-27 六十六(26節)和七十(27節)這兩個數字之間的關係難以處理。把8-25節雅各四個妻子所生的兒女加起來,正好是70人(即33+16+14+7),並符合27節的記載(參申10:22)。然而,46:26提到66人均屬於雅各,不包括兒媳,她們的名字也沒有出現在前文的名單上。兩個數字存在差異不會是下述原因所致:(1) 雅各的四個妻子,因為拉結已經死在迦南(35:16-20);(2) 約瑟、以法蓮和瑪拿西,他們已在埃及;(3) 班和俄南,他們已死在迦南。我們要謹慎地處理這些相關數字。事實上,最早的希臘文譯本(《七十子譯本》)將約瑟兒子的數目由2個增至9個,因此雅各在埃及的後代數目為75個,而不是70個(見徒7:14及注釋)。這樣看來,譯者所用的希伯來文抄本在這一點上不一致。或許這裏的70是約數,象徵所有以色列人都下埃及去。

46:28~47:12 雅各家族定居埃及。約瑟運用上帝所賜的管理才能,確保其家族安居埃及。約瑟先前已選定歌珊地為最合適的住處(見45:10注),後來他藉著巧妙的預備和外交手段,使法老同意他們定居此地。

46:28 作者再次提到猶大為首。作為兄弟的首領,猶大的角色預示他父親將要給他的祝福非同一般(見49:8-12;另民2:9,7:12,10:14)。

46:31-34 約瑟預先告訴兄弟們,法老將要召見他們,他給他們一些建議。為了確保能得到歌珊地,約瑟指示他們稱自己以養牲畜為業(即牛和羊,32節),並且是他們的傳統職業(34節)。這還可能是為了讓法老放心,相信約瑟家族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34節),埃及人厭惡牧羊人的原因不詳,可能和宗教獻祭有關(見出8:26);也因此使埃及人不願意和希伯來人一起吃飯(見43:32)。

47:1-6 約瑟指點他的兄弟後,便帶其中五個人覲見法老(2節),並提到他的家人如今在歌珊地(1節)。兄弟回答法老的詢問,最後請求法老允許他們歌珊(4節)。法老仁慈地應允他們的請求(6節)。

47:7-10 約瑟將父親雅各引見給法老。這次會面的開頭和結束都是雅各就給法老祝福(7、10節),雖然這可以理解為問候和道別,但從整卷《創世記》來看,雅各祝福法老具有特殊含義。《創世記》呈現了亞伯拉罕及其後裔所出的特殊血脈,上帝要藉此血脈賜福世人(見“導論:救恩歷史概要)。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8節)法老詢問雅各的年齡,可能是因為他相信受上天眷顧的人都能得享長壽。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9節),雅各的回答可能意指他遭遇到的那些可悲的事:他怎樣對待以掃,兒子在約瑟的事上欺騙他等等。雖然雅各現已130歲,但亞伯拉罕和以撒分別活到175歲和180歲。譯作在世寄居的的希伯來文,暗示雅各及其先祖都沒有固定住處。《希伯來書》作者認為族長盼望住在一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來11:10),這是從神學角度來理解的。雅各的話可能表示他預期會有更好的事臨到。

47:11-12 約瑟把蘭塞境內的地分給家人。前文用“歌珊地”來稱呼他們要居住的地方(如:45:10,46:28)。“蘭塞”一般認為是主前13世紀的埃及王蘭塞二世。“蘭塞”一名可能在約瑟生活的時代已經採用,但也可能是以後來的名稱取代先前的名稱(如:14:14使用“但”;另見“導論:作者、書名和寫作時間”)。

2 thoughts on “Study 38 創世記 46:1~47:12 (1.3.26)

  1. 答:1. 歌珊地是埃及全國中最好的地(47:6、11),適合畜牧,因此很適合雅各家在那裏成為大族。我們看到上帝的護理如此奇妙,受苦然後得榮耀是上帝陶造百姓的模式。
    2. 約瑟為雅各全家預備了車,迎接雅各到來。他見到父親,就伏在父親頸項上痛哭。他又挑選了五個弟兄去見法老,指示他們如何向法老求歌珊地,那裏適合放牧,而且牧人是被埃及人厭惡的(46:34)。從這些細節,我們可以看到約瑟的孝順,按部就班,善於觀察時勢,精於謀劃,又有執行力,與以賽亞書11:2的描述很像。
    3. 約14:6是指耶穌是以馬內利,上帝與人同在的保證,也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唯有透過耶穌才能獲得上帝應許的永生。林後4:17-18說明,上帝讓百姓歷經苦楚,是為了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這段經文說明,上帝的同在是百姓蒙福的唯一方式,是上帝賜給人最美的應許。雅各雖然一生顛沛流離,“在世寄居”一百三十年,從來沒有定居在上帝應許的迦南地,但以色列先祖仰望的是上帝應許的更美的“天上家鄉”。他們知道地上的祝福都只是屬天祝福的預表,因“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才是永遠的”。

    Like

  2. Study 38 创世记 46:1~47:12 (1.3.26)
    雅各全家下埃及。雅各家族定居埃及。

    1. 46:3的应许﹐在埃及比在迦南的游牧状况,如何更容易应验?我们从这里可以学到什么关于上帝的供应?
    46:3的应许,在埃及在被分别出来的游牧环境方面更容易应验。因为以色列民在埃及是单独住在歌珊地,而埃及人厌恶牧羊的。
    关于上帝的预备,我们从这里可以学到:上帝独行其事,用他大能、奇妙的方式带领他的子民。上帝也是供应我们的神。

    2. 我们从约瑟处理雅各的到来﹐可以看到他的什么特质﹖参赛11:2
    他的特质:明白神的心意、有智慧、重情感。

    3. 这段经文可以说明这两段话吗:(a) 约14:6﹔(b) 林后4:17-18
    上帝对以撒说:不要下埃及(26:2)。却对雅各说:不要怕下埃及。表明神根据他的计划引导他的百姓。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