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a Calvinisticum

(誠之譯自Richard Muller, Dictionary of Latin and Greek Theological Terms.)
extra calvinisticum 加爾文主義式的分外說(extra)(誠之按:或意譯為加爾文主義式的道在肉身“之外”或“道的全在性”);這是路德宗用的術語,指改革宗堅持三位一體第二位格在道成肉身時所具有的完全的超越性,遠遠超越基督的人性。
改革宗認為,道(Word)雖然與人性完全聯合,但從未完全拘限在人性裏頭,因此,即使在道成肉身時,也應被視為超越人性或在人性之外(extra)(誠之按:比如,當聖子躺臥在馬槽時,祂仍然以祂的權能托住萬有)。為了回應加爾文主義的“extra”,路德教派教導的格言是:“道不在肉身之外”(Logos non extra carnem)。
很明顯,所謂的“加爾文主義式的分外說”(extra calvinisticum)不是加爾文主義者的發明,而是一個基督論的概念,既保障了基督神性的超越性,又保障了基督人性的完整性,頭五個世紀的教會教父,包括亞他那修和奧古斯丁都知道並使用這個概念。
同樣清楚的是,(1) 改革宗對這一概念的強調產生於改革宗基督論的傾向,即教導某種的 communicatio idiomatum (屬性相通)。(誠之按:改革宗堅持的屬性相通是 communicatio in concreto,此相通發生在位格層面;比如,基督的人性是真實的卻是有限的,但因替死代贖是第二位格所作的,因此,按祂的人性所完成的代贖因著在位格裏的屬性相通卻可以拯救全人類;而路德宗堅持的是 communicatio in abstracto,此相通發生在兩性的本質層面,具體而言,是指神性傳遞給了人性,因此人性可以無所不在;見communicatio idiomatum 詞條。)
(2) 路德宗和改革宗的基督論的兩極化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關於基督在主的晚餐中的存在方式的辯論。其中路德派強調基督的身體和寶血的真實臨在,但由於邏各斯並不限定在一地的臨在(見 praesentia illocalis sive definitiva),改革宗強調神性的超越性和基督身體如今在天上。
與路德派相反,改革宗以Finitum non capax infiniti的格言來解釋extra calvinisticum,即“有限的不能包含無限的”。換句話說,基督有限的人性無法接受或掌握一切無限的屬性,如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或無所不知。詳見:見 in abstracto; praesentia spiritualis sive Virtual unio person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