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6 何西阿書 11 & 12 (1.7.12)

Study 6 Hosea 11 & 12 (1.7.12)

研經題目:

在第十一章中,可看見神對待以色列的另一方面——即祂那恆久不變的愛。儘管有審判(十一5~8),但神不會置祂那有罪的百姓於萬劫不復之絕境。 

1. 神的愛如何在以色列年幼時彰顯出來呢?參十一1~4;比較申七6~8。儘管祂的百姓全都背道,這種愛仍然怎樣表現出來呢?參十一8~11。 

2. 神在十一章裏說到祂對以色列的態度;現在在十一12 ~十二2, 祂則說到以色列對祂的態度。然後先知便使百姓想起他們的先祖雅各極不相同的歷史(十二3,4)。神期望人用什麼態度對祂呢(十二6;比較六6,十12)?然而,以色列對神的一切懇求的反應怎樣呢?(十二7~14)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1-11 以色列年幼的時候:這段話的語氣,比浪子的比喻(路15:11-32)更見溫婉。神是慈愛的父親,祂表明縱使以色列叛逆(9:10),自己也不禁以憐憫待他。雖然耶和華宣告了對子民的審判,但祂同時又許下復興和更新的盼望,使以色列不至完全滅亡。(RSB)

11:1-11 上帝對以色列的愛。這個國家與埃及的長期歷史為過去和未來的祝福、背道和即將到來的懲罰提供了背景。因此,“埃及”出現在本節預言的開始(第1節)、中間(第5節)和結束(第11節)。(BTSB)

11:1-7 脫離過去的囚禁,未來卻要再次被囚。在舊約許多地方,上帝搭救祂的子民脫離埃及,被視為祂的憐憫和以色列對祂的虧欠的記號而被人記念,就像這裏一樣。但舊約也講述了以色列人最終如何揮霍這種憐憫,背叛拯救他們的,從而被交在外邦壓迫者手中的故事,正如何西阿在此預言的那樣。(BTSB)

11:1 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這是本書最深情的段落之一。先知再次以家庭為喻,描述上帝不僅僅是丈夫,而且也是父親(參路15:11-32)。這個比喻不是何西阿原創的(參出4:22-23)。太2:15引用了“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這句經文,指出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即那位體現了以色列與上帝關係的大衛後裔(參撒下7:14;詩89:26-27)。

11:2-4 上帝從起初就愛以色列,並且從未停止愛他們。在整個以色列歷史中,上帝像父親教養孩子一樣,教導以法蓮(即以色列)如何行走,並且醫治他們(3節)。有些解經家認為,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4節),仍然是用父母與孩子的比喻;意思是,父母用輕軟的繩索來扶持和引導年幼的孩子學習走路。但大部分解經家認為,第4節的比喻已經改變為仁慈的農夫善待自己的牲畜,他放鬆牲畜的兩腿夾板(《和修》“旁邊的軛”),不再用粗糙的繩索和夾板牽引著牲畜(像在10:11所做的一樣),而是用輕軟的“繩”或“索”引導牲畜去吃食。上帝就像一位溫柔的農夫,甚至把糧食放在他們面前(《和修》“彎下餵養他們”,11:4)。在所有這些彰顯祂恩典的作為上,上帝都沒有為祂與百姓的關係另外奠立新的根基,因為這關係從起初就不是建立在律法之上,而是建立在救贖的恩典之上。十誡的序言和其他經文也闡明了這一點:“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出20:2)。正是上帝的愛在維繫著這樣一種關愛、引導和順服的關係,不論過去還是現在。然而令人悲哀的是,最被百姓藐視的也正是上帝的愛。先知越發招呼他們,他們越發走開(11:2),“我的民偏要背道離開我”(7節)。

11:5-7 他們必不歸回……亞述人卻,有些人認為,這裏的“不”意即“一定會”,因為8:13、9:3和11:11的內容似乎都與這種否定的意思相反。在語法上是有這種可能性的,但不一定需要這樣理解。(見7:16注:“埃及”在前文指所有的外邦勢力,而何西阿在這裏說,他們不會真的歸回埃及當地。)本節可能意指,他們從埃及得拯救的盼望將要落空。以色列人會發現,他們將要臣服於一位新的法老,但他的寶座不在埃及,而是在亞述。

