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 Proverbs 15:24~16:33 (1.9.8)

研經題目:
1. 十五24~33,對於所謂「心智健全的宗教信仰」(sanity of religion)怎樣加以說明呢?
2. 請把本日的經文中所論關於耶和華,以及關於人對祂的正當態度的話彙集起來。
3. 請思考十六27~30中邪惡的人所行的多種惡事。比較雅三6~1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5:25-33 這些箴言以一個對比為架構:耶和華反對驕傲人(25a節),接近那些由於敬畏耶和華(33節;參25a節)而謙卑行事的人。24-32節詳細闡述這一點,並說明惡人驕傲的各種表現:惡謀(26a節),貪戀財利(《和修》“暴力斂財”,27a節),說傷害人的話(28b節),以及拒絕聽從責備(32a節)。這些都與義人的道路相反,這條義路體現在:說良言(26b、28a節),維護正義(27b節),以及聽從訓誨(31、32b節)。這段經文的中間進一步提醒讀者:上帝遠離惡人,但聽義人的禱告(29節)。
16:1-9 人心中的謀算(1a、9a節),與上帝的至高指引(1b、9b節)之間的對比,將這段經文連成一體。2-8節主要論述內心與行為統一的重要性。
16:1-9 本段經文是由比較人們心中的計畫和耶和華的指引所框定的(16:1、9)。耶和華立定凡尋求祂並跟隨祂之人的計畫;他使他們的敵人與他們和平相處(第3節,16:7)。耶和華衡量人心(16:2),懲罰傲慢的人(16:5)。耶和華所造的萬物,都是其目的(16:4)——連惡人也不例外。(FSB)
16:6 這則箴言描述獻祭制度,通過獻祭罪孽得贖,顯明上帝的憐憫誠實(《和修》“慈愛和信實”;參出34:6;箴3:3,14:22,20:28)。人正確的回應是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是常見的 “智慧” 短語:3:7,13:19,14:16,16:17;伯1:1、8,2:3,28:28;詩34:14,37:27)。《聖經》一貫將道德上的努力描述為正確回應上帝的恩典。
16:10-33 第16章的其餘部分進一步闡明1-9節的主題,即按照上帝的至高統管(10-15、33節),智慧對心靈的健康安樂有各種益處(16-19、20-24、25-33節)。
16:10-15 這段經文與王有關,除了11節,每一句都明確地提到這位王。第10節和12節似乎描述王有完美無瑕的智慧,尤其因為他是大衛的後裔。這些箴言描述了理想的王,暗示百姓應該尊重他們的最高領導階層。13-15節表明,在君王身邊的人應該小心翼翼,純粹是因為當時的統治者(如聖經時代的所有君王)都是獨掌政權,有極大的權力。第11節出現在這裏似乎並不合適,但它實際上非常重要:歸根到底,維護正義(以代表商業交易的天平作為象徵)的是上帝,正義高於君王的權力。
16:10 王,除第11節外,出現在第10-15節的每一節中。神語(《和修》聖言;《新譯本》神的判語),王受默示的裁決。由於上帝將智慧賜予祂的代表,以建立公正,所以王的判決是有權威的,無可爭議的。(BTSB)
16:11 公道的天平和秤,這是公正的一個具體例子。由於公正的經濟行為是耶和華造的,也是祂所關注的,智慧的君王會藉著執行標準的砝碼和措施來施行經濟上的公平。(BTSB)
16:16-19 第16節和19節的 “勝似” 、“強如” 是教導讀者,智慧的價值勝過財富(16節),並且謙卑地與窮乏人來往勝過將擄物與驕傲人同分(19節)。中間的經文教導人如何在智慧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行走正直人的道,17節),謙卑地行事為人(不助長狂心,18節)。關於看重什麼才屬明智的類似陳述,參15:16-17,16:8,19:1、22,28:6。
