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3 Proverbs 19:1~20:13 (1.9.10)

研經題目:
1. 請把這段經文中,針對不同情況和環境的忠告列成一表。其中哪一個忠告特別更適用在你身上呢?請特別注意廿6的警告和挑戰。比較太七21。
2. 這裏怎樣論及耶和華。請特別留意祂的同在這一事實,如何構成了作者作的忠告所依據的基礎。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9:2 腳步急快的,可能指人急匆匆地去犯罪(這與第1節行事正直的人形成對比),但更可能是指一個衝動的人沒有考慮好或計劃好正確的道路,就不明智地行事。他有做成某事的 “心”(《和修》“熱心”),但沒有足夠的知識來達到目標。
19:5-9 第5節和第9節幾乎相同,構成這段經文的框架。第5節本身是一則普遍適用的箴言,論到誠實作見證的重要性。關於作假見證的更多含義,以及對這種行為的警告,見6:19,12:17,14:5。這裏的上下文主要關於貧窮和不幸,“作假見證” 可能涉及那些在法庭上占窮人便宜的人,或為了一點錢作偽證的窮人。19:6-7重新提到第4節所述現實,即富人似乎有很多朋友,但窮人根本沒有朋友。第8節也回到1-2節的教導——即使身處不幸之中,人也必須追求智慧。
19:10 僕人管轄王子的事是不合宜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奴僕興起掌權都是錯的;否則,約瑟在埃及宮廷興起掌權,就成為道德淪喪的一個例子了。相反,這表明幸與不幸並不總是公平的;有時,一個愚昧人沒有做任何配得上致富的事情就變得富有;有時,一個奴僕沒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就興起掌權了。
19:11 在許多文化中,對一個人的不尊重是對他名譽的挑戰,而他只能通過與侮辱他的人戰鬥來重得名譽。在這裏,忍耐和寬恕別人的輕視給人帶來榮耀。
19:12 獅子吼叫很可怕,而且接下來往往是暴力行為,而甘露卻是柔和且帶來生命。這則箴言並非說王的憤怒(或者恩典)總是對的,而是說這樣的情緒很激烈。
19:13-14 第13節平衡14節的內容,承認家庭生活可能會有痛苦,有些妻子對丈夫來說是很大的負擔。(當然,有些丈夫對妻子來說也是很大的負擔;關於 “具體化”,見 “導論:文學特徵” 另見21:9注)。連連滴漏使人聯想到屋頂漏水的情景,這不是一件小事,因為它可能會導致房屋的結構損壞,使人無法居住。這裏的重點是,這樣的女人會毀壞家庭(見14:1)。19:14 不僅暗示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禮物(見 “導論:《箴言》中的人物類型”),還暗示她持家有方,增加家庭的資產。祖宗所遺留的,人在一般情況下會得到房屋錢財,但賢慧的妻不同,她是特別的恩典的標記。
19:15 懶惰使人沉睡,懶惰的人總是覺得太累而不能工作。然後,他的懶惰變得越來越嚴重,直到他處於極端的貧困之中。
19:16-23 這段經文描述了美好生活的一些基本特徵,匯總見本頁表。這個清單依次論到智慧的基本原則,愛的意義,以及敬畏上帝是生活的最高原則。
美好生活的一些基本特徵(942頁表)
聆聽訓誨 | 16、20節 |
善待窮人 | 17節 |
關注兒女的生活,管教他們 | 18節 |
不與缺乏自制的人結交 | 19節 |
承認上帝的主權 | 21節 |
明白愛與誠信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 22節 |
敬畏上帝 | 23節 |
19:24 在這幅幽默的諷刺漫畫中(呼應15節),懶惰人是如此的愚蠢和懶惰,甚至不會自己吃飯。懶惰是不理智的,會導致貧窮和饑餓。
