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59 路加福音 23:32~43 (1.4.11)

Study 59 Luke 23:32~43 (1.4.11)

研經題目:

1. 請思考:(a) 這裏提到的各種人對耶穌受難的態度,以及 (b) 祂對他們的態度。 

2. 39~43節。是什麼使這個罪犯悔改並相信呢?我們可以從: (a) 他的認罪和請求, (b) 耶穌對他的禱告的回應,學到什麼?比較路十八13~14。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3:32 兩個犯人應驗了賽53:12的預言(參路22:37),即耶穌死時 “被列在罪犯之中”。

23:33 骷髏地(希臘原文Kranion)在《馬太福音》中稱為 “各各他” (英文Calvary;拉丁文Calvariae),是亞蘭文 “骷髏地” 的音譯,見太27:33注;約19:17注。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四卷福音書都有相似的簡短陳述(關於十字架,見以下經文注釋:太27:35;可15:24;約18:32)。在太27:38和可15:27中,犯人被稱為 “強盜”,見太27:38注。

23:34 拈鬮分祂的衣服,明顯引自詩22:18。在《舊約》中,人有時用抽籤(拈鬮)來尋求上帝的旨意,但在這裏,抽籤卻是羅馬兵丁的賭博遊戲。父,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耶穌身體力行了自己關於愛仇敵的教導(見路6:35),並且表明一個事實,即祂的捨命正是釘祂十字架的人得蒙赦免的基礎(見賽53:12)。耶穌以此為所有跟從祂的人樹立了一個榜樣(見徒7:60;彼前2:21-24)。“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但這不能使猶太人或羅馬兵丁免除他們對耶穌之死所要擔負的責任,而是說明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將這位既是真正的彌賽亞又是上帝兒子的 “聖潔公義者”(徒3:14)釘在十字架上,是行了多麼大的惡。

23:35 百姓站在那裏觀看。官府也嗤笑……,路加將猶太百姓的態度(參48節)與公會議員的態度進行了對比。以色列的最高層當權者還在尋找更多的機會侮辱耶穌。他們嗤笑耶穌時,不是直接對著耶穌說,而是彼此對說。祂救了別人……可以救自己吧,參詩22:7-8。這是三次對耶穌的相似嘲笑中的第一次(參路23:37、39)。基督,參9:18-20注。上帝所揀選的,參9:35注。

23:36 兵丁(參約18:12)也戲弄,上前拿醋送給,這裏的 “酒醋” 是兵丁平常喝的酒。對於兵丁的舉動最合理的解釋是,他們給耶穌解渴以延長祂受苦的時間。

23:38 有一個牌子,將死囚的罪狀示眾是一種傳統做法(見以下經文注釋:太27:37;可15:26;約19:20)。以上這個詞表明,這十字架不是 “X” 形或 “T” 形,而是傳統的 “十” 字形。猶太人的王,耶穌被釘十字架是因政治的罪名,祂自稱為猶太人的王彌賽亞。羅馬人以這塊牌子上的字作為祂的罪狀,但這些詞句對基督徒來說,卻是真理的宣告。

23:39-43 這段記載是獨有的。,原文直譯是 “掛” (參徒5:30,10:39;加3:13;申21:22-23)。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這既是一個請求,也是信仰的宣認。樂園是天堂的另一個稱謂,即上帝的居所,也是義人永恆的家(參林後12:5;啟2:7)。希臘文舊約《七十子譯本》以這個希臘詞指 “伊甸園”(參創2:8-9注)。因此耶穌也許暗示,祂會恢復在始祖墮落之前,伊甸園裏人與上帝之間的親密團契。

23:43 今日,這罪犯立即可以得到神的救贖(參2:11,4:21,5:26,19:5、9)。 樂園,通過反映伊甸園的措詞來描繪新創造(賽51:3;結28:13,31:8-9)(參創2:8-10)。耶穌的回應表明,罪犯不必等待耶穌“國度”的完滿成全(第42節),就能經歷神的救贖。(BTSB)

Study 59 路加福音 23:32~43 (1.4.11)》有2个想法

  1. 答:1. 這裏提到:a. 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左右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耶穌,讓祂自己救自己;另一個請求進上帝的國。b. 兵丁:他們繼續嘲笑、戲弄耶穌,拈鬮分祂的衣服,拿醋給祂喝,以延長祂的痛苦;c. 百姓:袖手旁觀;d. 官府:嗤笑耶穌。耶穌對他們的態度則是憐憫他們,為他們禱告,祈求天父赦免他們,並答應身旁悔改的罪犯的祈求,甚至超過他的所思所想(…的時候,記念;今日,同在樂園) 。
    2. 使這個罪犯悔改並相信的是聖靈的工作。他謙卑地承認自己有罪,配得釘十字架。但耶穌是無罪的,卻被掛在木頭上。他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並且會進入祂的國度(他相信耶穌會復活?)。因此他請求耶穌「得國降臨」(come in[to] your kingdom)時要憐憫他、拯救他。耶穌的回應是因為他悔改相信,就可以進樂園,享受與上帝永遠的同在。我們學到的是凡謙卑痛悔,承認上帝所立的基督的人都可以得到救恩。

  2. Study 59 路加福音 23:32~43 (1.4.11)
    耶稣被钉十字架。

    1. 请思考:(a) 这里提到的各种人对耶稣受难的态度,以及 (b) 祂对他们的态度。 
    兵丁:戏弄;
    百姓:观看;
    官府:嗤笑;
    犯人:一个讥诮,一个敬畏。
    耶稣:怜悯。

    2. 39-43节。是什么使这个罪犯悔改并相信呢?我们可以从: (a) 他的认罪和请求, (b) 耶稣对他的祷告的回应,学到什么?比较路18:13-14。
    罪犯悔改并相信:耶稣所做的;
    学到:谦卑自己。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