11:5 歸回埃及地。即將到來的被擄,再次象徵性地以目的地是埃及而表達出來,會把以色列人主要帶到亞述(見7:16,9:3和注釋)。但有些猶大人確實自願逃往埃及(耶41:16-18)。(BTSB)

11:8 我怎能捨棄你?上帝用高度擬人化的語言,傾吐祂無法壓抑的愛;賽49:15和耶31:20都表達了同樣的情感。上帝與祂選民的關係一定不可視作一種形式主義。這些情感的流露表明上帝具有位格,滿有憐憫,不像沒有生命的諸巴力。上帝的愛遠遠勝過以色列的忘恩,即使他們棄絕了上帝,上帝卻不棄絕自己的百姓。我怎能使你如押瑪……如洗扁?這兩座城已經被徹底摧毀(見申29:23;另見創14:2、8)。上帝對祂兒女的愛,使祂無法毀滅他們。上帝將藉著餘民存留以色列(參羅11:5)。

11:10-11 他們就……急速而來……我必使他們住自己的房屋,描述上帝百姓中的餘民從被擄中歸回。

11:10 子民必跟隨祂(《和修》祂的兒女必跟隨祂)。雖然這些經文主要是關於以色列/以法蓮的復興,但這些經文所表達的盼望並沒有停在那裏。復興也是如今就可以實現的,這只能藉著跟從基督,就像新約中所教導的那樣。 ……從亞述地,神的子民不再僅僅限於以色列人,而是“從西方”(包括隔海相望的遙遠土地)、“從埃及”(南方)和“從亞述”(東方),這些都是描述普世民族不受地點或國籍限制的慣用語。(BTSB)

11:12~12:10 以色列的虛謊與耶和華的信實形成對比。以色列人欺騙耶和華的三個延伸例子與耶和華對他們的忠誠的三個延伸例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場立約的“訴訟”(見2:2-23;4:1-19和注釋),其結果是對神的迷途之民的審判。(BTSB)

11:12~12:1 依靠盟友以法蓮用謊話……圍繞我……猶大卻靠上帝掌權(《和修》“以法蓮用謊言圍繞我……猶大卻仍與上帝同行”,11:12),猶大和北方各支派(以法蓮)都因沒有忠於上帝而受苦,但與以法蓮不同的是,猶大仍有一些好王(尤其是希西家)。猶大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是希西家作王的時候,他們打敗了亞述人(見王下18~19章,在撒瑪利亞陷落20年之後)。

11:12 猶大卻靠上帝掌權(《和修》猶大卻仍與上帝同行。《和》小字注:猶大向上帝,向誠實的聖者“猶疑不定”)。這裏的希伯來文很難翻譯。按這裏的譯法,猶大被正面看待,與以法蓮(即以色列)形成對比。但有些學者將這句話翻譯為猶大 “蠻橫地對抗上帝”(參《新譯本》,NASB,ESV等),因此和以法蓮一樣。(RSB)

12:1 以法蓮吃風,以法蓮依靠無定的、無益處的事物(關於以風為喻,參伯6:26,8:2,15:2;詩78:39;傳1:14,2:11;賽26:18,41:16)。“風”形象地描述以色列和猶大在立約上的奸詐。把油送到埃及,可能以色列一面向亞述進貢,一面向埃及獻禮以求解圍。

12:2-14 回顧歷史,繼續控告。何西阿數說以色列的過去,顯明上帝的長久恩慈和以色列的固執忘恩。

12:2 爭辯:和4:1-3及4:4-10一樣,耶和華(身兼法庭的原告、法官與主審官)向子民提出訴訟(2-14節)。(新譯本《聖經研修版》)

