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9 箴言 13:1~14:21 (1.9.6)

Study 9 Proverbs 13:1~14:21  (1.9.6)

研經題目:

1. 「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來十三7)。在今日的經文中怎樣分別地論到義人和惡人的結局呢?

2. 請把所有關於「愚昧(或愚妄)人」,以及「愚昧(或愚妄)」的教訓彙集起來。如果我們是有智慧的人:(a) 在與聖道的關係上,(b) 在與鄰舍的關係上,以及(c) 在言語行為上,我們的生活應採取什麼態度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3:1-6 這些箴言以對智慧子(參10:1)的呼籲開始,也對言語(1節;2-3節;3節;5節謊言)以及飲食、欲望(2節[《和修》“意圖” ];4節羨慕得豐裕)使用了雙關語(參10:6-32),為要使那些竭力按照公義(6節)謹守口舌(3節)的人確信,這條道路會使他們的心志和行為相得益彰。這段經文重複使用希伯來詞nepesh,中文譯為 “意圖”(見《和修》,2節)、生命(3節)和(直譯:靈魂,在希伯來原文的第4節出現了兩次),進一步突出這段經文的目的:謹守口舌能保守人的心,以避免進一步陷入強暴(2節;見10:11)或邪惡(13:6)中,這強暴和邪惡會傾覆(6節)人,使人走向敗亡(3節)。

13:7-8 事情並不總是像表面顯示的那樣。尤其是,人有錢但生活在恐懼中,因為他們面臨著危險(8節)。第8節呼應第1節:聽不見威嚇的話的希伯來原文,與第1節的 “不聽責備” 相同。窮人沒有被人覬覦的東西,所以不存在被搶劫或者被勒索(富人卻在乎),但是窮人也可能會拒絕聽從警告和責備。這裏的信息是,生活有時是自相矛盾的。褻慢人不願閉上嘴巴,但很快就沒有什麼食物可吃(1-4節);富人因為用錢打發那些不斷威脅他的人而變得貧困潦倒(7-8節)。

13:9 喻指人的喜樂、精力和人生中的輝煌成就,所有這些都使義人欣喜,但對於惡人,這些都要熄滅。這也可能是暗指惡人生命的實際結局以及他們的前景令人擔憂(參24:20)。

13:10 作者對比驕傲智慧,類似警告人行事為人不要 “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而要與聽勸言的(見12:15)人同行。

13:11 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暴發橫財的人並沒有為所得的錢財付出足夠的勞動,因此不瞭解錢財的價值,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管理錢財(參28:20)。《箴言》推崇勤奮、耐心、細心地勞作,日積月累地積蓄財富。

13:20 朝夕相處的人必然會相互影響,無論這影響是好的還是壞的。

13:22-25 與智慧人同行(見20-21節)包括深思熟慮怎樣教養孩子:(1) 提供物質上的產業,甚至傳承到孫輩(關於以色列人的產業,見民27:5-11;申21:15-17);(2) 提供道德上的管教(13:24)。父母這樣養育孩子時應該追求公義(23節),表明他們堅信義人吃得飽足(25節;參21節)。

13:23 造成貧困的原因很複雜,可以有以下幾種:不公義和壓迫(如這裏;參22:16,28:3、15),懶惰(6:9-11,28:19),上帝懲罰邪惡(10:2-3,13:25),以及上帝隱秘的旨意(如:22:2)。

13:24 肉體上的管教是本書的常見主題(見10:13,17:10,22:15,23:13-24,29:15等),被視為糾正和訓練孩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要教導他避免錯誤的行為,堅持走正路,並建立敬虔的品格。同樣重要的是,責打是愛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按照《箴言》的教導,責打孩子絕不能嚴酷,而且必須始終帶著愛心來施行;參來12:5-11。

14:1-3 智慧婦人(1a節)的明智勞作和智慧人(3b節)的謹慎言語都有益處,這與愚妄婦人(1b節)的行為和愚妄人(3a節)的話最終傷害己身,形成鮮明對比。親手拆毀,有罪的人有時會變得非常不理智,愚蠢地摧毀多年工作的成果。