19:25~20:1 這段經文描述的褻慢人的特徵,與19:16-23所述美好生活的特徵正好相反。褻慢人徹底墮落,是典型的愚昧人。對於這種人,可以說:(1) 糾正他頑固態度的唯一希望就是責打他,這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19:25);(2) 他不尊敬父母(19:26);(3) 他不聽從明智的教導(19:27)(4)他拒絕所有是非觀念(19:28)(5) 他再次因行為而受責打(19:29)。最後,20:1指出,酒能使人褻慢,濃酒使人喧嚷,也就是說,飲酒過度會惹起打鬥,令人丟棄是非原則。這暗示醉酒在褻慢人中很普遍。
19:25 愚蒙人(《和修》“無知的人”)看到別人受責打會汲取教訓,但是智慧人從一句簡單的責備話中就能領受教海。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愚蒙人可以長見識(《和修》“變精明”),但是褻慢人沒有這樣受教的心。
20:2 這則箴言的第一句與19:12a幾乎完全相同,但19:12b說到王的恩典,20:2b承接上半句只說到他的憤怒(另見15:10-12注)。這節經文並非說王的憤怒總是合理的,只是說這憤怒是致命的,因此人們應當小心。
20:3 這節經文本身是對忍耐的又一個勸誡(參19:11),出現在20:2之後,可能暗示王也應該學習忍耐。
20:4 在以色列,收割穀物是在逾越節(約公曆4月)之後開始的,而相應的播種(在剛剛好的田地上)是在冬天住棚節的筵席之後(約11月)。
20:5~21:8 這些箴言主要是關於審判的教導,也附帶提到金錢。20:5-7和21:8是這段經文的框架。20:5宣稱,人必須有洞察力才能瞭解別人真正的意圖;20:6指出,人往往假冒偽善,並詢問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良善。第7a節解答了第6節的問題。雖然20:7a看起來像是空洞的老生常談,但它的真正意思是:人的行為表明他們的本質是怎樣的。20:7b的祝福是後面一組箴言的過渡句。在希伯來原文中,“有福的” 是位於句首,這個詞往往用來引出智慧詩(如詩1:2,112:1)。在這段經文的最後,21:8重複了20:7a關於洞察力的基本法則:彎曲的人作惡,正直的人行善。
20:8-12 這組箴言從不同的角度察看審判。代表人類政權的王,他的作用是通過施行審判來遏制邪惡(8節)。人若意識到自己有罪,在審判其他人的時候就應當保持克制(9節)。天平(稱量工具,也象徵審判)應該是公正、平衡和不偏不倚的(10節,見11:1)。洞察力的第一個原則很淺顯,甚至可以用來評估兒童(20:11)。這個原則是人的行為表明他是怎樣的人。既然上帝創造了眼和耳,祂就比任何人都更瞭解如何評價一個人或某種情況,祂的審判是最終的、決定性的(12節)。有時,這些箴言彼此平衡。上帝的子民確實需要寬容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願意分辨其他人的善惡。
20:8 驅散諸惡,意思是王整理頭緒,將邪惡剝離出來,並將其去除。
答:1. 貧窮(19:1、4、7、15、17、22;20:13);富足(19:1、4、6、17;20:13);作見證(19:5、9、28);君王(19:12;20:2、8);愚昧、愚頑(19:3、10、13、25、29;20:3、)、懶惰(19:15、24;20:4、13);為人父母(19:13、14、18;20:7);作人兒女(19:20、26、27;20:11);知識、智慧(19:2、8、11、16、20、23、25;20:1、5,、7、12)。19:17特別適用在我身上,求主賜給我憐憫之心,讓我學習善待窮人,作祂的好管家。
2. 19:14、17、21,20:13論到耶和華。賢惠的妻是耶和華的禮物(19:14),憐憫貧窮的,就是借錢給耶和華(19:17);21節說到耶和華的主權;20:12說到人的一切能力都是上帝所賜的。全能的上帝創造世界萬物,也臨在萬物當中,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祂的法則是我們生命的泉源。箴言書讓我們學習到生活在上帝所造的世界裏所當有的智慧。
LikeLike