12:3-8 這段經文記敍了雅各一生中的兩個重要事件:出生時抓住哥哥的腳跟(創25:26);在毗努伊勒與天使較力並且得勝(12:4-5),天使摸了他的大腿窩,他就瘸了(創32:24-31)。上帝在雅各身上留下的傷痕,使他成為新造的人,並改名為以色列。當雅各遵從上帝的吩咐,就在伯特利遇見耶和華(12:4-5),上帝在那裏再次向他保證,必定成就從前對他的應許(創35:9-15)。在講述雅各的得勝時,經文特別用了一個很完整的名字來稱呼耶和華。(關於可記念的名,參出3:15。)先知再次呼籲百姓回應上帝的呼召和揀選,此呼召和揀選有上帝賜給族長的應許為印證(見2:8注;參羅9:10-13)。上帝的揀選是以色列蒙召的根源,也正是以色列現在能夠復興的原因:靠著恩典,以色列能夠歸回並彰顯仁愛、公平(12:6)的品質。但是,以色列的言行(7-8節)卻表明,他們拒絕謹守常常等候他們的上帝(6節)。商人,手裏有詭詐的天平,以色列人心懷詭詐、冷酷無情地做買賣,盡行欺騙,竟然還以為自己是清白的。

12:10 我已……加增默示(《和修》“…….增加異象”),上帝藉著祂的先知傳達給百姓的啟示,多而且奇(4:5-6,32-36;詩147:19-20)。上帝將真理啟示給先知的一般方式,是賜給他們異象和比喻(參民12:6)。

12:11-14 以雅各和摩西為背景,控訴以色列民的罪孽。這段話總結了盟約訴訟。何西阿將以色列的罪和由此產生的毀滅與以色列可能成為的樣子進行了對比,正如雅各以前在“亞蘭”(敍利亞)受祝福和保護的生活,以及摩西忠實地帶領以色列 “從埃及上來”(12-13節)。(BTSB)

12:12-14 這裏再次提到雅各,強調上帝施恩保守他流亡時的生活,使他後來成為以色列十二支派之父。亞蘭指巴旦亞蘭(創28:2、5)。先知指摩西,他曾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18:15,34:10)。即使上帝滿有恩典地拯救和保守祂的百姓,以法蓮仍然大大惹動主怒

Study 6 何西阿書 11 & 12 (1.7.12)》有2个想法

  1. 答:1. 上帝對以色列的愛是守約的慈愛(參申七6-8)。在聖約裏,上帝也以父子關係來描述祂與以色列的關係。上帝專愛他們,但上帝也要按照聖約來管教他們。然而,管教不是永遠捨棄,上帝不會永久懷怒,卻要藉著審判來拯救他們。最終這個審判要落在耶穌基督,那位真以色列身上,使在祂裏面的以色列餘民得到憐憫。
    2. 耶和華藉著以往的歷史來說明祂如何以憐憫慈愛對待以色列,但以色列卻不肯歸向上主(11:6)。上帝期望祂的百姓可以歸向祂,謹守仁愛公平,等候耶和華(12:6)。以色列卻以詭詐欺騙、自以為義來回應上帝的懇求(12:7-8)。這一場盟約訴訟徹底曝露出以色列民的背道、背約,也顯明上帝立約的慈愛。這是我們得救唯一的盼望。求上帝賜給我們一顆謹守仁愛、喜愛公平的心,不要再像古時以色列民那樣背道。

  2. 第17日 何西阿書十一~十二
    以色列年幼的时候。回顾历史,继续控告。

    1、神的爱如何在以色列年幼时彰显出来呢?参11:1-4。比较申6:6-8。儘管祂的百姓全都背道,这种爱仍然怎样表现出来呢?参11:8-11。
    彰显:爱他,领他出为奴之地,差遣先知教导他们神的话语,教导、保护、医治他,呵护他。
    表现:回转心意,以怜爱带他们。

    2、神在11章里说到祂对以色列的态度;现在在11:12 ~12:2,祂则说到以色列对祂的态度。然后先知便使百姓想起他们的先祖雅各极不相同的历史(12:3,4)。神期望人用什么态度对祂呢(12:6;比较6:6;10:12)?然而,以色列对神的一切恳求的反应怎样呢?(12:7-14)
    期望的态度:归向神。爱神,敬畏神,尊崇神,顺服神。
    反应:依然犯罪得罪神,远离神。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