14:4 如果要借助牛力耕作來使土產加多,那麼用牛棚養就是整個勞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這樣做意味著要清潔又髒又臭的牛棚。空牛棚可能是乾淨的,因此不需要做任何清潔工作,但這樣就不會有豐盛的出產。

14:5-7 一個人的言談通常會流露出他的品格特點。誠實見證人對比假見證人(5節)和褻慢人(6節)。愚昧人嘴中沒有知識(7節),暗指聰明人(6節)那裏才有知識的言語。這些經文似乎既是命令(走誠實見證人的道路),也是描述(提防那些說謊、褻慢或顯出愚昧的人)。上帝要祂的子民作誠實的見證人;參十誡(出20:16;申5:20)和律法的進一步教導(參出23:1-4;申19:15-21)。

14:8-15 這段經文對比通達人(8a、15b節)與愚昧人(8b節)和愚蒙人(15a節)不同的做法。通達人認識到外表可能靠不住(人的外表對比內心狀態,10、13節;比較房屋帳棚的牢固性,11節;一條路……以為正,12節),人所行的道路無論看似如何,但他行走的方式決定了他的結局。

14:8 愚昧人對他們所行道路的想法是詭詐(《和》“自欺”)的,因為他們相信這條路是智慧的(愚蒙人的看法也是如此,15節)。實際上,這條道路不符合得到智慧的條件,他們嘲笑人按照律法向上帝獻祭(9節),因此他們的道路是愚妄的。

14:9 愚妄人犯罪,以為戲耍,正直人互相喜悅(《和修》“愚妄人嘲笑贖愆祭;但正直人蒙悅納”),這裏提到 “贖愆祭” (《和修》;見利5:14~6:7),表明正直人蒙 “悅納”(《和修》)可能指上帝悅納他的獻祭,因為他是誠心獻祭的(參利1:3-4)。在本書中,希伯來原文ratson(“悅納”)也用來指上帝 “喜悅” 的事物(見11:1、20,12:22),或得蒙祂 “恩惠” 的人(見8:35,12:2,18:22)。

14:16-17 智慧人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並遠離惡事(參懼怕和 “遠離惡事” 在3:7、16:6中的用法)。相反,愚妄人在人生道路上表現為狂傲(14:16b),他輕易發怒,結果更加膽大妄為,並使他因造成毀滅性的後果而被人恨惡(17節)。

14:18-24 繼承昧(18a節)為產業的影響,和以知識為冠冕(18b節)的影響,分別由兩者的結果得到證實:智慧人進一步得到冠冕(24a節),而愚妄人則進一步得到愚昧(24b節)。這段經文首尾兩節之間的經文顯示,19節和22節所應許的情形是鼓勵人走人和人的道路,而不要因著貧窮人的貧乏或鄰舍的物質財富而貶低他們(20、21節)。

14:20 貧窮人,這是作者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人情世態,而不是認可這種態度(參21節,10:15注)。

14:21 《箴言》贊許人憐憫貧窮的,特別是憐憫上帝子民中的貧窮人(見31節,19:17,21:13,22:9,28:27,31:20;參申15:7-11)。

One thought on “Study 9 箴言 13:1~14:21 (1.9.6)

  1. 答:1. 義人的結局:他的光必明亮(13:9),得善報(13:21),吃得飽足(13:29),帳棚興旺(14:11);惡人的結局:有臭名(13:4),他的燈熄滅(13:9),被禍患追趕(13:21),肚腹缺糧(13:29),房屋倒塌(14:11)。
    2. 愚昧人張揚自己的愚昧(13:13:16),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13:20);愚妄婦人親手拆毀(14:1);愚妄人口中驕傲,如杖責打己身(14:3);到愚昧人面前,不見他嘴中有知識(1:47);愚昧人的愚妄,乃是詭詐(14:8);愚妄人犯罪,以為戲耍(14:9);愚妄人驕傲自恃(14:160;愚蒙人的愚昧為產業(14:18)。智慧之子聆聽父親的教訓(13:1)。有智慧的人會敬畏上帝的誡命(13:13),憑知識行事(13;16)。他不作假見證(14:5)。他不藐視鄰舍,而是憐憫貧窮的(14:21)。他會謹慎口舌(13:3),不說謊言(14:5)。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