16:20-24 這段經文讚揚心中有智慧之人的言語特徵(21a、23a節):有智慧的人會仔細地思量(20a、23a節),從而使他們的話既有說服力(21b、23b節),又有益於骨(原文直譯:身體)和心(原文直譯:靈魂;24節);他們忠心事奉上帝(20b節),又被其他人視為通達人(21a節)。這種智慧是生命的泉源,而愚昧的話語卻絲毫沒有這種益處(22節)。
16:23-24 學問(原文直譯:說服力)是一種可以學習和提高的技能。這是《箴言》所教導的智慧的一個方面(參21節)。
16:25-32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我們常常對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有錯誤的觀念。饑餓似乎是壞事,但它迫使人去工作,從而避免人無所事事(26節)。27-30節描述了多種邪惡,作惡的人以為做那些惡事是聰明,但實際上那是卑鄙且具破壞性的。這些惡事包括:一般的滋事(27節),播散紛爭(28節),引誘人一起犯罪(29節),以及與人合謀作案(30節)。白髮似乎是衰弱的標誌,但實際上是榮耀的冠冕(31節;參20:29)。勇力的戰士似乎是所有人中最強壯的,但實際上,能自制的人要比征服者更強(16:32)。
16:32 很多人說,宣洩自己的憤怒是好的,但《箴言》的教導卻與此相反,它主張不輕易發怒。只有勇者——他被比作強大到足以攻取一座城邑的人,才能夠控制自己的怒氣(治服己心)。關於憤怒的有害影響,見14:29,15:1、18,19:11,22:24,27:4,29:22,30:33;另見加5:20;弗4:31;西3:8。
16:33 抽籤或掣籤,就是隨機選取或散佈物品,使做出的選擇不受參與者控制或影響。在以色列中,百姓通常 “在……耶和華面前” 掣籤(見書18:8),以獲得祂的指引。由耶和華,不論是心中的籌謀(16:1、9),還是看似隨機的抽籤,都由上帝掌管。關於基督徒是否應該以這種方式做決定,見徒1:26注。
答:1. 真正的“宗教”(敬虔)是對在聖經中自我啟示的上帝的信仰。這樣的信仰應該會使人越來越明智,而不是越來越糊塗。15:24說到基督信仰會使人得智慧,在生命之路上不斷向上,以至於離開在下的陰間(15:24)。耶和華會使人謙卑(15:33),因祂拆毀驕傲人的家(15:25);祂要人遠離惡謀(15:26)、勿貪戀財利(15:27);真正敬畏耶和華的,會聽從有關生命的責備(15:31、32),常在智慧人當中(15:31),因而得到智慧(15:32)。有敬畏耶和華的智慧的人,必定會越來越明智。
2. 本日經文中論到耶和華的經文集中在16:1-9,除了第8節,每一節經文都提到了耶和華。16:1、9節都提到人心的計劃和耶和華的指引。凡把一切所作都交託耶和華的人,耶和華必立定他的計劃,而凡是討耶和華喜悅的人,祂也使他與仇敵和好(16:3、7);耶和華衡量人心(16:2),懲罰心裏驕傲的(16:5);耶和華所造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連惡人也不例外(16:4);因祂的憐憫與信實,罪孽得贖,而敬畏耶和華的,就可以避開罪惡(16:6)。15:24論到耶和華拆毀驕傲人的家,使人謙卑;祂憎惡惡謀(15:25),智慧的訓誨是敬畏耶和華(15:33)。16:10-15論到君王要以公平、公義治理國家,其中11節說到公平的天平和秤是由耶和華造的,祂才是公平最終的尺度,不是人民,不是君王。16:33說到了耶和華的主權,祂預定萬事,掌管萬事。這些經文提醒我們,箴言的智慧和世俗智慧看似相仿,但本質卻完全不同。
3. 這裏提到惡人會圖謀邪惡(16:27),搬弄是非,播撒紛爭(16:28),引誘人一起犯罪(16:29),在臉上作各種暗號(如:瞇眼噘嘴,16:30)。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